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财富的真相 > 第182章 解锁成长密码:从意图法则开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82章 解锁成长密码:从意图法则开始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不难发现,身边许多朋友都怀揣着改变生活、挣脱现状的强烈渴望。这种急切的心情,就像熊熊燃烧的火焰,驱使着人们不断做出选择。然而,在这股热潮中,情况却不尽相同。一部分人仅仅停留在焦虑和心急的情绪漩涡里,始终没有迈出行动的步伐;而另一部分行动力十足的朋友,却依旧被困原地,难以突破。

究其根源,是人们往往急于改善外在境遇,却忽视了自身内在的提升。就拿学习这件事来说,不少朋友热衷于参加各类书友会,沉浸在各路大咖的音频讲座中,仿佛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一番,就能脱胎换骨。他们看似上知天文、下通地理,博古通今,但真正的成长,绝非仅仅取决于知识的摄入量,更在于你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的程度,在于学以致用的成果。

前几天,我聆听了一位具有世界级影响力女士的演讲,这场演讲给我带来了极大的触动。她在演讲中分享了事业上巨大成功带来的成就感,以及在家庭中与孩子互动的温馨时刻。其中一个细节让我印象深刻:即便在出门上班的关键时刻,孩子希望她能陪伴玩耍一会儿,她也会毫不犹豫地放下手头事务,全身心投入陪伴孩子。那一刻,我深受启发,当即做出决定:以后只要孩子找我玩,我一定马上响应。

从那以后,我切实履行着这个承诺。哪怕是在播音进行到一半时,孩子的呼唤传来,我也会毅然放下播音工作,陪他尽情玩耍。在陪孩子疯跑嬉戏的过程中,我不仅收获了亲子间的欢乐,还顺便锻炼了身体;陪着孩子看动画片时,我开始尝试站在他的角度去理解他的喜好与恐惧。当看到孩子因动画片里狐狸追兔子的场景吓得把头埋在沙发上时,我才深刻意识到,以前孩子找我玩耍被我以工作为由拒绝时,他内心该是多么沮丧。而如今,这样的陪伴让我收获的远不止这些,它让我更加懂得如何去爱,如何去关注身边最珍贵的人。

有人或许会说:“我要上班,有一堆事情等着处理,根本没办法像你这样。”但仔细想想,曾经我们为了追求自由,将其设定为奋斗目标时,同样没有给自己找借口,而是全力以赴去争取。所以,关键在于我们要明确自己在生活和生命中究竟想要什么。

回到今天的主题——约翰·麦克斯韦尔的成长力法则,其中至关重要的一条便是意图法则。当我们还是孩童时,身体会自然而然地成长,身高不断增加,体魄愈发强壮,做事和应对挑战的能力也随之提升。但大多数人长大后,潜意识里认为心智、精神和情感也会像身体一样自然成长。然而,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体验:偶然遇到一位阔别十年甚至二十年的朋友,他平日里也在学习,看报、看新闻联播,关心国家大事,可与之交谈下来,却惊觉他的思想仍停留在过去,生活也毫无变化。这充分说明,漫无目的的生活无法推动我们进步,我们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刻意地、有意图地去成长。

那么,怎样才算有意图的成长呢?首先,要问自己一个关键问题:你想到哪去?也就是明确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想朝着什么方向发展。当我们有了清晰的目的地,成长便有了方向。比如,如果你立志成为行业内的顶尖专家,那么你就会围绕这个目标去学习专业知识、积累实践经验、拓展人脉资源。你的每一步行动都将围绕这个明确的意图展开,世界也会因此变得更加清晰。

在这里,我诚挚地鼓励听完今天播音的朋友们,无论你从事何种行业,从今天起,就跟着播音的内容去实践。因为只有每天做出一些小的改变,才有可能真正改变我们的生活。通过学习并实践播音中的法则,我们能够开发自身潜力,只要坚持每天学习成长,终有一天,我们会对自己取得的成功感到惊叹。

今天关于意图法则,给大家布置一项作业:写下来你最想要实现的十件事情,也就是十个梦想,以及十件你最想离开、最想摆脱的事情。这看似简单的任务,实则是规划人生的第一步,也是有意图地刻意成长的关键起点。当你认真梳理这些梦想与摆脱清单时,你会发现自己内心深处真正的渴望与追求,从而为自己的成长之路点亮一盏明灯,让我们一起向着更好的自己,勇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