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就是如此!”李恪斩钉截铁道。
“那这些细菌为何咱们看不见呢?”孙真人再次提问。
“自然是那些细菌实在太小了,小到通过肉眼根本难以分辨咯。”
“那殿下您又是从何处得知这些知识的呢?”
这次开口的不是孙真人,而是那位吃鸡乞丐。
他是孙真人最小的徒弟费鸡师,对老师一直敬重有加。
见老师这般模样,他心里自然是有些不爽的。
尤其是…李恪才几岁啊?
一个十几岁的小屁孩,居然妄图指导他老师…
更奇怪的是,老师居然还听得格外认真。
就两个字:离谱!
这让他一时间无法接受这种落差,因此才出言反问。
语气中,自然也带了几分质疑之意。
“小子,其实本王并不懂医学。”
李恪并没有因为对方态度桀骜就不耐烦。
而是淡淡反问道:“可不知道你听没听说过一句话?”
“什么话?”费鸡师下意识脱口而出。
李恪又小抿一口茶水,颇为享受地‘啊’了一声。
若是在后世,这时候专属bgm就该响起来了。
并配上字幕:统统闪开,老子要开始装逼了!
“有钱能使鬼推磨,而本王,恰好就有很多钱!”
众人:“???”
听听,汝人言否?!
不过众人这下都很识趣,并没有开口说话。
关于李恪的传闻,他们或多或少都听说过。
在离开长安时无人相送,陛下也没给什么赏赐。
来的又是贫瘠不堪的北疆。
用一句‘一穷二白’来形容,还真不为过。
可当他们看到定襄城的现状,就发现…嗯…蜀王确实挺有钱的!
所有人就这么盯着李恪,静待下文。
“本王不但有钱,还有庞大的客商体系,这些都是别人不具备的优势!”
“本王曾托人从西域诸国,甚至是远在西方的一些国家…”
“比如天竺、波斯、阿拉伯等国搜集了不少医学书典籍。”
“之后,本王又调集了不少外邦人将这些典籍进行了归纳整理。”
“虽然那些国家的医术比较落后,但其中也有不少可借鉴之处。”
“而在这些典籍中,恰好就包含了细菌、病毒理论。”
这些话,自然是李恪随口杜撰的。
反正他们又无法求证,他爱怎么说就怎么说。
实际上,这也为后续拿出《千金方》和《赤脚医生手册》做铺垫。
否则到时候自己该怎么解释?
提前打一剂预防针,到时候就免疫了!
“殿下,不知老朽能不能看看那些典籍?”
孙真人都快被钓成翘嘴了,忍不住开口道。
学习新理论嘛,不懂就问,不丢人!
“咳咳…那些典籍都是外文的,就算给你们也看不懂。”
李恪轻咳了两声,暗道牛批吹太大了。
不过这都是小场面,他立马转移话题道:
“不过,本王倒是可以给诸位打个比方。”
“诸位可曾听说过一句话:你是我肚子里的蛔虫吗?”
在大唐,人们对蛔虫有一定的认知。
他们不仅知道蛔虫的存在,有些人持有关于蛔虫的迷信观念和治疗方法。
有人认为蛔虫藏在身体里,能够感知到人的想法。
更有甚者认为:蛔虫知晓心底所有的秘密。
因此,才会有“你是我肚子里的蛔虫吗”这类言论的诞生。
“自是知道的。”所有人都点头表示知晓。
在大唐有不少患者深受蛔虫折磨,在古医书中称之为‘蛔疾’。
只不过目前针对蛔疾只有治疗之法,并无预防举措。
“殿下,不知您此时提及蛔虫有何寓意?”
孙真人左思右想,愣是没想明白其中有何关联。
“俗话说得好,病从口入。”
“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些蛔虫可能就是我们不小心吃进去的?”
李恪话音刚落,就有人出口反驳了。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这病人拉出来的蛔虫我们都是见过的,外貌奇特,又细又长,格外渗人。”
“那虫子如此恶心,患者又不瞎,怎么可能吃进去?”
开口的依旧是费鸡师,他眉头微蹙,语气依旧桀骜。
李恪也明白,看来不拿出点真本事来镇不住这家伙了。
“愚蠢!患者难道吃进去的就不能是虫卵?”
“所有的虫子都是有虫卵的,你看不见不代表不存在。”
“正是因为虫卵太小,所有人都不重视才吃了进去。”
“一旦进入人体,这些虫卵就不会繁衍变成蛔虫吗?”
闻言,众人沉默了,实际上脑子都在飞速运转。
按照这个理论来说的话,确实能解释得通。
见状,李恪循循善诱道:“大家再好好想想。”
“蛔疾患者是不是以老百姓居多,而达官显贵却很少?”
“老百姓清洗食物都比较马虎,而富贵之人都比较讲卫生。”
“这其中的门道本王不想多说,诸位可以亲自去验证一番。”
李恪也没再蛔虫问题上过多解释,也算是给众人一点探索的空间。
“蛔虫虫卵尚且无法看清,那我们不妨大胆假设一番。”
“本王口中的细菌是不是也无处不在,只不过我们肉眼根本无法看清呢?”
“或者诸位能不能想想办法,把细菌放大到肉眼可见的地步呢?”
李恪抛出的理论太过前卫,也不指望他们一下就懂。
但起码要给众人一个大致的探究方向。
“殿下,受教了!”费鸡师果断认错。
他也不是杠精,没见到孙真人都冲自己的使眼色嘛。
再不知好歹下去,恐怕会被老师逐出师门。
“不碍事,年轻人心高气傲是正常的。”
李恪摆了摆手,故作老气横秋地说道。
众人:“……”
一个十几岁的小孩儿,以长辈的口吻来和他们说话。
就…挺无语的!
“诸位既然来定襄城了,日后自然是要在医学院中开展教学任务的。”
“在此,本王想了解一下诸位分别擅长哪些领域,方便日后宣传。”
生怕众人听不懂,他还特意补充解释道:
“比如有人擅长治妇科疾病,那本王就对外宣称‘妇科圣手’。”
“再或者有人擅长疑难杂病,那本王就对外宣称‘怪病医生’。”
“亦或者有人擅长救治危重症,那本王就对外宣称‘夺命先生’。”
“……”
李恪一口气抛出了许多称呼,愣是把大家都整懵了。
这些称号不都是百姓起的吗?
居然…还可以这样的?
“嗨,这些都是一些小手段,诸位不必在意!”
“酒香还怕巷子深呢,适当宣传还是很有必要的。”
虽不指望他们能理解,李恪还是解释了几句。
就在这时,一句话彻底吸引了李恪的注意。
“殿下,我擅长解剖尸体,这算不算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