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隋末 > 第572章 李靖论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刚刚在山东平定了山东世族叛乱匆忙赶回来的李靖,元旦前两曰才赶回京城参加元会。

原本是准备元会过后,就要再次匆匆南下回到山东,却没有想到,元会之曰,先是被授予了卫郡公的郡公爵位,还得了六千户的真封食邑和六千亩的永业田。

饶是出身关陇世家贵族,自小优越的他面对如此厚重的封赏也不由的动容。这次的朝廷可是只封赏了四位国公,其中毛喜和李奔雷,那是辽东军中元老的元老,一直位居文武首位。另两位的房玄龄和杜如晦虽然入辽东军晚,又是文臣,但是他们两人受陈王的器重却是非同一般,两人此次更是晋升为左右仆射,身居朝廷的首相次相之位。

而自己并不是辽东军的元戎之臣,一个半路加入的武将,一入辽东军就能得到前所未所的信任,且一直能将临统领一军在外,这份信任之深由此可见。

此次除加封四位国公,次一级的郡国公爵位,一共加封了十八位郡公,他一个非陈王嫡系将领出身的关陇贵族,能获得十八个郡公位之一,这份厚赏让他顿有一种世为知己者死的感觉。

封爵的激动还没有过去,朝廷再次下诏,他以兵部尚书职加参知政事衔,首次入政事堂,成为朝廷九相之一。在大殿时,感受着同僚们恭喜羡慕的眼神,让他既兴奋,又感觉压力很大。辽东军比他资历高的文臣武将多的是,论起来,不论是陈王当年陈家庄的旧臣,还是辽东跟随他一路拼杀的臣子,还有如长孙及高家这样的陈王后族,每一个都比他更有这资格。

如今他却不但成为十八个郡公之一,而且还成了九相之一。

这份厚重的封赏,与他在大隋朝虽年出身名门贵族,少年时更是早早扬名朝廷,可到了五十出头,却也还只是一个小小的从五品郡丞。如果不是那次洛水河边的阴差阳错,也许到现在,他也只还是一个小小的马邑郡丞吧。

两相一比较,去越发的觉得陈王对他的这份知遇之恩的厚重。

李靖心中激荡翻腾,他已经过了知天命之年,虽然早年心中一直感叹怀才不遇,但后来渐渐壮志消磨,甚至想着就此平淡度过一生。

可怎么也没有想到,就当他想甘于平淡时,他的生活却又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着,这算大器晚成,还是苦尽甘来?想起陈王的知遇之恩,多年来渐渐被他埋于心底的那番雄心壮志猛然破土而出,迅速的发芽壮大,在心中长成一颗参天大树。

他坐在一侧的软垫子上,听着陈王与房玄龄、杜如晦、魏征、高士廉等讨论着改革郡县制度之事,讨论的那么的热烈,可自己却根本插不进嘴。

他胸中有百万兵,却无治一县之策。

让他统兵百万,攻城伐国,他毫无畏惧,可是让他来处理这些案牍政事,却是让他不知如何开始。他努力的听着他们的议论,想让自己也沉入其中,哪怕提出一两个建议也好,总不能枉费了殿下一番看重,提拨他入政事堂为相。

可他越是努力的听,却越发的感觉自己的思绪飘远,不一会就又沉浸到了自己的兵书战策之中去了。没片刻,他已经沉浸于那翩翩脑海中的宏大战事之中,自得其乐,居然在政事堂讨论之时,开了小差。

“卫郡公,你看如何?”

“卫郡公”房玄龄回头本想也征求一下李靖这位宰相的意见,毕竟他也是宰相之一。而且虽然大家叫他首相,叫杜如晦次相,但这只是一个传统称呼,事实上,如今的政事堂九相制中,并没有高下之分,唯有执政事笔之人,才是九相之中的最高一位。可政事笔却是轮流执掌,七天一轮。

不过当房玄龄叫了一声没回应,再叫时,却惊讶的发现,这位刚刚晋升为卫郡公、宰相的李药师李靖大人,居然坐在那里,微闭着双目,神飞万里了。

这边的异常,很快就让政事堂的其它人也都发现了。

甚至有一旁的内侍都差点忍不住笑出声来,在陈王殿下面前,在这么庄重的政事堂中,居然还能发呆出神,那太监都不知道该如何佩服起这位李大将军了。

“李将军,山东军情急报!”陈克复看着李靖出神的样子,不由好笑,走上前几步,突然对着李靖大声的喊道。

果然,房玄龄叫了李靖数声,李靖都没反应。一说山东军情急报,这位相国大人,却突然跳了起来,“快呈上来。‘等李靖发现,自己此时正站在政事堂中,身边的都是朝廷的宰相,以及摄政王陈王大人时,不由的也老脸一红,不知道如何是好。

“老臣失礼,请殿下责罚!”李靖请罪道。

陈克复笑了笑,“卫公刚才想什么事情呢,居然想的这么入神?”

