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天早晨,朱墨踏上了为小豆豆寻找新家的旅程。在街道办热心的刘大妈引领下,他满怀期待地前往办理领养手续。

昨天傍晚,朱妍匆匆前往姐姐朱敏那里,将这一喜讯告知。朱敏起初还有些犹豫,但当朱妍绘声绘色地描述着小豆豆那双清澈如水的眼睛和天真无邪的笑容时,朱敏的心渐渐软化了。

这不今天三人在街道办顺利汇合。刘大妈早已等候多时,她满脸慈祥,眼中闪烁着对孩子们无尽的关爱。在刘大妈的耐心指导下,一行人开始办理领养手续。朱敏看着小豆豆,哦不,现在应该称呼她为朱子涵了,那张稚嫩的小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仿佛能融化世间所有的坚硬。朱敏的母爱在这一刻如潮水般涌来,她轻轻握住豆豆的小手,眼中闪烁着母爱的光辉,终于点头同意了朱墨的决定。

在街道办工作人员和周围热心群众的帮助下,领养手续进行得异常顺利。朱子涵的大名正式落户在朱敏名下,她成了朱敏名正言顺的妹妹。这一刻,朱子涵仿佛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和安全,她紧紧依偎在朱敏的怀里,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就这样,朱子涵在众人的关爱中开始了她的新生活。她不再是那个只能在朱墨的空间里,一个人有说有笑的孤独可怜虫了。

正月初八这天傍晚,朱墨踏上了前往全院大会的征途。这还是他的第一次。

他被大伙推搡着进了场地,就默默站着,瞪大眼睛瞧,一声不吭,心里头其实好奇得要命呢。“这就是全员大会吗?”

“各位父老乡亲,大家静一静,静一静!”就在这人声鼎沸的时刻,一个浑厚有力的声音如同惊雷一般炸响全场。只见德高望重的易大爷,身着一件崭新的蓝色中山装,脚踏一双擦得锃亮的黑皮鞋,昂首挺胸地走上了台。他那挺拔的身姿,仿佛一座巍峨的山峰,瞬间就把全场给镇住了。

那一刻,易大爷仿佛成了全场的焦点,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他的身上。

“今天咱们有几件大事要商量。”

“一是啊,那些还没有办理城市户口的同志们,可得抓紧了!”易大爷话语里充满了对大家的关心和提醒,让人感受到了温暖的同时,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现在农村户口的人,都已经实行了集体制,干活一起干。在咱们城镇里可没有这样的好事儿,粮食还得定量发粮票呢!每个月就那么点儿,没有办理城市户口的,现在可是没有定量的!所以必须尽快办好城市户口。”易大爷的话不失严肃和认真。

“易大爷,您说的这事儿可真让人琢磨啊!”王婶第一个开了腔,她眉头紧锁,显得有些担忧,“农村现在虽说是集体制,吃饭干活都一块儿,可那日子也不见得就比城里舒坦。您瞧瞧,农村里这收成,一年到头能落下多少?还得交公粮呢!”

“哎,王婶,你这话可就说差了。”李大伯接过话茬,他摇着头,一脸的不赞同,“城里头是好,可那粮食定量,粮票一用完,就得饿肚子。可农村虽然辛苦点,但至少饿不着啊!再说了,这集体制也有集体制的好处,大家齐心协力,啥困难咱都能挺过去!”

“话虽这么说,可我还是觉得城里好。”小张媳妇插嘴道,她眼睛里闪着光,满脸都是对城市的向往,“城里头有食堂,有学校,还有那么多工厂呢?农村啥也没有啊!背朝黄土面朝天的。”

“是啊!”老张头叹了口气,他拄着拐杖,颤巍巍地说道,“城里头是好,可那生活成本也高。咱们农村人,去了城里头,没手艺,没文化,咋混啊?还是安安心心待在咱这农村吧!”

“老张头,你这话可就不对了。”易大爷提高了嗓门,他站起身来,神色坚定,“咱们农村人,也有他们的智慧和力量。只要咱们肯努力,肯学习,总有一天,咱们农村人也能变得和城里一样好!再说了,这城市户口,也不是说办就能办的。还是需要一些条件才能允许的。在这里我只是提个醒啊!”

“还有啊!”易大爷话锋一转,那声音宛若晴空霹雳,在会场之上轰然炸响。

“咱们院里可要出名了啊!就下午!吴大成家的三个小子,跑了和我说,居然要跟他们老爹分家!这事儿,咱们得掰扯掰扯,好好聊聊!”

