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是谁杀了女帝 > 第42章 抢掠的真正原因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夫人为何不等确认这两人说的是真是假后再让他走?这样的人日后未必忠诚。”邓四知不明白凤衔珠的选择。

“我也不需要他的忠诚。”凤衔珠放出了白貂,给他喂零食:“我只是想找个合适的借口把他送去刑部大牢而已。就算没有他,我也能让这两个山匪开口,不过是费事罢了。”

“是谈话那天就决定的?”邓四知恍然大悟,当初凤衔珠为何要在金环的名字旁圈一个红圈。

“是的,这次机会正好,我卖他一个人情,他承不承情,我倒无所谓。”凤衔珠垂目:“这山匪为何来杀人,邓先生以为重要吗?”

“自然重要。若是不重要,夫人又何必兴师动众?”邓四知不解。

“我来的第三天就预料会发生劫粮之事。不过没想到发生得这么快,人也没有底线。若他们抢了就走,我眼下也确实就放过了。事实上,聪明点,他们也应该见好就收,可是回头屠杀,冒这么大的险,那必须是有必须要湮灭的事。”凤衔珠沉吟:“我只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夫人心中可有预想。”邓四知明白了凤衔珠的用意,但是他很讶异为何初来乍到的少女能有如此的判断。

凤衔珠自己知道,虞泉也知道,她看似陷入了沉默,实则在和虞泉对话。他们都不约而同想起了那场席卷整个神龙末期的饥荒。

“小妹想到的可是永平三年那场饥荒?”雪貂问道。

“我不记得年号,只是我军事史学得还不错,记得后世史学家们评为神龙‘亡国第一战’的凤凰陨落之事。凤家的嫡长子死于一场并不算严重的边境冲突,导致了冲突成为战争,龙晗关岌岌可危,虽然凤家三子连续驰援,最终用了一年多稳住了局面,但是经验丰富的我的父亲,大哥、二哥死于此。自此,神龙再无可战之将。”

“史学家都认为,造成这些意外的是永平三年时突然饥荒,流寇横行,各种补给运输困难,频频被劫,前线将士时常食不裹腹,衣不蔽体造成的。”虞泉补充道。

“现在看来,也没那么简单。”凤衔珠说完,中断了脑内和虞泉的交流,看向仍是满脸疑惑的邓四知。

“我这个人做事讲究证据,不愿意猜测。”凤衔珠换了个问法:“先生之前说过,平日靠代写书信、起草碑文之类为生。”

“正是。”邓四知不懂这和他的猜测有何关系。

“近些日子,先生代写的书信内容,与往常有些什么变化吗?”凤衔珠的问题让他开始回忆,想了一会儿才道:“往日农忙前写书信的人会比较多,大多是邀请亲朋过来,或者约定一些丰收后的事。通常是算着路上的用时,提前寄出。今年似乎少有这种信,我收入锐减,母亲又病了,才会如此拮据。”

“我这十日内与农户们谈话,现场查问,都发现了干旱的问题,今年的收成恐怕不会太好。这是天灾。”凤衔珠的担忧在邓四知看来问题却不大。

“夫人,颍川是神龙重要的产粮之处,因此有屯粮保障的习惯。就算年景偶有不好,各家富户、官府都会放粮。”

“被抢的庄园,是玄家在颍川最好的,也是这次减产没有被影响到的良田。”凤衔珠的判断没错,但邓四知仍然不明白这有什么问题。

“山匪在颍川盘踞已久,会抢夺良田也正常。”

“那为什么要回头杀人呢?”凤衔珠的反问则充满了亮点:“他们既然盘踞已久,该知道如今年景不好,秋收刚刚开始,他们就来抢掠,甚至回头杀人,对于要靠着颍川富户活下去的他们,无异于杀鸡取卵。他们很显然明白这个道理,往年也都留一线,为何今年突然要杀人?”

“夫人的意思是,破坏这块田地的收成才是他们的根本目的?”邓四知突然悟了。

“我在抢劫现场看过。一般抢劫目的是拿走更多的财物或者粮食。但是颍川的抢夺现场,很显然更多的是作物被踩踏。”凤衔珠说出了自己的观察。

“可是如今作物都熟了,踩踏落在地上及时收起,或者红薯之类的也并不影响收获。”邓四知以为是凤衔珠不懂农事,但凤衔珠却看向他道。

“先生忘记了吗?这个道理,当初和佃农谈话时,他们曾告诉过我。我知道此时作物已经成熟,即便被踩踏,特别是有些作物本来也不要上半部分,所以问题不大。可山匪不知道。他们回来杀人,是因为没有真正完成任务。”

“那里一旦大部分庄户被屠杀染血,就很难及时完成收割。如此大案,若是官府来封锁检查,少说两三个月无法解封。”邓四知彻底明白了问题的关键:“只是这样做,对这些山匪有什么好处?”

“当然有了,世间事,从村头传到村尾,尚有讹变,更遑论这丰腴之地,灭门绝收之事。饥荒之下,颍川的膏腴之地绝收,你觉得粮价会如何?就算颍川素来有开仓放粮的习惯,那其他地方呢?”

凤衔珠的步步推进让邓四知背后全是冷汗,却听她说出最后更可怕的猜测:“邓先生是否还记得,之前也是那个庄子最会种田的老农老王头说过,颍川,只有他们庄子,再恶劣的天气也没有绝收过。”

“是异象!人为的异象!”邓四知脸色苍白:“这是直指庙堂!”

凤衔珠终于点头了:“是啊,天下有灾荒,是谁的错呢?”

邓四知不再开口了,少女笑了一下,原地来回踱步,又等了一会儿,才又开口道:“先生不敢说?总不会是陛下的错,不是陛下的错,便是妖妃的错,不是吗?”

“贵妃!”

“永平废妃案!”

两道声音一道在现实,一道在脑内响起。邓四知突然明白这事与正受宠的曹贵妃有关。而虞泉也终于将这事和永平三年春节的那场宫廷政变联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