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黑魔法三国传 > 第100章 覆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初春的渭水河畔还结着薄冰,贾诩跪坐在军帐中擦拭董卓留下的青铜错金刀。刀鞘上\"太师亲赐\"四个篆字已然斑驳,帐外忽传来樊稠粗粝的嗓音:\"文和先生!李稚然又扣下我军粮草!\"

贾诩的手指在刀柄上一顿脸露不耐烦的神色。这已是本月第三次调停粮草纷争,自攻破长安后,西凉诸将的贪婪像春草般疯长。

掀起帐帘时,正撞见樊稠的亲兵与李傕的飞熊军剑拔弩张,两拨人马中间横着三十车未脱壳的粟米——米袋上还沾着斑斑的血渍。

\"樊车骑莫急。\"贾诩的麈尾扫过粮车,惊起几只啄食的麻雀,耐着性子说道:\"听闻美阳城缴获百车金银,何不用来置换粮草?\"

贾诩故意提高声量,让藏身箭楼窥探的李傕听见。待樊稠骂骂咧咧离去,才转头对阴影处叹道:\"李将军既至,何不现身?\"

李傕从榆树后转出冷着脸:\"先生总这般偏心。\"

踢开脚边半截断箭,那是郭汜部将昨日射进他别院的箭书,上书\"还我美妇\"四字李傕对此不屑一顾。半月前劫掠郿县时,郭汜看中的歌姬被李傕先一步掳走。

类似的事情发生的不少了。李傕、郭汜、樊稠等因争功夺权,多次要打起来,在贾诩的全力周旋下,尚能一致对外。

可是现在这种不好的情况越来越频繁,恰巧这时马腾、韩遂来犯,贾诩想着趁机把最能打,也最能搞事的樊稠派遣出去对敌,应该能消停不少。

事实也不出贾诩所料,拿着贾诩给的计策,樊稠很快击败了马腾、韩遂,西凉军的勇武现在还是尚存的,很能打的。樊稠的铁甲骑兵踏碎薄冰,将韩遂残部逼入绝境。

当然,对阵的时候还是发生了一些让贾诩没预计到的小插曲。

两军阵前,韩遂突然单骑出列,扯开染血战袍露出腰间鎏金酒壶:\"樊阿多!美阳城下的马奶酒,可还烫喉?\"

见到那个酒壶,樊稠握缰的手青筋暴起,回忆起多年前年前风雪夜,正是这酒壶的主人分他半囊烈酒,才让冻僵的西凉汉子活过美阳之战。

樊稠挣扎许久,最终挥退弓弩手,目送三千羌骑遁入陇西群山,却不知李傕的侄子李利正伏在乱石后,将这一切尽收眼底。

战后,长安未央宫的冰冷地砖上,李傕把玩着染血的玉璋。侄儿李利跪伏阶前,声音发颤:\"樊稠私放韩遂,必存异心!\"

殿角的青铜仙鹤灯忽明忽暗,映着李傕腰间新得的和田玉带钩。三日后樊稠奉诏入宫领赏,酒过三巡时屏风后刺出三柄环首刀,精铁甲胄在利刃下如纸帛撕裂。

当樊稠的首级悬于宣平门时,郭汜正盯着食盒里掺了砒霜的蒸饼,李傕送来的\"贺礼\"还散着诡异甜香。

\"李稚然要毒杀我!\"郭汜的咆哮震落檐上积雪。当夜北军突袭李傕别府,搜出天子衮冕。

黎明时分,郭汜铁骑撞破南宫朱雀门,将三公九卿捆作人墙;李傕则裹挟小皇帝,把匕首靠在小皇帝脖子边刘协:\"陛下若想活命,就下诏说郭汜谋反!\"

十五岁的天子蜷在龙椅上,听着宫外厮杀声,想起初平四年李傕将他推入冰窖逼问某人下落的寒夜吓的瑟瑟发抖。

贾诩的白发在渭桥朔风中乱舞。一群带不起的猪队友让贾诩心力憔悴,现在贾诩也不想管了,任由他去吧。

未央宫前殿的青砖地缝里,凝固的血迹被宫人用香灰反复擦洗,仍透出狰狞的暗红。十五岁的刘协蜷缩在龙椅上,听着殿外此起彼伏的厮杀声。

转眼,李傕的飞熊军与郭汜的北军已互相残杀三月,朱雀大街两侧的百年槐树全被砍作擂木,就是董卓当年从洛阳运来的铜驼,此刻正横在光禄勋府前作路障。

\"陛下,该用膳了。\"老宦官捧着漆案的手在抖,盘中黍粥早已凉透。刘协突然抓起玉箸掷向殿柱,镶金的箸头在董承脸上划出血痕:\"朕要见贾文和!\"

长安和附近区域就此陷入了暗无天日的混乱,李傕和郭汜彻底反目,相互攻打了几个月,皇帝派人想撮合双方议和,最终还是贾诩打发走了匈奴人和羌人后,达成双方互质女儿和解。

李傕驻军池阳,郭汜想让皇帝还都郿县,在杨定、董承、杨奉威慑下,郭汜抛弃了军队,逃入终南山。

郭汜的党羽夏育等人想劫持皇帝西行,杨定、杨奉这两位忠心的保皇派见带头的郭汜不在,就起兵击败了夏育,皇帝得以逃脱,来到华阴。

李傕、郭汜见最重要的筹码小皇帝跑了,顿感大事不妙,竟然再次联合要劫持皇帝,小皇帝狼狈不堪的跑到了弘农后,张济、李傕、郭汜一起追赶。

董承、杨奉为了小皇帝力战断后不幸兵败,辛亏李乐、韩暹等人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为了保护小皇帝联合击败李傕后,保护皇帝东行。