“啥?分家?”台下有人惊讶地喊道。

“是啊!分家!”易大爷瞪大了眼睛,那眼神锐利如刀,仿佛要看穿每一个人的心思,“你说这吴大成,老实巴交的一个人,把三个小子拉扯大,容易吗?现在倒好,儿子们翅膀硬了,要单飞了!”

“那为啥要分家呢?”人群中有人好奇地问道。

“还能为啥?现在孩子大了,个个都要找媳妇了!”易大爷撇了撇嘴,“这三个小子,没有工作姑娘家谁能看的上啊!这不都惦记着老爹老娘的工作名额了。”

“那吴大成能同意吗?”又有人追问道。

“他能同意啥?都气得不行了!”易大爷挥了挥手,“可这三个小子铁了心要工作,吴大成也没办法啊!给谁呢?自己还没老呢!工作给了儿子,以后他老两口吃啥喝啥去?”

“那这事儿后来咋解决的?”

“解决?哪儿那么容易啊!”易大爷叹了口气,“这不,还在那儿僵着呢!一家子人,闹得跟仇人似的,看着都是个糟心的事!”

“工作名额又跟分家怎么就扯上了呢?”

“不是吴大成没给吗?三儿子说,不给那就买总行了吧!”

“吴大成媳妇自然啥不得,再说家里这不是没多少积蓄吗?这就让三小子急了,这不行那不行,那就分家单过,要老两口把积蓄拿出来分喽!”

“唉,这分家啊,也不见得是好事儿!”

“可不是嘛!一家子和和睦睦的,多好啊!非要闹得分崩离析,何必呢!”

“大伙儿听听啊,吴大成那口子,现在棉纺厂上班呢,他自个儿也是做木工的一把好手。可如今,仨儿子都长成大小伙子了,工作却没个着落。这眼瞅着都要娶媳妇了,孩子们急啊,爹娘也更急啊!他们拉扯这么大,工作找不到,老婆也娶不上。”

“哎,这可真是愁人啊!比我家那二狗子不写作业还愁人!”

“可不是嘛!为这事儿,老两口跟仨儿子那是天天吵,夜夜闹,最后实在没法子了,只能请我出面,来给评评理,主持个公道!”易大爷说。

“那易大爷,您给想想办法呗!总不能让吴大成家的仨小子打一辈子光棍儿吧?”

易大爷(挠头):“我这不正想着呢嘛!但这事儿啊,还真不好办!现在哪有工作啊!连我家那老母鸡都愁得不下蛋了!”

二大爷:“大伙儿听我说两句啊!咱们都是明白人,吴大成家这事儿啊!也不是单独哪一家的事了,现在城市里生活压力太大了!”

“是啊,二大爷说得对!我家这也是啊!眼瞅着娃都大了呀?哎!”

三大爷点头:“孩子们找不到工作,也得慢慢来吗?总能找到个法子的!现在没工作的二流子还少吗?实在不行,咱就让他们去扫大街,好歹也是份工作嘛!”

吴大成的大儿子嘟囔:“可我们真没法子了,我都23岁了!哎!再这样下去,我都要去跟院里的五福拜把子了!”

二大爷拍拍他的肩膀:“小子啊,我知道你心里苦。实在不行啊!就去当兵去,总有出路的,看开点啊!”

吴大成的二儿子低头:“知道了,我们也不想吵啊!”

二大爷点头:“嗯,这样才对嘛!一家人嘛,就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只有这样,才能越过越好!说不定哪天,你们仨就能成为‘三剑客’,名震四方呢!”

易大爷总结:“行了行了,今儿个咱们就说到这儿吧!希望吴大成家能好好想想咱们大伙儿说的话,早点儿把这事儿给解决了!咱们也都散了吧,该干嘛干嘛去!别在这儿凑热闹了!”

“对对对,散了散了!”

二大爷对吴大成夫妇:“你们也别太担心了,回去后跟孩子们好好谈谈心,总能找到个法子的!实在不行,咱就来个‘全家总动员’,一起出去找工作嘛!”

吴大成夫妇感激说:“谢谢二大爷,谢谢大伙儿!我们一定会好好想办法的!”

随着人群的散去,这场充满温情与“搞笑”智慧的调解大会也渐渐落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