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个人成长与问题解决的道路上,惠特默博士发明的教练模式宛如一盏明灯,照亮前行的方向。这套模式分为目标、现状、选择、行动四个步骤,致力于帮助人们实现自我责任,清晰认知自身状况。
当有人带着迷茫跑来询问“我怎么办”时,我们首先要开启目标探寻之旅。帮助对方理清目标,或是激发其确立目标,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起点。例如,当对方表示“想要工作和生活能够平衡”,这显然不是一个清晰的目标。此时,我们需要进一步追问:“什么叫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呢?工作和生活平衡具体的标志或者指标是什么?你打算什么时候实现?”通过这些问题,将模糊的概念具象化,明确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达到何种具体状态,让目标清晰可触,为后续解决问题奠定坚实基础。常用的提问如“你要实现什么目标,具体目标是什么,有什么具体指标吗?打算什么时候实现”,这些问题能有效激发对方对目标的感知,引导其思考并明确自己真正想要达成的愿景。
在明确目标后,我们要帮助对方审视现状。通过一系列问题,如“哪些事情让你特别心烦?你都做过什么努力,效果如何?你周围都有谁跟这件事情有关系?跟这个问题有关系的人,他们都持什么态度?”引导对方梳理当下的实际情况。其中,“你注意到都有谁跟这个事情有关系”这一问题尤为关键,它能拓宽对方的视野,使其全面考虑相关因素。此外,“你如何知道这是事实”这一问题能促使对方反思对现状的判断,避免因错误认知而陷入困境。当对方自己意识到“好像一天到晚都是抱怨,根本没有做过任何努力”时,他们便开始正视现状,为后续改变创造可能。
接下来是选择环节,此环节旨在帮助对方建立自我责任,进入实际的操作层面。我们可以问“你有哪些选择呢,哪些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若对方表示毫无办法,可进一步激发:“在相似或相同的情况下,你听过或者见过别人用什么样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吗?”给对方提供思考的方向。同时,不要忘记追问“还有吗”,鼓励对方不断挖掘更多解决方案。即使对方提出看似不靠谱的方案,也切勿轻易评判,而是以“那如果这样做的话,后果是什么呢?如果你试着做下去,那么你觉得结果是怎么样呢”引导其思考实际后果,尽可能穷尽各种想法,让对方发现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性,从而激发其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最后是行动环节,也可称为意愿环节。此时,我们要问“你打算怎么做这个呢”,引导对方将思考转化为实际行动。在这个阶段,明确具体的行动步骤和计划,将前面的分析和思考落地实施,确保问题能够得到切实解决,目标得以逐步实现。
惠特默博士的教练模式,通过这四个紧密相连的步骤,从明确目标到审视现状,再到探索选择,最终落实行动,形成一个完整的问题解决与自我成长体系。在生活和工作中,无论是个人面对困惑,还是团队解决难题,都能借助这套模式,实现自我责任的担当,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迈向成长与成功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