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财富的真相 > 第34章 超越情感羁绊,塑造理性财商思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4章 超越情感羁绊,塑造理性财商思维

在探讨个人财富积累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昨天触及到一个关键要点:决定一个人富有程度的因素里,情商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富爸爸曾提出一个引人深思的观点,财商是由90%的情商和10%的其他技能构成。回溯到16世纪,鹿特丹的人类学家伊拉斯谟以24:1的比例来阐述情感大脑与理智大脑的力量对比,这一比例鲜明地揭示出情感在人类思维与行为中占据的主导地位,其力量之强大,堪称理智的24倍之多。

仔细审视我们的生活,便会发现情感战胜理智的情形屡见不鲜。在愤怒的驱使下,我们常常口不择言,说出那些事后追悔莫及的话语,任由情绪的火焰烧毁了理性的沟通桥梁。在感情方面,即便明知对方与自己并不契合,却还是难以抗拒内心的吸引,一步步深陷其中,甚至冲动地步入婚姻殿堂,最终可能在痛苦的关系中挣扎。更有甚者,当我们自身受到伤害时,会在情感的裹挟下,做出伤害所爱之人的举动,亲手破坏那些珍贵的情感纽带。

许多人都有过心碎的经历,长时间沉浸在痛苦的泥沼中难以自拔,情绪时常陷入低落的深渊。外界的不良情绪也极易成为影响我们的负面因子,使我们如同在波涛中飘摇的孤舟,失去情绪的平稳。在某些极端情况下,情感的力量更是呈几何倍数增长,远远超过所谓的24倍。上瘾行为便是典型的例证,无论是对某种食物的过度依赖,还是对烟酒、毒品的成瘾,这些症状背后都是情感的强烈驱动。恐惧症同样如此,对蛇的恐惧、恐高、害怕黑暗,以及像我曾经对陌生人怀有的恐惧,这些行为无一不是100%受情感操控。

在金钱问题上,情感的影响力更是不容小觑。实际上,金钱与情感紧密相连,这也正是大多数人难以理智对待金钱的根源所在。观察股票市场,尤其是中国股市,其波动常常让人捉摸不透。在股市的浪潮中,贪婪与恐惧两种情感如同汹涌的暗流,左右着市场的走势。当股价一路飙升时,投资者们往往被贪婪蒙蔽双眼,不顾一切地追涨买入,幻想着财富的快速增值;而当股市暴跌时,恐惧又迅速蔓延,人们纷纷抛售股票,陷入恐慌性出逃。这种非理性的行为并非中国股市独有,在全球大多数市场中,情感因素都在很大程度上主导着交易行为,使得市场看似缺乏基本的逻辑。

生活中,很多人都自认为是理性、理智且富有逻辑的。然而,现实却常常给出不同的答案。以新泰股份的事件为例,该公司因严重违规被勒令退市,且永远失去重新上市的资格。在这样的情况下,其股票连续跌停长达十一天之久。但令人惊讶的是,每天仍有不少人如同飞蛾扑火般争相购买新泰股票。这种行为充分证明,当贪婪的情感占据上风时,人的智商似乎瞬间失灵,理性判断被抛诸脑后。在生活的其他领域,容易上当受骗的人往往也是那些内心极度渴望快速甚至一夜暴富的人,他们被贪婪的情感驱使,丧失了应有的警惕和理性分析能力。

那些带有浓厚情感色彩的思想,虽然乍听之下似乎有一定道理,但往往隐藏着诸多问题。以E象限(雇员象限)的人为例,当他们内心充满恐惧时,其思维逻辑通常是寻求绝对的安全,极力避免任何形式的风险。“要安全行事,不能冒风险”,这样的话语我们再熟悉不过。然而,对于I象限(投资者象限)的人而言,这种想法简直不可理喻。他们认为,最大的风险恰恰是不去承担任何风险,只有学会驾驭风险,才能在财富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想要判断自己是情感思考型还是理智思考型,其实有一个简单的方法,那就是留意自己在交谈中是否频繁使用“感觉”这个词。许多受情感或感觉支配的人常常会说:“哎呀,我今天不想锻炼了。”从理智层面来看,他们明明清楚锻炼对自身有益,但情感却轻而易举地掌控了他们的行为。在财务方面,许多人一生都在苦苦挣扎,究其原因,正是无法有效控制自己的感觉,任由感觉肆意支配思想。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表述:“我觉得自己不喜欢做这个事情,虽然它看上去不错。”“我觉得投资不适合我。”“我感觉这个生意不适合我。”“我讨厌被拒绝的感觉。”这些话语无一不是情感的直接体现,而非经过理智思考的结果。

要实现财富的积累和个人财务状况的改善,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情感对我们思维和行为的巨大影响,并努力学会控制情感,培养理性的财商思维。只有超越情感的羁绊,以理智和冷静的态度面对金钱、投资以及各种商业机会,我们才有可能在财富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