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商模砥砺,前路探寻
第263章 商模砥砺,前路探寻
“更信服的东西?”陆之恒咀嚼着这几个字,心头如同压了一块巨石。
国家的合作意向书,谈何容易!
这几乎意味着官方背书,对一个初创的民营航天企业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
回到办公室,陆之恒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周围堆满了各种资料,灯光昏暗,空气沉闷得让人喘不过气。
商业模式的框架已经搭建起来,但如何完善,如何应对赵投资人犀利的质疑,成了摆在他面前的难题。
“风险评估、盈利预测……”陆之恒揉着太阳穴,这些东西他不是没想过,只是商业航天本身就充满未知数,任何预测都可能被突如其来的技术难题或市场变化打破。
“难道真要为了迎合投资人,修改核心部分?”这个念头一出现,就被他否决了。
修改核心部分,就意味着偏离最初的梦想,他绝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与此同时,沈星悦也在为民营航天企业奔走。
她联系了多家潜在的合作伙伴,希望能争取到更多的支持。
然而,大部分企业都对民营航天持观望态度,愿意投资的寥寥无几。
几天后,陆之恒再次来到赵投资人的办公室。
这一次,他带去了更详细的计划书,包括风险评估、盈利预测以及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预案。
赵投资人仔细地翻阅着,时不时提出尖锐的问题,办公室里的气氛如同拉满的弓弦,一触即发。
“陆博士,”赵投资人放下计划书,十指交叉,目光锐利,“你的计划确实比之前完善了不少,但风险依然很大。商业航天,技术是关键,但更重要的是市场。你如何保证你的产品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陆之恒深吸一口气,他知道这是关键时刻,“赵总,我们的产品……”
突然,办公室的门被推开了,一个身影出现在门口,“陆之恒,我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了!”沈星悦手里拿着一份文件,脸上带着兴奋的笑容。
陆之恒愣住了,文件上的标题赫然写着——“国家航天局关于扶持民营航天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办公室里寂静得可怕,只有陆之恒沉重的呼吸声和来回踱步的脚步声。
窗外,夜幕降临,城市灯火璀璨,与他此刻焦躁的内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改,还是不改?”这个问题在他脑海里翻腾,像一团乱麻,剪不断,理还乱。
“要是改了核心部分,那就不是我想要的东西了!可是不改,赵投资人那边……”他烦躁地抓了抓头发,感觉自己就像夹心饼干一样,左右为难。
这时,沈星悦推门而入,打断了陆之恒的思绪。
“还在纠结呢?”她一眼就看穿了他的心思,走到他身边,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别把自己逼太紧,山人自有妙计。”陆之恒苦笑一声:“妙计?我现在脑子里全是浆糊,哪有什么妙计。”沈星悦神秘一笑:“放心,我已经有主意了。”
不等陆之恒追问,沈星悦径直离开了办公室,留下他一人在原地凌乱。
他看着沈星悦离去的背影,心中充满了疑惑:她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另一边,沈星悦直接来到了赵投资人的办公室。
赵投资人看到她,有些意外:“沈小姐?怎么是你?陆博士呢?”沈星悦落落大方地在他对面坐下,微笑着说:“陆博士还在完善计划,我来替他先跟您沟通一下。”赵投资人挑了挑眉,饶有兴趣地看着她:“哦?你有什么高见?”
