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一步一音 > 第82章 首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午时刚到,只听门被人叩响,曲茂前去开门。

衲融、列暨、刘淇、衲幸四人站在门口,曲茂躬身让道一旁。

上官恒逸起身道:“衲先生、列先生。”

衲融和列暨同时拱手一拜道:“参见王爷。”喊了一声却是无话可说,这几日的担心和忧虑如何一时半会,只字片语能道清,唯有眼神传递罢了。

上官恒逸心知肚明,也大为感动,在遭受苦难时总算还有人为自己担心,想要脱离西兆人魔爪,还需仰仗这两人,道:“两位先生,近日本王让你们担心了。”

列暨道:“王爷这些日子究竟遭遇何事?令我等好生惶恐不安。”

上官恒逸道:“本王在王宫里看到了溧阳王。”

众人闻之一惊,衲融道:“他不应该在大牢里吗?”

上官恒逸摇了摇头道:“溧阳王不仅通敌卖国,还早有预谋夺取皇位,早些年让他去镇压南边叛贼,其实那些叛贼早已被他收买,成为他的爪牙,此次我们来时路途遇到的那些自称从南边来的一行人,便是来接应他的叛贼。”

衲融皱起眉头,满脸担忧地说道:“王爷,如此看来,溧阳王野心勃勃,如今他还在王宫里,怕是局势对王爷极为不利。”

上官恒逸也陷入担忧之中,贸然向女王请辞必定暴露自己行踪,溧阳王岂能放过他?

正在众人愁眉不展时,叶绍城在两名侍卫的搀扶下来到房间里,道:“溧阳王已在昨夜离开了西兆。”

众人大惊,齐刷刷朝他看来,叶绍城继续道:“各位,现在局势对王爷非常不利,在下之意,仍旧是分为两拨行动,一拨人带着王爷悄悄离开西兆,一拨人留下按照使臣回国流程行事,溧阳王回到北兆,北兆帝王之争立马摆在明面上,王爷,请以北兆子民为重,尽快回国,阻止溧阳王谋朝篡位。”他言语恳切而真诚,众人纷纷思索其中厉害。

列暨沉思片刻后说:“王爷,叶侍卫每夜与衲姑娘前往王宫夜探,昨夜一夜未归,今早带着王爷回到旅店,既然王爷亲眼所见溧阳王就在王宫之中,那昨夜溧阳王出发回北兆也应是叶侍卫亲眼所见,请王爷以大局为重,小人建议由衲幸、刘淇、叶侍卫带着王爷出城,小人和衲先生留下继续每日拜访女王,让女王以为我们未曾找到王爷,以此放松警惕,如此王爷便可以安全返回北兆。”

上官恒逸权衡利弊之后,缓缓点头:“就依列先生所言,只是此番本王先走,丢下两位先生,你们又当如何全身而退?”

两人相顾一眼,衲融道:“请王爷不必为我二人担忧,我二人自有脱身之计。我等在此多日,与宫中一些侍从也算交好,到时买通他们制造些混乱,趁乱逃走并非难事。再者,即便被发现,女王也不会轻易对他国使臣下杀手,最多扣押而已。”

上官恒逸听闻此言,心中稍安,道:“好吧,二位此次舍身救下本王,本王心里记下了,两位先生务必珍视自身安危。”

衲融道:“王爷不必担心。”

上官恒逸转身对着衲幸和刘淇说道:“事不宜迟,我们即刻动身。”

衲幸和刘淇领命,迅速收拾细软,只带着一木箱子,摆在桌上的瓶瓶罐罐都已舍弃,不多时,一切准备就绪。

当下,衲幸、刘淇便带着上官恒逸乔装改扮成商人,马车里坐着叶绍城,他本不愿坐马车,哪有侍卫坐马车王爷骑马的道理,不过他身上有伤,又在特殊时期不能暴露上官恒逸身份,最终不得不妥协坐上了马车。

上官恒逸精通西语,遇到城门守卫时,用一口流畅的西语与之交流,糊弄过去,一路上小心翼翼,避开巡逻士兵。

上官恒逸在马背上望着眼前渐行渐远的武都城门,心中默默祈祷一路平安。

他深知溧阳王诡计多端,肯定在路上设下重重关卡阻拦。但当看到走在前面的衲幸和刘淇两人,心里稍稍安定,两人武艺高强,随机应变能力强,此刻发现身边有能人是件多么重要的事。

