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拓跋宏高坐主位,看着下方将士们大快朵颐、兴高采烈的模样,心情格外舒畅。

“哈哈!还是景恒有办法!这叫‘火锅’的东西,真是带劲!吃下去浑身都暖和!”一个络腮胡的百夫长一边涮着羊肉,一边大声嚷嚷。

“是啊是啊!以前冬天哪敢这么敞开了吃肉!今年托萧皇子的福,牛羊充足,还有这新鲜吃法,简直是神仙日子!”

“跟着萧皇子,不仅有‘天雷’那样的神物,连吃喝都不愁了!这日子,舒坦!”

拓跋宏听着麾下勇士们发自内心的赞叹,龙颜大悦,举起手中的金杯,高声道:

“说得好!景珩为我北朔带来了福祉!众将士,随我共敬他一杯!”

“敬萧皇子!”

帐内响起一片轰然应诺,所有人都站起身,纷纷举杯,将杯中滚烫的马奶酒一饮而尽。

唯有蒙括,形单影只地坐在角落里,面前的铜锅冷冷清清。

他看着眼前这片热闹欢腾的景象,只觉得刺眼无比。

曾经,这样的宴会上,他的身边总有蒙智等心腹将领环绕,何曾像现在这般孤寂落寞?

他端起酒杯,狠狠灌了一口,辛辣的酒液灼烧着喉咙,却驱不散心头的愤恨。

酒过三巡,气氛稍缓。

有人搓着手,哈着白气感叹道:

“这火锅吃着是暖和,可一出这大帐,风刮得还是跟刀子似的!”

“是啊!晚上睡觉,营帐里就算烧着炭,也冻得人睡不踏实!这鬼天气,一年比一年冷!”

抱怨声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帐内稍稍安静了些,对冬日严寒的忧虑重新浮上心头。

就在这时,一直含笑倾听的萧景珩,轻轻放下了手中的酒杯,拍了拍手。

帐帘被掀开,几个他的亲兵抬着几把崭新的铁铲走了进来,恭敬地立在一旁。

众人看得一头雾水。

萧景珩站起身,环视众人,脸上带着一丝神秘的笑容:

“诸位,谁说冬天就一定要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他伸手指了指地面。

“真正的温暖,其实并不在烧得多旺的火堆上。”

“而在我们脚下!”

地下?

众人闻言,皆是一愣,随即哗然!

“地下?”

“萧皇子此言何意?”

“难道地底下还能住人不成?”

拓跋宏按捺住心中的波澜,沉声发问:

“景珩,你详细讲讲。”

萧景珩目光清澈地迎向拓跋宏,声音平静却掷地有声:

“大汗,诸位勇士,我知道大家在想什么。北朔敬畏大地,认为地下是往生者的归宿。但此‘地下’,非彼‘地下’。”

他顿了顿,语气笃定:

“我所说的,并非挖掘深邃的墓穴。其实,地底深处,温度恒定,远比地表更能抵御严寒酷暑。真正的难点,在于两处:一是如何稳固支撑上方的土壤,确保安全;二是如何解决通风换气,保证人能在其中顺畅呼吸。”

他走到那几个亲兵面前,拿起一把铁铲,在地上比划着:

“我们可以借鉴军中挖掘坚固壕堑的方法,利用特殊的支撑结构,层层加固。其形态,更像是将地面的一层整体‘沉’入地下半层或一层,与地面建筑连为一体。”

“如此一来,既非阴森墓穴,光线、通风皆可解决,又能尽得地底冬暖夏凉之利。试想,外面冰天雪地,室内却温暖如春,岂不妙哉?”

这一番解释,条理清晰,逻辑分明,剖析得合情合理。

原本喧嚣的众人渐渐安静下来,脸上露出恍然的神色。

拓跋宏眼中精光再闪!通风!支撑!这两个关键点,萧景珩都考虑到了!

他猛地一拍大腿:

“妙啊!妙!通风若能解决,支撑若能稳固,这简直是天赐的御寒良策!”

他越想越是兴奋,看向萧景珩的目光灼热无比:

“景珩!速速将此法绘制成图!如今一部、二部之地,已有梯田雏形,引水灌溉也在逐步推行,我北朔儿郎,未必非要世世代代顶风冒雪,住那四面漏风的营帐!”

随着农业技术的引入,定居的趋势已现端倪,这“地下暖居”之法,简直是瞌睡送来了枕头!

萧景珩淡然一笑,胸有成竹:“大汗,无需等待,我现在便可绘制。”

“现在?!”

此言一出,尤其是角落里几位随军的大雍工匠,更是如同被惊雷劈中,面面相觑,满脸的不可思议!

绘制一张结构复杂的建筑图纸,哪怕是经验最丰富的资深工匠,反复推敲修改,没有两三个月也休想完成!这萧皇子,竟然张口就来,说现在就能画?

他们哪里知道,对于萧景珩这位曾经潜伏多重身份、绘制过无数精密军事地图和工程蓝图的现代特种兵王而言。

这种结合了地下室和简易工事的图纸,早已烂熟于心,不过是信手拈来。

萧景珩取来一张足够大的干净兽皮,铺在临时搬来的矮几上。

他拿起炭笔,略一沉吟,便俯身挥洒。

没有丝毫犹豫,没有片刻停顿。

炭笔在他指尖仿佛有了生命,线条精准流畅,结构清晰明了。

地上建筑的轮廓,地下空间的布局,支撑柱的排列,通风口的设计。一笔一划,迅速而准确地呈现在兽皮之上。

整个大帐内,只剩下炭笔摩擦兽皮的沙沙声,以及众人越来越粗重的呼吸声。

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那支神奇的笔。

不过一炷香的功夫,萧景珩直起身,轻轻吹去图上的炭末,将那张绘满图形的兽皮卷起,双手呈给拓跋宏:

“大汗,请过目。”

拓跋宏接过图纸,迫不及待地在篝火旁展开。

借着跳跃的火光,他仔细端详。

图纸之上,标注清晰,结构精妙绝伦!

地上是寻常样式的房屋轮廓,可以融入现有营地或未来城镇,毫不突兀。

但地基之下,却向下延伸出半层乃至一层的空间,标注着承重柱、通风道、采光井等关键结构。

看似简单,实则内有乾坤,将地上与地下完美结合!

拓跋宏看得心潮澎湃,连连叫好:“精妙!当真精妙绝伦!鬼斧神工啊!”

萧景珩趁热打铁,声音沉稳地补充:

“大汗,此法不仅御寒,更有一桩天大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