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母女共同穿越,一起带领全家致富 > 第21章 一切都准备好了,就等三天开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1章 一切都准备好了,就等三天开业

老宅的这一套表演被趴在门缝里的小霞,小云看个正着,为了不招惹麻烦,就当做没看见。

夜深了,娘俩又来到空间商讨怎么把碎米拿到粮铺里去卖?研究的几个方案都推翻了,就是怕露出马脚,隐引起人们怀疑,就在娘俩愁眉不展的时候,小丸子站出来。

“看来我应该出山了”

小霞差点笑出声“出山,你怎么出山?”

“好,你们等着,”说罢,小丸子转身走了,不多时,他们身后出现一个40多岁微胖的商人,

只见她身穿淡青色丝绸长袍“这位夫人,小姐让你久等了”。

张惠妹一愣,小霞却笑了起来,因为她这个空间除了小丸子娘亲,再没有别的人来过,这一笑,张惠妹更懵了。

只见小霞停止了笑声,“说道丸子,原来你还会这般变化”

“你就说我这样,像不像一个老板”那人笑道:

“像,超级像”

“!!!”

“……”

次日上午,晓霞带着张惠妹来到自己家的米铺,沈老太太已经把这里收拾出来了,一进门往里走,中间并排放八个米槽子,两边可以堆放粮食,中间是过道,再往里走,放一个柜台在里面,做结算账务,上面摆好几本账册。

盛大米的大小斗,秤已经备齐,原来小霞上次走的时候已经给沈老太太留下十两银子,让她补齐所有用品,剩下的钱给全家人各做一套衣服,顺便多做一几条围裙,卖货时穿。

来到后院儿,沈老太太已经将自己家四口人搬到西屋居住,东屋给小霞她们腾出来。

三个孩子有礼貌的站在门口迎接他们吃了几天饱饭。沈老大,沈永年的病已经好了,上次小霞来的时候偷偷往他们家水缸里注进了灵泉水。

现在全家四口人,精气头儿十足。

小霞开始分工,沈老太太担任本店掌柜的,沈永年担任店小二,张惠妹担任本店账房先生,每人工资一天30文,自己和沈永平担任打杂的,孙沈永凤看家做饭,每天工资各20文。

每一天店里供饭,也就是说包沈老太太全家吃喝。一听这个安排,全家人欢欣鼓舞,个个准备随时投入工作。

本店老板忙,不经常来,我们大家都是这家店的主人,每个人都表示一并胜任自己的工作。

中午,沈永凤已经做好了碎米干饭,小霞带着沈永凤做了四个菜,白菜片炒肉片,肉丝炝炒土豆丝,野葱煎蛋,糖醋拌萝卜丝,这些菜自然是娘俩从空间里带来的。

小霞,有带他们到店里看看,为了更牢固一点,决定在店门外加一层厚板子,每天开业前一块块卸下来,晚上收工再一块块上上去,这样外面的小贼就没法进来了。

一切准备好,就等三天后米到开业,看看没什么事儿,娘俩决定起身就要回去。

“等等张婶子,我们米铺牌匾还没有做呢”小霞猛一拍脑门儿这么大事,我怎么给忘了?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就都笑了,究竟起什么名呢?都在琢磨,最终还是张惠妹定下来“老板姓杨,就叫“杨记粮油铺”,你们看怎么样?”。

小霞乐了,“我看不错,明天我过来找人制作”

娘俩走出米铺,准备,在街上逛一圈,看看各家牌匾是怎么写的?顺便来到《书香斋》,花了15两银子买了四支笔,四个各试砚台一摞宣纸,两本启蒙书籍,

小霞不禁感叹,难怪古时候人们都上不起学堂,笔墨纸砚都这么贵。

现在家里已经都收拾好了,爷三个准备正式拜师欧阳宇,开始启蒙学习。

娘俩回到空间,小丸子,过来看他们买的这些什么东西?建议他们拿到超市里鉴别一下。

娘俩共同来到柜台前,先拿出一个龙凤砚台,显示屏上显示:

远古,龙凤呈祥砚台一只,白银50两,

远古,金星玄妙砚台一只,白银30两,

远古,水弦镂空砚台一只,白银30两

远古, 山水风景砚台一只,白银30两

又将一支毛笔放在柜台上,只见显示屏上显示:

远古:毛笔一支,白银10两。

将其余三只挨个放在柜台上并没有显示这是什么原因呢?小丸子一探讨可能是头一个认为是真品,往后的就是仿品,所以不收。

也对,少了是稀有收藏品,多了就不值钱了。小霞只能这么解释,那好吧,不管怎么说,这次收获了150两白银,

他又闪出空间回到书香宅,按照刚才的买法,又买了一套,老板诧异,刚才的呢?小霞回答丢了。

回到家里,张惠妹和小云准备做饭菜,小霞给他们,分发文具,那个龙凤呈祥的砚台送给欧阳宇,其余的送给爹爹和两个弟弟,剩下一个留给自己和小云,并告诉小云,有时间也来学习,小云笑了笑,又摇了摇头。

接着,小霞拿出两张宣纸,求欧阳宇给他写五个大字“杨记粮油铺”。

欧阳宇问他应该写多大的,他说了一米五长半米宽,只见欧阳宇紧握毛笔,下笔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杨记粮油铺”五个繁体篆刻大字跃然纸上。

小霞不禁感叹,这绝对是书法界的奇才,是古今书法家,书法大师不可媲美的。无意中又举起了他的双赞。

“好!好!好!”一旁观看的张惠妹,也赞不绝口,其余的人惊讶狐疑……

东屋的外间与里间炕上分别放炕桌,方便他们学习。

吃过晚饭后,小霞见两个弟弟在和欧阳宇学习写字,就把爹爹叫到西屋,告诉爹爹,最近他和娘亲去“杨记粮油铺”卖货,他已经和老板,签订了合约,每天帮他多卖出去500斤以上碎米,共同平分利润,也就是和老板合伙卖粮油。卖好了,一天有几十两收入,只赚不赔。

现在对外只好宣称去米铺打工,以免招惹麻烦。

让李生财照看好家里,提醒小云做一日三餐。

小云偷偷把姐姐拽到一边,悄悄的说,奶奶白天来了,看到她在外面转悠几圈儿,骂骂唧唧的走了。多亏这个吊桥,如果进到家里来,那就麻烦了,小姑娘一提到她还是很害怕的。

家里的主食蔬菜都已备齐,小霞告诉她,我们走后桥要吊起来,除了村长和刘奶奶家……。

有什么事儿,等我回来处理,别人叫开门就装作没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