李靖讪笑几声,“刚才老臣本来也在想殿下与诸位相国所议之事,奈何却不由自主的就想到了兵法战事之上去了,一时入迷,还请见谅。”

陈克复挥了挥手,“卫公所长者兵事也,乃朝廷一方大帅,让卫公来听这些琐碎之政事,只怕是让卫公有些不耐烦了。不过本王倒是很想知道,卫公刚才所沉迷之军事,又是何事?”

一说到军事,李靖立马就来了精神,眼睛也明亮许多。

“老臣刚刚在心中仔细的全盘考虑朝廷如今的战略布局,对整盘局势推演了一遍。‘“卫公可有何想法?但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朝廷之战略布局虽也是朝廷中诸将考虑许久后做出的决定,但难免会有些漏洞,卫公是兵法大家,这专业方面的事情你可不能藏私。”

李靖笑了笑,如果是在今天以前,李靖肯定会是另一个态度。他早知道,朝廷如今整个的战略布局,大都是陈王提出,然后由参谋本部的将领们完善的。这个计划就是入河北后,立即抢占太行山各条通道关隘,将河北与河东之间的通道尽皆据于已手。然后派军援助江都,再派兵马打通山东淮北一线,阻江南兵马于长江南岸。再然后才是出兵平定河北南部,收复整个河北后,继续大军南下,彻底占据山东。与此同时,再派一支轻骑入河东,联结河东、陇右等地方豪强势力,联手打压太原的李渊,既起到消耗李渊与河东、陇右豪强实力的同时,也能保证河东的李渊无法北顾。等到朝廷据河北山东两地,休养生机,恢复到一定实力时,再一举攻入太原,甚至同时进攻河南。总的来说,朝廷的计划就是自北向南,最后再由东向西的计划。

这个计划看起来中规中矩,并没有什么错误,甚至可以说这是一个中上的计划。

但是在李靖这样的兵法大家来看,这只是一个中下之策。如果不是如今的局势对朝廷有利,也因朝廷的兵精将广,无人敢北上首先攻打朝廷,那么这个计划就是一个碴。

不过李靖在隋朝坐了几十年的冷板凳,最后都只是一个郡丞,这事情给了他很大的触动。有的时候,紧跟着上司才是对的,至于上司是对是错,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毕竟陈克复的这个计划虽然碴了一些,但毕竟辽东军的强悍在那里摆着,光凭着这强大的战略,虽然谋略差了一些,但一力降十分,也是能补足的。只是,总归在他这样的兵法大家看来,有些太不上台面罢了。

如果是今天之前,陈克复问他,李靖是绝对不会说你的计划很烂,我随便想想就能想出更好的。因为这是历来上位者的大忌,做臣子的怎么能比君更聪明呢。要是碰到一个不好的君,说不定就会因此惹祸上身。

不过今天的元会之上,陈克复对他如此看重厚赏,封爵郡公,提升入相,这样的知遇之恩,让他把心里的那些猜忌的想法都抛诸了脑后。

他仔细的整理着脑中的思路,决定将自己心中的一切想法尽皆说出来。就算到时惹陈王不快,那时也算是报达了陈王殿下对自己的知遇之恩了。

“殿下,世有围棋之戏,或言是兵法之类也。及为之上者,远其疏张,置以会围,因而成多,得道之胜;中者,则务相绝遮要,以争便求利,故胜负狐疑,须计数而定;下者,则守边隅,趋作罫,以自生于小地,然亦必不如。”

“殿下,如今中原这场天下之争,就是一场如棋般的局势。而围棋者,讲究格局,同样的,如今争天下,也离不开中原之地理格局。夫战,天时、地利、人和,这其中,地利,即是地理之格局,至关重要。”

“从战争军事地理的角度看,天下的地理格局就像一个不规范的围棋盘。在这个不规范的围棋盘上,关中、河北、江淮和岷蜀是其四角,河东、山东、荆襄和汉中是其四边,中原为其中央腹地。华夏中原地域虽然辽阔,但在历代战争中起决定姓作用的却主要是上述九大地域。”

李靖一出口,就立即将中原分为九大块,四角四边及中原。仅一个开头,立即让陈克复眼前一亮,静待其说下去。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