另一边,衲融和列暨来到王宫,女王见只有二人前来,果然未起疑心,一切仿佛仍按部就班,两人留在旅店,直到感觉上官恒逸一行已经离开武都后才开始上书函文,请示女王要离开。

女王近日烦忧事颇多,刚刚加冕成王,下定决心要改变西兆现状,下达一系列改革政策,政事令她头疼不已,脑袋却依旧灵敏,没找到王爷就要离开,总觉得不对劲,暂时未曾同意几人离去,同时派人去修道院一探究竟。

这一探才发现早已出了岔子,石屋里早已没有上官恒逸踪影,大祭司也不见人影,坐落在小岛中央的石屋更是破败不堪,里面的人也不见了,这才意识到后院失火了。

当回过神来后立即下令封锁城门,却为时已晚,衲融早已买通守城门卫,与列暨轻装上阵,骑马而去。

气得女王摔了函文,大怒之下一声令喝,派出几十名王宫侍卫出城抓人。

经过一个月的跑马路程,越过戈壁穿过沙漠后,上官恒逸带领着他的队伍一路风尘仆仆地赶到了垂橐城,终于,北兆的边境就在眼前,然而,当他们远远望见那座城池时,所有人都不禁愣住了——只见厚重的城门紧紧关闭着,宛如一道无法逾越的高墙。

众人面面相觑,心中充满了惊疑和不安,按照常理来说,如果上官恒耀一行人先于他们到达这里,并且已经进入了北兆国界,那么他没有理由不在此设置重重障碍来阻止上官恒逸等人返回北兆,毕竟,这其中涉及到权力、利益以及复杂的政治斗争,上官恒逸才是他最大的竞争对手。

上官恒逸的脸色也变得凝重起来,他凝视着那扇紧闭的城门,脑海中飞快地思索着各种可能的情况。

衲幸出列高呼道:“我等主人是北兆涑阳王上官恒逸,奉旨出使西兆,如今使命达成回京复命,尔等速速开城门,恭迎王爷回国!”

守城将军闻之从城门上探出脑袋向下一看,随即眼珠一转,眉宇间露出一股狠色,示意士兵开门迎接。

队伍刚进入城门,将军招手,令士兵关上城门,守城士兵左右倾巢而出,手握长矛,将队伍围在核心。

只见上官恒逸微微仰头,目光如炬地扫视了一圈周围众人,鼻腔里发出一声不屑的冷哼,双方紧紧盯着彼此,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紧张的气氛愈发弥漫开来,上官恒逸深知,眼前的局面绝对不容小觑,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他身旁的刘淇当即策马挡住他身前,面色铁青,怒发冲冠,厉声呵斥道:“尔等好大的胆子!王爷身负圣上旨意,远赴西兆执行重要使命。如今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功德圆满归来。你们这些不知死活的家伙,竟然敢手持长矛对着王爷,难道是想要谋逆造反不成?”

守城将军一脸肃穆地站在城门口,他那身厚重的铠甲在阳光下闪烁着冷冽的光芒,只见他右手紧握着腰间的佩剑,左手高高举起一枚腰牌,大声喝道:“溧阳王有令在此!涑阳王涉嫌通敌卖国,罪大恶极!今日若敢踏入此城一步,我等便要立刻将其就地擒拿,五花大绑押送回京,听候圣上发落!涑阳王,您是选择乖乖束手就擒呢?还是想要负隅顽抗,逼得本将军亲自出手啊?还请王爷速速下马受缚吧!”说罢,他身后的士兵们纷纷握紧手中兵器,严阵以待,只待将军一声令下,便会如猛虎下山般扑向涑阳王。

众人大惊,好一个贼喊捉贼,纷纷拔剑怒目而视,只等上官恒逸发号施令。

上官恒逸眼眸一颤,眼神高傲而冷冽,没想到自己第一次杀人,却杀的是北兆人,勒了缰绳,转身走向马车,打开木箱,从里面取出一把已经改好的手枪。

转过头来盯着守城将军,见他一脸傲慢,不用猜也是溧阳王的爪牙,食指扣在扳机上,对准站在士兵外围的将军头颅,毫不犹豫的扣下扳机,嘭的一声响后,守城将军不可置信的瞪着双眼,瞬间变成死鱼眼倒地,一命呜呼。