沈星悦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从包里拿出一份文件,递给赵投资人:“赵总,您先看看这个。”赵投资人接过文件,只见标题赫然写着——“商业航天发展新趋势”。
他心中疑惑更甚,但还是耐着性子看了下去。
随着时间的推移,赵投资人脸上的表情逐渐从疑惑变成了惊讶,最后竟然露出了一丝赞赏。
“沈小姐,这份报告……”他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盯着沈星悦。
沈星悦微微一笑:“这只是初步的分析,我还有一些更详细的数据……”
沈星悦拿出准备好的数据,如同变魔术一般,将复杂的市场分析和盈利预测,转化成清晰易懂的图表和数据。
她指着其中一个曲线图,解释道:“赵总,您看,根据我们的预测,未来五年内,商业航天的市场规模将呈现指数级增长,而我们的产品定位精准,正好填补了市场空白……”
赵投资人听得连连点头,原本紧锁的眉头也舒展开来。
他时不时地插话提问,沈星悦都对答如流,展现出极强的专业素养和自信。
她不仅分析了市场前景,还详细阐述了应对风险的策略,以及与国家政策的协同发展方向。
几个小时过去了,赵投资人终于放下了手中的文件,长舒一口气:“沈小姐,你让我对商业航天有了新的认识。你的分析很到位,数据也很有说服力,我看到了你们的潜力。”
沈星悦微微一笑:“谢谢赵总的认可,我们相信,商业航天是大势所趋,也希望您能成为我们共同的见证者。”
消息传回团队,陆之恒听到沈星悦的表现,眼中满是赞赏。
他走到沈星悦面前,轻轻地握住她的手:“星悦,你真是我的福星,太感谢你了!”沈星悦俏皮地眨了眨眼:“那是当然,也不看看我是谁!”团队成员们也纷纷围上来,向沈星悦表达感谢,办公室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与此同时,吴民营企业家也接到了好消息。
在沈星悦的牵线搭桥下,几家小型投资机构对他的项目表示了兴趣,并承诺提供一部分启动资金。
吴民营企业家激动得热泪盈眶,握着沈星悦的手,语无伦次地表达着感激之情。
回到办公室,陆之恒看着窗外灯火通明的城市,思绪万千。
赵投资人的态度转变,让他看到了希望,但他也知道,这仅仅是第一步。
他拿起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喂,老张,帮我联系一下国家航天局的王局长,就说我有个重要的项目,想跟他汇报一下……”
陆之恒团队根据赵投资人的反馈,再次对商业模式进行优化。
他们熬了几个通宵,就像打了鸡血一样,会议室里弥漫着方便面和咖啡的味道。
陆之恒带领团队,将市场分析、风险评估、盈利预测等方面的数据精细化,并加入了更具可操作性的方案。
新的商业模式,就像一件精心打磨的艺术品,每一个细节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内部评估会议上,专家组对新的商业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
“这个模式,简直就是永远的神!”一位专家激动地拍着桌子,“它不仅考虑了市场需求,还兼顾了国家战略,简直完美!”另一位专家补充道:“这简直就是降维打击,我看克拉克那老小子怎么跟我们竞争!”会议室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大家对这个商业模式充满信心,仿佛胜利就在眼前。
陆之恒看着团队成员兴奋的表情,心中也充满了喜悦,但他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
“各位,先别高兴得太早,”陆之恒压了压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我们还有最后一关要过,那就是安全评估。”
话音刚落,会议室里的气氛顿时凝重起来。
安全评估是商业航天项目能否继续推进的关键因素,而负责评估的李评估员出了名的严苛,几乎没有人能在他那里一次性通过。
“李评估员可是出了名的‘铁面判官’啊,”一位团队成员小声嘀咕道,“不知道我们能不能过关。”
“是啊,”另一位成员附和道,“听说他之前否掉了一个几千万的项目,理由是安全带的材质不符合标准。”
陆之恒深吸一口气他看了看时间,已经是晚上十点了。
“大家先回去休息吧,”他对团队成员说道,“明天我们一起等结果。”
第二天一大早,陆之恒就来到了办公室,不停地刷新着邮箱,希望能早点看到李评估员的回复。
然而,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邮箱里却始终没有出现他期待的邮件。
“还没消息吗?”沈星悦走到陆之恒身边,关切地问道。
陆之恒摇了摇头,眉头紧锁。“还没有,我有点担心……”
突然,电话铃声响起,陆之恒猛地抓起电话,看了一眼来电显示,是李评估员的助理打来的。
“喂,您好,我是陆之恒……”
电话那头传来了一个低沉的声音:“陆博士,李评估员请您现在过来一趟,他有些事情想跟您当面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