没想到李傕、郭汜阴魂不散,又追上来,负责断后的杨奉等人再次大败。皇帝狼狈而逃。

伏皇后跑的连绣鞋不知遗落何处,刘协赤脚踏过滚烫山石。身后追兵的狼牙箭掠过耳畔,杨奉突然将他推下马车:\"陛下往东跑!\"

御马被射成刺猬的刹那,小皇帝一不小心跌进灌木丛,还瞥见不少可怜的宫人滚落悬崖。董承残军退守曹阳亭时,白波贼韩暹拎着羌人头颅来投。

渡船行至黄河中流,李乐砍断缆绳,杨奉死死拽住船沿嘶吼:\"陛下快跑!\"

堂堂大汉天子,九五之尊,此时还不如丧家之犬,狼狈逃命。稍微晚一步,只要被李傕、郭汜逮住,小皇帝又要回到暗无天日的傀儡生活。

长安剧变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中原,各方诸侯也打起了各自的小算盘,天子落魄,虽然此时的天下名义上还是天子掌管。可是哪个有实力的诸侯都明白,大汉的统治已经名存实亡,开始都不把天子当回事了。

邺城军府,沮授的麈尾点在许县方位:\"迎天子,挟诸侯,此齐桓晋文之业也!\"

袁绍摩挲着从袁术处夺来的玉玺拓本,案头摆着曹操迎帝许县的急报。窗外秋雨敲打铜瓦,他忽然挥剑劈碎地图:\"吾袁氏四世三公,要个傀儡作甚!\"

作为此时实力最强的诸侯,袁绍是一直放不下他身为顶级门阀的傲气。皇帝是什么?门阀承认你,配合你,你才是皇帝。门阀不管你,无视你,那你屁都不是,流水的皇帝,铁打的门阀,不过如此。

袁绍不愿意有皇帝在旁边多事,觉的迎小皇帝回来就会让自己束手束脚,就拒绝了沮授建议。

当夜三辆牛车载着密信驶向许昌,却被审配的暗探截获在漳水渡口——竹简里沮授写给荀彧的\"迎驾十二策\",终成袁氏霸业的催命符。

开春第一场雨落下时,樊稠的首级正在宣平门腐烂。贾诩经过城门,听见守军议论李傕新得的西羌王印——那本是他为调和矛盾献给樊稠的礼物。城墙阴影里蜷缩着冻毙的流民,怀中紧抱的陶罐里,最后几粒粟米早已霉变。

当夜贾诩独坐自家书房,将董卓赐的错金刀投入火盆。刀鞘在烈焰中扭曲变形,恍如这些年被他亲手埋葬的同袍情谊。

他闭目听着雨打帐帘的声响,知道这场维持两年的脆弱平衡,终究随着春冰一起碎裂了。是时候该走了,贾诩可不想把自己跟李傕、郭汜这两个蠢货一起陪葬。

接到沮授的密信后,曹操跟荀彧等谋士彻夜长谈了一整宿。如荀彧等就建议到,别看现在汉室已经势微,可在正统的名义下,这天下还是汉室的天下,做什么还是得讲究个师出有名,迎接天子可以占据政治制高点。

荀彧认为:“奉主上以从民望,大顺也;秉至公以服雄杰,大略也;扶弘义以致英俊,大德也。”

曹操是个果敢的人,眼光也长远,毫不犹豫的采纳了荀彧的建议,认识到天子的象征意义和政治价值。在众多诸侯中,曹操率先看到了天子在政治上的巨大作用,这体现了他超越常人的政治眼光。

许昌城头,曹操玄甲红袍迎风而立。荀彧捧出连夜赶制的\"汉司空\"旌旗,九丈旗杆刺破苍穹。

三百里外函谷关,李傕的头颅正在枭首架上腐朽,郭汜逃入终南山前,将西羌王印抛进渭水,惊起寒鸦掠过当年与樊稠痛饮马奶酒的美阳城旧址。

黄河波涛裹挟着断戟残甲奔涌向东,浪花里沉浮的不仅是死去士兵的生命,更是一个时代最后的体面。

终南山麓的破庙里,郭汜将西羌王印抛入篝火,鎏金酒壶在烈焰中扭曲变形,恍惚又是美阳城下那两个就着马奶酒取暖的西凉莽汉。李傕、郭汜、樊稠集团的落寞送走了大汉王朝最后一丝复兴的希望,也耗尽了关中的元气。

此时的关中十室九空,十里无人员,百里无鸡鸣,不知道需要多少年的休养生息才能缓过来。贾诩化妆成平民,看着关中的惨状,心中唏嘘不已。

有点心灰意冷的贾诩想返回西凉老家,听说曾经的故交张绣已经雄起,或许去张绣那谋一段安稳也是不错的选择。

张绣此人无割土为王、涿鹿群雄之志。张绣军西凉军残部,虽是老兵,但也兵少。且张绣本人的威望,能力都不能支撑他作为一方诸侯。

对于贾诩来说,张绣就是最好的选择,因为便于掌控。至少不会像是李傕、郭汜那般失控,让局势迅速崩坏。

此时的曹操一边大张旗鼓的打出声势要迎回小皇帝,一边开始整军备战,因为曹操已经从那个夷洲商贾胡掌柜手中买到了不少粮草。足以支撑曹操派遣一支军队找吕布一雪前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