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大年初二,周世贤一大早就把周知叫起来。

见老周胡子刮的干干净净,三七分的发型也梳得整整齐齐,一身灰色毛呢中山装也是板板正正的;

周知不解的问道:“爸,你这是打算去哪呢?”

“你起来,陪我去你师伯那里一趟。”

师伯?周知不解的问:“哪个师伯?”

“你爷爷的那个学生,把我留京的那个。”

噢,周知这才反应过来,“我回来那么多趟,平时也没见你去啊,怎么现在想起来去看他了。”

周世贤笑道:“你不知道平时他们忙吗?春节去看,时间刚好。”

周知不解的说:“春节他的那些下属不也要去拜访他吗?这时候更忙吧?”

周世贤不耐烦的说:“你赶紧的,要说什么路上说。”

周知连忙爬了起来,从柜子里找了条牛仔裤,刚要往身上套;

周世贤皱皱眉说道:“小知,你找套西装穿着去吧。”

周知不满的说道:“爸,你不知道今天有多冷啊?穿成这样出去,咱爷俩骑到半路就得冻成死狗。”

周世贤伸手给了儿子后脑包一巴掌,笑道:“你这臭小子,嘴里就没几句好话,哪有说自己死狗的?怕冷不会在外面套上羽绒服吗?”

周知好好拾掇了一下,照了照镜子,一位翩翩浊世佳公子出现镜中。

忽然想起后世那些三十多岁,还号称翩翩美少年的歌手,心中一阵腻味。

老子二十岁都不敢说自己是翩翩美少年,你特么连头都黑了;

还敢说自己是美少年,谁特么给你的勇气?

“好了没有?”周世贤的声音从客厅传来。

把周知从吐槽中拉了回来。

“好了好了。”

爷俩骑车来到复兴门外大街一个住宅区,在门口和卫兵说了来意后;

很快就被放行,周世贤熟门熟路的带着周知来到一户人家;

见到门口站立的一位三十来岁的男青年,笑道:“援朝,什么时候回来的?”

那男青年温和的笑笑,说道:“师叔,我二十六那天就回来了。这是你儿子吧?”

周知笑道:“援朝哥,你好,我是周知。”

楚援朝轻轻拍了拍周知的上臂,笑道:“小知你好。走吧,进家里坐。”

家里装修一般,家具是普通的家具,值点钱的物件就一个电视机:

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要说特殊,就是靠墙的地方摆着一张书桌,桌上放着文房四宝;

还有一个大缸,大缸里插满了卷轴;

另外就是墙上挂着一副颇有气势的字;

周知仔细看了看,‘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这是伟人的西江月.井冈山,以行书写成,端的是行云流水,笔走龙蛇,更有一番睥睨之气隐含其中。

楚援朝给两人倒了茶水,笑道:“师叔,先坐一会,楼上还有一位客人。”

见周知盯着横幅看,笑道:“小知,你也喜欢书法?”

见父亲这师兄的家人对父亲很是尊重,周知也放松了不少;

笑道:“援朝哥,喜欢是喜欢,就是写得不好,平时也没时间练。”

楚援朝笑道:“平时都在做些什么呢?”

“主要是画画,写剧本,再有就是抽空写写小说。”

“哦,你是在美术出版社工作吗?”

周知笑道:“也可以这样说。”

这时忽然传来楼梯响动的声音,这是楼上有人下来了。

楚援朝站了起来,周知和周世贤也站了起来,走在前面的是一位六十来岁的的老年人。

后面,则是一位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

后面的中年人见到楚援朝笑着打了招呼,又客气冲着周世贤父子俩点点头。

楚英笑道:“永革,这位是我师弟周世贤。”

又转头对周世贤说道:“世贤,这位是京城教育厅的张永革副厅长,你们是一个系统的,认识一下没坏处。”

两人连忙握手寒暄了几句,张永革便笑着告辞而去。

楚英见人离去,转过头笑道:“你小子还舍得来我这里啊?”

周世贤恭恭敬敬的叫道:“师兄。”

周知也跟着叫道:“师伯。”

楚英走了过来,说道:“都坐。”

几人坐下。

楚英伸出手指点了点周世贤,“先说你的事,我不打电话给你,你是不是就不打算来我这里了?”

周世贤笑道:“师兄,你是领导,每天要操心的事情这么多,我过来不是打扰你的工作吗?”

楚英叹了口气,“我知道你和老师一样不喜欢溜须拍马,不喜欢攀附权贵;但你永远要记住一点,我是你师兄,不是什么领导,更不是什么权贵。”

说到这里口气严厉了起来,“你要是不把我当做你的师兄,以后你就别来了,我也就当没有你这个师弟。”

周世贤被楚英这样一教训,头上的汗都出来了;

连忙应道:“是,师兄,以后我会经常来的,只要你不嫌我烦。”

楚援朝在一旁眼神闪烁,没想到父亲还真的和这个师弟关系很好,心中对周世贤又敬重了几分。

周知也是被楚英这个师伯犀利的眼神震住了,这就是封疆大吏的气势吗?

楚英见周世贤答应了下来,又看向周知;

笑道:“小知也长这么大了,小时候我还抱过你,记得吗?”

周知有些尴尬的说道:“师伯,我记不得了。人家都说三岁以前是没有记忆的,你抱我的时候估计我还没三岁。”

楚英回忆了一下,“嗯,那是65年还是66年的事了,现在在哪工作呢?”

周知愣了一下,看了眼周世贤,老周对他摇摇头。

楚英看到父子俩的动作,笑道:“你父子俩打什么哑谜?”

周知忙说道:“师伯,我现在在香江,搞了个小公司。”

楚英一怔,看向周世贤。

周世贤苦笑道:“这孩子在晋城下乡当知青的时候,为了救一个女知青,不小心伤了人;当时这孩子以为那人不行了,就吓得跑了……。”

周世贤把儿子跑路、成立公司,现在发展到什么阶段都和师兄说了一遍。

听的楚家父子俩眼中异彩连连,也没打断。

最后,周世贤说道:“这不,这次他回来过年,就被我揪过来给你拜年了。”

楚英笑道:“世贤,你这儿子不简单啊。把你我都比了下去,要是放在咱们那个年代,现在也是文化战线上的一个大才。”

楚援朝也笑道:“师弟,能说说你那公司是怎么运作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