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看着没怎么搭理自己的皇帝夫君,以及他手中怀抱着的两个皇子,张嫣心里别提有多难受了。

但现在是大胜班师回朝之际,她也只好在脸上堆满笑容跟着走进了西苑。

而魏忠贤看到自己皇爷没怎么搭理皇后,心里那个美啊!

虽然他无法劝说皇爷废掉与自己不对付的张嫣皇位,但让自己皇爷远离张嫣,还是容易办到的。

其实也不算他有多厉害,而是张嫣这个对手太弱。

这一年多以来,虽然有所收敛,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稍有不顺,她便会暴露出本性。

张嫣自己也不是不想改,有时候她就是控制不住多想。

尤其是在其她妃子陆续诞下皇子,而她又迟迟无法再次怀孕的情况下,她心里就更急。

心急了,就容易受身边人的蛊惑,犯下一些失智的行为。

比如,让范慧妃和成妃抱着皇子前去坤宁宫,就是听了亲近皇子能早日诞下龙子的谣言。

至于伤害四皇子和五皇子,她既没有这种想法,也没有胆子去做。

宫中最藏不住的就是秘密,要是她真敢下手,不仅后位不保,可能连她自己和娘家的性命都会不保。

“哇......”

朱小五不知怎的突然大哭了起来,朱小四听到朱小五哭泣,也跟着敞开了喉咙大哭起来。

这可让没有什么带娃经验的朱由校,一下子手忙脚乱起来。

跟在后面的范慧妃和成妃听到两位皇子哭声,赶忙带着奶妈小跑了过来。

“陛下,您把四皇子和五皇子交给我们吧!”范慧妃一脸焦急地请求道。

“好,这俩逆子,朕刚抱上他们,就哇哇哭个不停!”说完,朱由校将两个儿子分别交给了他们的母妃。

范慧妃一边哄着四皇子,一边笑着回道:“皇子还小,又许久未见陛下了,认生呢!”

朱由校小心地伸出右手食指,轻抚了下还在哭泣中的四皇子道:“真调皮,以后父皇尽量不出远门了!”

在后面看着温馨场面的张嫣,心里别提有多不自在了!

别说皇宫了,就算是在寻常人家,她这个当家主母才是与自己丈夫逗弄儿女之人,哪能轮到范慧妃和成妃这两个小妾。

等两位小皇子停下哭泣后,朱由校喊来魏忠贤道:“晚膳可有准备?”

魏忠贤笑着回道:“皇爷,早就已经准备好了,就等您回来呢!”

“好,皇后、范慧妃和成妃留下一起用膳,其她的妃子让她们各自返回自己宫里用膳!”

“好嘞,皇爷,老奴马上让御膳房传膳!”

“好!”说完,朱由校径直朝南面的南台走去。

听到能跟皇后一起陪皇帝夫君用膳,范慧妃与成妃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想到此,她们哄手上的孩子更认真了,她们的地位和未来的富贵可都靠手上的儿子了。

因在皇帝夫君身边,她们都没有把皇子直接交给奶妈去哄,而是由她们自己亲自来,这可是难得的挣表现机会。

皇后肚子至今都还没个动静,她们心里也是有所期盼的。

等各人依次落座后,朱由校朝还站在一旁的范慧妃和成妃道:“你们生育皇子辛苦了,朕大胜归来,心里高兴,你们也一同坐下来吧!”

范慧妃欠身笑道:“陛下,臣妾不敢!”

说完,她的目光还瞟了一眼张嫣。

面对皇帝投来的目光,张嫣双手掐着大腿,脸上却堆满笑容道:“既然陛下都让你们坐下了,那还不快坐下!”

“谢皇后!”两人向张嫣欠身回完,将皇子交给一旁的奶妈后,这才敢坐半个屁股。

朱由校端起眼前的一碗汤,朝三位妃子道:“用膳!”

吃了七八分饱后,朱由校放下了手中的筷子,从一旁内侍端着的盘子里接过湿巾,擦了擦油腻的嘴角。

三位妃子见皇帝放下筷子,也赶忙停下了手上的动作,跟皇帝的动作一样,擦拭嘴巴和茶水漱口。

朱由校看了眼已经熟睡的四皇子,开口说道:“朕听说四皇子在朕出征在外期间偶感风寒,希望真的只是一场意外,要是让朕知晓其中有什么手脚,那可别怪朕不讲情面!”

三位妃子脸上表情一滞,连忙站起欠身道:“臣妾不敢!”

“朕希望你们的确不敢,以后不管是嫡子还是庶子,朕都不会轻易册立太子,而是会将储君之名藏在两个不同的金匮之中,分别放在乾清宫日月重光的牌匾之上和朕的书房之中。

朕百年之后,由内阁六部九卿和在京国公一起取下来公布储君人选!”

朱由校的话音刚落,不仅三位妃子震惊莫名,连一旁伺候的众人,也是傻了。

立储君还能有这种操作?

说好的皇明祖训、立嫡立长呢?

没错,为了避免自己和诸皇子的小命再次遭受各种莫名的伤害,朱由校觉得雍正的秘密立储非常好。

秘密立储不仅避免了万历朝长达几十年的国本之争,也避免了皇帝与储君之间的相爱相杀,以及妃子之间为了自己儿子互相残害。

当然,更为重要的是,避免朝臣过早站队嫡长,一起来对付甚至是谋害皇帝性命的事件。

而且,通过这种秘密立储,诸多皇子等于是都有了平等的竞争机会。

而竞争,才能筛选出最优秀的储君!

立嫡立长虽然有诸多好处,但也将皇帝的性命和册立储君之权给交了出去。

嘉靖道长亲自抚养的太子突然暴毙,没有再立储君后,不仅三皇子和四皇子平安长大,连他自己也十分难得地活到了六十岁,这可是仅次于朱元璋和朱棣的年龄。

而且,朱由校为了能够让大明多活一段时间,肯定会开展一系列的变革,到时候肯定会得罪不少既得利益者。

若无法在明面上进行反抗,那只能跟之前一样,让他死于某场“落水”。

断人钱财,如同杀人父母,这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虽然秘密立储之事还需要知会内阁和六部九卿,但也只会是知会一声,行与不行他们可说了不算。

就算他们反对,那又能如何,大不了学嘉靖道长再来一场“大礼议”之争。

只不过嘉靖道长明面上争的是谁是他爹,而朱由校争的是谁是他储君,但他们争的核心都是皇权归属。

朱由校可不希望自己辛辛苦苦创建的大好局面,落得个跟宪宗朱见深一样的下场。

典型的老子英雄儿好汉,朱见深辛辛苦苦将大明掰到正常轨道来,朱佑樘这个文官集团好大儿,又给迅速掰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