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改进后的火枪,我们采用的是尾端装弹,特意在枪管尾部开设一个空间。”
“原本是按照前端装弹的方式来处理后端装弹的,但是效率并没有提升,后来有人就想了一个办法,铅弹和火药装在一起,换弹的时候直接换一次就行了,不需要装填两次。”
“但是因为隔着,燧石不方便引燃,所以我们在后方开了一个小洞,用来引燃火药!”
段俨得意的说着,李承乾脸色有些不好看。
手里拿着木头制成的弹壳,心有余悸。
“对了,为了减少铅弹因为松动导致的威力减小,我们在里面还增加了卡口,增加了铅弹的稳定性。”
李承乾现在脑子都快炸了。
进步的太快也不是一件好事。
按照李承乾的理解,后膛燧发枪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现在火器局有点跳过燧发枪的感觉,已经开始引入弹壳和弹头的概念了。
“呃...这个,你们现在这个情况下,因为密封不好,所以威力相对的会减少吧。”
这个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在枪械历史发展里,更有甚者因为后膛密封性不好的缘故导致士兵的脸和手臂被烧伤的事情不计其数。
“对!一开始确实有这个问题,殿下明鉴,后来我们想了一个办法,在开口上又增加了一个锁扣!”
麻了!全麻了!
闭锁的概念都引入进来了,火器局这是要逆天啊!
“那...那...你们那个弹壳。”
“弹壳?!殿下聪慧!我等怎么也想不到这样的形容词!弹壳!弹头!殿下的才智惊世骇俗啊!”
一旁的李世民看着激动的段俨有说不出的尴尬。
“殿下请看!”
段俨这才拿来弹药,李承乾一看,倒吸一口凉气。
“不是,这弹药也是火器局里面做的?!”
李承乾看着手里竹子做的弹壳,难以置信。
“不错!这样的米竹在唐国随处可见,生长迅速,而且可以广泛种植,并且大小合适,每一节只需要稍微加工一下,就可以符合火枪的枪管大小,简直是上天赐给大唐的神物!”
好好好,李承乾手里拿着米竹做的弹壳,里面塞了一颗铅弹,掂量比较了一番,确实跟枪管比较匹配,就算有大小差异,问题也不大。
“让孤试试先。”
几人说了半天,李承乾早就按耐不住,跃跃欲试了。
砰砰砰!
连打了三枪,李承乾皱皱眉。
“来人,朕要验靶!”
李世民可算是找到机会得瑟了,先前李承乾没有来的时候,他狠狠的耍了好几枪,加上有霍元伯在一旁指导,李世民进步飞快,很快便掌握了核心技巧,从一开始的脱靶到上靶最后到命中靶心,仅仅花了一刻钟而已。
侍卫把靶子抬了过来。
“三中一,还没中靶心,乾儿啊,不要总在屋里待着了,抽空也要在校场多练练啊。”
李世民调笑着看着李承乾,得意的劲都写在脸上。
不对劲,十分有十二分的不对劲。
李承乾刚才开枪的时候,就感觉到手感不对,不仅仅是肩膀上传来的后坐力问题,这个自己早就有心理准备,密封性的问题恐怕一时半会解决不了,但是因为气密性的问题却能引发更多的问题。
李承乾清空了枪膛,端着仔细检查起来。
段俨看着李承乾的样子,一下子紧张起来。
李世民也顿感不对,自己嘲讽儿子,他今天竟然没有在意,不对劲,很不对劲,往日里,李世民除了在朝堂上跟群臣们争来斗去,唯一的乐子就是去逗儿子玩了,尤其是嫡长子李承乾。
“拿来,让朕试试。”
李承乾把枪交给了李世民,段俨恭恭敬敬的递上米竹弹药。
李承乾看也不看,走到一边拿起笔纸开始写写画画起来。
砰砰砰!
“再来!”
砰砰砰!
“再来!”
李世民什么人,不用验靶,凭手感就能知道每一枪打的怎么样,这是经年累月在战场上拉弓射箭锻炼出来的感知力。
“这枪有问题,不如先前的,段俨你怎么弄的!”
“微臣知错了!”
段俨有些害怕,火器局虽然是太子在东宫设立的,但是火器局的一应需求配给全是户部工部供应,从来没有任何拖欠错漏,这是令他父亲段纶都羡慕不已的。
可以说整个火器局是唐国最重视的核心区域,像这样重要的地方,单单生铁一项的开销,不光工部要优先供应火器局,甚至皇帝的内帑的生铁买卖都停了下来,全力供应火器局。
虽然可以回炉重造,但是时间,工人,材料都是会有损耗的,段俨跪在地上瑟瑟发抖,李世民算不上发火,只是一般的指责,段俨心慌意乱,心脏扑通扑通的乱跳,平日里,太子连重话都没有对他们火器局的人说过,大家一团和气,现在皇帝出现了,段俨感觉到有一座大山压在自己身上。
“不怪他,改进的方向是对的,换个方向就好了。”
李承乾缓缓走过来,把画好的图纸交给跪在地上大气不敢喘得段俨。
“起来吧!”
李世民听到李承乾得话,这才放过段俨。
“谢...谢陛下,谢殿下。”
李承乾点点头。
“燧发枪还是按照原来造,暂时停止对燧发枪的改进工作,孤发现你们对燧发枪的原理出现了错误的理解,但是不妨事,大方向上面是没有错的,你先看看这个,让你们的工匠们一起,先把图纸上的吃透,明白原理之后,把炮先给孤改了,若是你们把这弄懂了,枪的改进你们会更进一步。”
李承乾没有李世民那种气势,一段话说的段俨的眼里又有了希望,马上拿起图纸开始看了起来。
段俨身为工部尚书之子,从小耳濡目染的也学了一些技术,又是在工匠堆里长大的,图纸一眼就看明白了关键所在。
“太妙了!太妙了!我们怎么没有想到呢!哎呀,我们真是笨蛋啊!”
段俨竟然当着李世民和李承乾的面开始扇自己嘴巴起来。
“赶紧去吧,出了成品先让神机营的伙计们试试,试好了再喊陛下检验,免得以后挨骂!”
“喏!微臣告退!”
段俨完全不顾形象,朝着火器局飞奔而去。
李世民有些怪异的看着李承乾。
“你给他了什么东西,让他这么疯狂?”
“一点小玩意,但是可以改变战争的形式,若是他们动作快的话,父皇可能还用得上。”
李承乾说的自然是平定突厥的战争,这是唐国贞观朝最重要的一战,到时候李靖将率领骑兵突袭颉利可汗,然而,在战场的另一边,唐军却要面对突厥三个鹰师一个豹师的疯狂进攻。
对于李靖的能力,李世民李承乾两人都不担心,而在李承乾眼里,能在朔方,一个不大的小土城里,抵挡住突厥的大举进攻一直撑到李靖胜利并非易事,而李承乾心里,则是要把伤亡降低到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