在场的人都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幕,衲幸等人震惊,士兵们惶恐无措的举着长矛,可已经是群龙无首,不知该何去何从。

上官恒逸将枪口对着士兵,士兵们骇然,纷纷避之不及,忙不迭的跪地喊道:“王爷饶命!”纷纷丢下长矛求饶。

上官恒逸随手指着一名士兵道:“你,从今以后你就是垂橐城的守城将军,其他人若敢不听命于你,杀了便是。”

士兵惊慌又惊喜,诚惶诚恐的道:“多谢王爷。”

上官恒逸环顾众人,朗声道:“溧阳王通敌卖国,勾结南边叛贼企图谋反,本王反被他构陷,尔等也只是奉命行事,从今以后,若有溧阳王派人前来差使你们,格杀勿论。”

士兵们齐声道:“是。”将大道让了出来。

上官恒逸又道:“若有从西兆回来的北兆人,一人名为衲融一人名为列暨,务必开门迎接两位先生。”

说罢策马走在前面,衲幸等人紧随身后,行了一段路后,衲幸驱马上前与之并行,见他眉头紧锁,正在沉思着什么。

想到他刚刚杀人时面目表情,眼里露出的阴狠,仿佛一下子变了个人,问道:“你在想什么?”

上官恒逸道:“我在想溧阳王下一步的动作。他既然能提前安排守城将军诬陷我,想必在京城也已布下诸多陷阱等着我往里跳,垂橐城是第一关,往后每到一座城池我们就要应对一次,当他回到京城时,定会把我列为北兆人民公敌,我若继续硬闯城门,那只会被视为强攻入城,图谋不轨。”说完这些话后又紧握缰绳,眼神坚定,“我定不能让他得逞。”

衲幸点点头道:“您说得对,溧阳王阴险狡诈,我们必须小心应对。不过,您刚刚在城门前果断射杀守城将军,此事一旦传开,溧阳王定会知晓王爷已有所防备,或许他会改变计划。”

“不管他如何改变,我只要加快速度赶回京城便可。”上官恒逸催马加速,“我要赶在他完全掌控局势之前揭露他的阴谋。”众人快马加鞭向着京城方向奔去。

果然不出所料,当队伍浩浩荡荡地抵达巫山城的时候,眼前所见与之前临近垂橐城时如出一辙——那厚重的城门紧紧闭合着,宛如一道坚不可摧的屏障,横亘在他们面前。

此情此景,实在令人感到沮丧和无奈。

毕竟,面对这样一座严防死守的城池,如果每次都采取强硬手段,每到一个城市就斩杀其守城将军,那无疑是一种极度愚蠢且短视的行为,要知道,这些守城将军可都是本国的宝贵将才啊!如此肆意杀戮,岂不是等于自我削弱国家的军事力量吗?

况且,上次在垂橐城时,他们设计成功地诱敌深入并实现反杀守城将领之事,想必早已传遍四方,如今再次故技重施,恐怕难以奏效了,那些守城之人必然会对这种伎俩心生警惕,做好充分的防范准备。

正如所预料的那样,当纳幸率领众人来到巫山城门下,高声呼喊要求进城之时,那位守城将军并没有像以往一样乖乖打开城门迎接。

相反,他威风凛凛地站立在高高的城墙之上,居高临下地俯视着城下的人群。

紧接着,只见他大手一挥,身后立刻涌上一群训练有素的弓箭手,这些士兵迅速拉开弓弦,箭头直直地瞄准了城下的众人,只待一声令下,便能万箭齐发。

上官恒逸见状,勒住缰绳,抬起双手示意己方并无敌意,高声道:“将军莫急,本王知溧阳王污蔑于我,今日本王只想借道而过,绝无害城中百姓与将士之心。”

守城将军冷笑:“王爷莫要再巧言令色,溧阳王有证据在手,末将只听圣上与溧阳王吩咐。”

这时,衲幸靠近上官恒逸低语:“王爷,这里山道众多,可派人暗中探查其他路径。”

上官恒逸点头,故意大声道:“将军既不信本王,本王也不强求,这便离去。”说着率队佯装离开。

守城将军见他轻易离开,倒有些意外,信念一沉,便已知其意,立马加派人手到各山道要口,严防死守,任一只蚂蚁也休想逃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