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天凉了,给本皇子披件龙袍不过分吧? > 第九十八章 你先退下,看我如何练兵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九十八章 你先退下,看我如何练兵

蒙东和蒙北对视一眼,皆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兴奋。

“好!就这么办!”

“到时候,将一部杀个干干净净,片甲不留!”

阴冷的帐篷内,三兄弟的密谋,伴随着帐外呼啸的寒风,显得格外阴森。

数日后,北朔一部,演武场。

寒风虽烈,但阳光尚好。

广阔的场地上,数千士兵正在操练,马蹄翻飞,尘土飞扬。

巴图鲁站在高台上,扯着嗓子,用着草原上传承了不知多少年的老法子,呼喝着指挥队伍进行冲锋、包抄等演练。

士兵们勇则勇矣,但阵型散乱,配合生疏,显得有些杂乱无章。

萧景珩身披一件厚实的黑色狼裘披风,在几名亲卫的簇拥下,缓步来到演武场边。

他负手而立,锐利的目光扫过整个演武场,眉头微微蹙起。

“号令不清,各自为战……这根本算不上真正的军队,只是一群勇悍的牧民罢了。个体勇武有余,整体协作不足,面对稍微训练有素的敌人,必然吃亏。”

他心中暗自摇头。这与他理想中的“天雷营”相去甚远。

他抬步走上高台,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巴图鲁耳中:

“巴图鲁。”

巴图鲁正吼得面红耳赤,闻声一愣,连忙转身行礼:“拓跋旗王!您怎么来了?”

萧景珩摆摆手:“你先退下,看我如何练兵。”

巴图鲁虽然有些不明所以,但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应声:“是!”

不远处的另一片场地上,蒙括正操练着他麾下的蒙家军。

他眼尖地看到了这一幕,嘴角立刻撇起一丝讥讽的冷笑。

他故意提高了音量,声音如同洪钟般响彻整个演武场:

“哟!这不是咱们尊贵的‘拓跋旗王’吗?怎么?看我们草原汉子练兵不顺眼,要亲自下场指点江山了?呵呵,莫不是读了几本大雍的兵书,就以为自己是兵圣转世了?别到时候连马都骑不稳,闹出笑话来!”

他身后的蒙家军士兵发出一阵哄笑,纷纷朝着萧景珩这边看来,眼神中充满了不屑。

演武场上的气氛仿佛都凝滞了。

所有人的目光,有意无意地都投向了高台上的萧景珩。

谁都知道,这两人之间积怨已深,蒙括的挑衅,可谓是毫不掩饰,火药味十足!

萧景珩却只是淡淡一笑,对着台下有些不知所措的“天雷营”士兵们开口,声音清朗:

“所有将士听令!以我为准!全体都有——立正!”

一声令下,原本还有些散乱的队伍,下意识地挺直了身躯。

“向右看——齐!”

“向前——看!”

“报数!”

士兵们有些磕磕绊绊地开始报数。

“一!二!三!四!”声音稀稀拉拉。

萧景珩眉头一皱,厉声道:“大声点!拿出你们的血性!让所有人听听,我们‘天雷营’的声音!”

“是!”这一次,声音明显洪亮了许多。

“很好!现在,听我口令!跑步——走!”

“一二一!一二一!跟上节奏!保持队形!”

萧景珩亲自走下高台,站在队伍前方,用标准的现代军队队列口令,指挥着士兵们进行最基础的队列训练。

步伐、摆臂、队列间距、排面整齐度。

每一个细节都要求得一丝不苟,极其严格。

他要的,不是一盘散沙式的个人勇武,而是令行禁止、步调一致、拥有钢铁般纪律和凝聚力的现代化军队雏形!

蒙括看着萧景珩带着士兵们像傻子一样在原地踏步、走直线、喊着奇怪的口号,不由得再次放声大笑:

“哈哈哈哈!笑死我了!这就是大雍人的练兵之法?走阵?喊口号?这是要去上阵杀敌,还是去给大汗跳舞助兴啊?!”

他身边的蒙家军将领也跟着附和:“将军说的是!打仗靠的是真刀真枪,搞这些虚头巴脑的有屁用!”

然而,蒙括身后的队列中,一些心思活络的蒙家军老兵,看着“天雷营”那边,虽然动作还很生疏,但渐渐显露出一种肃杀之气,眼神中却悄然掠过一丝凝重。

“这种练法…好像有点不一样……”一个老兵悄声对旁边的同伴嘀咕。

“是啊,你看他们的气势,虽然现在看着笨拙,可要是真被他练出来了,那……”

蒙括冷眼旁观,嘴角那丝讥讽愈发明显。

“纸上谈兵!”他心中嗤笑。

“一个从未踏足真正血腥战场的大雍皇子,就算拳脚功夫尚可,又懂得什么叫做统兵?简直可笑!”

他环视身边那些同样面露不屑的蒙家将领,沉声低喝:“都给我稳住!慌什么?不过是些花拳绣腿,等着看这大雍小儿的笑话便是!”

言语间,充满了对萧景珩的不屑与笃定。在他看来,草原的勇士是靠鲜血和厮杀磨砺出来的,岂是这种儿戏般的训练能比拟的?

高台之下,“天雷营”的士兵们却是一脸懵。

萧景珩的要求细致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站立时,两脚分开的角度;

踏步时,脚尖先着地还是脚跟先着地;

甚至连摆臂的高度,都有严格的规定。

这与他们习惯的,纵马驰骋、随性砍杀的战斗方式,简直是天壤之别!

队列里一阵不自在的骚动,不少士兵面露窘迫,手脚都不知道该往哪里放。

“脚尖外撇了!出来!”

一个看上去不过十五六岁的半大小子,因为一个微小的错误,被萧景珩毫不留情地揪了出来。

“蛙跳!五十个!其他人看清楚了!这就是不遵号令的下场!”萧景珩的声音冰冷,不带一丝感情。

少年涨红了脸,却不敢违抗,只能咬着牙,在众目睽睽之下,一下一下地做着那滑稽而又极其消耗体力的动作。

“哈哈哈哈!”蒙括终于忍不住放声大笑,指着那蛙跳的少年,对着身边的将领们挤眉弄眼。

“看看!看看!这就是‘拓跋旗王’练出来的精兵!像不像草原上受惊的兔子?”

他索性大手一挥:“我们蒙家军的儿郎们,都歇了吧!看看咱们这位旗王殿下,是如何把一群爷们儿,练成娘们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