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都市言情 > 被班花绿了之后,校花女神为我痴狂 > 第七十五章 李睿宁二次交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七十五章 李睿宁二次交锋

石城大学·行政楼·学术堂报告厅

当中枢三处宣布将“联盟特审听证会”从线上转为“石城公开会谈”时,整个青创系统瞬间陷入高度紧张。

这并不是一次例行沟通。

而是李睿宁亲自督导、指挥的二次交锋——他誓要在沈逸辰最擅长的舞台上,将他一击打沉。

当日上午十点,现场座无虚席。

青创联盟骨干、各大高校代表、媒体记者、自媒体观察员齐聚一堂。

三处的会徽悬挂在舞台背景上,沈逸辰和李睿宁,分别坐在左侧与右侧的长桌首席,像两位即将开盘博弈的棋手,面无表情。

李睿宁面色如霜,缓缓推开一份A3尺寸的文件袋。

“沈逸辰。”

“根据我们近期内部数据交叉、户籍系统轨迹校验,你的出生资料,存在严重疑点。”

他话音一出,全场瞬间安静。

李睿宁摊开那份灰色档案,投影同步放大:

【代号:S-127A】

【户籍原籍:数据缺失】

【身份校验等级:特类】【系统标记:“历史模糊段”】

【疑似关联:东川十年前一起政治敏感案】

哗——

议论声四起!

“东川?那不是十年前内部清洗风波里爆出的隐案?”

“‘历史模糊段’是什么意思?”

“这个沈逸辰……难道真的背景有问题?”

李睿宁稳步上前,冷声道:

“我不是来做结论的。”

“但我有责任——代表审查系统,对一位影响全国高校生态的青年领袖,提出合理质疑。”

“在此之前,你必须暂停青创联盟的全部职权,直至你自证清白。”

气氛,瞬间凝固。

众人望向沈逸辰,许多人脸上出现了罕见的动摇与迟疑。

他会慌吗?

他会辩解吗?

他会逃避吗?

可沈逸辰只是缓缓起身,嘴角微翘,拿起话筒:

“李睿宁先生。”

“你在我最擅长的舞台,拿出一份模糊化、缺证据、靠算法猜测与‘历史缝隙’拼凑的档案,想让我认输?”

“你搞错对象了。”

他手一挥,身旁的助理将一台笔记本连接至大屏。

沈逸辰淡淡开口:

“既然你要讲‘数据真实’,那我就陪你玩一场‘数据归位’的游戏。”

屏幕点亮,播放画面切换——是一份清晰记录:

李睿宁担任南港特区舆论调控事务组组长期间,曾批示启动一项“自主智能引导项目”——代号:“蓝钩演算”。

项目内容:利用虚构账号大规模“评论引导”、“观点重复刷评”、“举报定向账号”、“压制异声传播渠道”。

该项目一度被媒体人暗中曝光,却在后续“系统维护”中被删除。

可沈逸辰的画面,清楚展示了关键时间点的权限审批签字、程序调用记录,以及一段被还原的视频:

李睿宁:“控制民间讨论,不是用删帖,而是制造更多‘伪理性言论’。”

全场一片哗然。

连许多之前摇摆不定的高校代表,也面露惊色。

李睿宁脸色霎时间惨白,死死盯住沈逸辰:

“你……你是怎么拿到的?!”

沈逸辰看着他,淡淡开口:

“这就是你说的——审查公正?”

“你敢指我身份不明,却不敢承认你曾操控舆论。”

“你说我的档案模糊,但问题是——”他缓缓走到舞台中央,目光如炬:

“如果我真的隐藏着不可见的秘密,为什么你始终没有办法公开通报?为什么你始终要用灰色手段、非正式推演、旁敲侧击的方式来刺探我?”

他停顿一下,声调微扬:

“因为你知道——只要你真动我,系统就会反噬你。”

“你不是在查我。”

“你是在借我,清洗不听话的青年意志。”

台下,一时间寂静无声。

他轻轻将麦放下,眼神扫过现场每一个人:

“我不怕你调查我。”

“我怕的是——再也没有人,敢质疑你。”

这一刻,不知是谁,率先鼓起了掌。

然后是第二个,第三个。

掌声逐渐如潮水响起,不是喧哗,而是一种无声的坚定。

记者群中,有人哽咽地写下今日的评论标题:

“青年之问,不是反抗权威,而是质问不该失控的权力。”

……

次日清晨,新华社青年评论专栏发布:

“沈逸辰面对未知身份的拷问,未逃避,未狡辩,而是正面回应,并以制度性揭露回应指控,这不是洗白,而是反向提出:审查权力应否被制衡?”

“他不是神,也不是无暇的偶像。”

“但他,值得信任。”

……

中枢系统机要会议室。

特调副主任冷脸道:“你这是第二次失手。”

李睿宁低头,眼中血丝泛起。

“他的身份,肯定有问题。”

“他身上还有没公开的档案,我们只是——”

“够了。”

冷脸副主任打断他,神情森冷:

“如果一个人,我们查了五次都没查到‘确凿问题’,那说明问题不在他。”

“而在我们。”

“下次再给我们带来舆论灾难,你的位置——保不住。”

……

夜晚,青创联盟办公楼顶,沈逸辰倚着栏杆,望着万家灯火。

林紫然走上来,轻声问:“你还在担心?”

沈逸辰看着前方,轻声答:

“我不担心他们看不见真相。”

“我怕——他们早已放弃看真相的勇气。”

他闭上眼,风吹过额发。

他知道,下一战,会更狠。

但他也知道,只要他站着,就没人能轻易地将青年意志——封杀在黑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