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两名青年,皆是黑云会的杀手。

高大青年名叫公孙允,瘦小青年名叫欧阳风。

他们两个此番混入京城,有两个目的。

一是为了继续执行先前失败的任务,杀死重金悬赏的云璃。

二,则正是为了干掉苏言,为先前被苏言杀死的堂主报仇雪恨。

“欧阳兄,听说这个苏言,这几日吃喝拉撒都在翰林院,寸步不会离开。”

公孙允提议道,“不如我们潜入翰林院,先将苏言干掉,为郎堂主报了仇,然后再慢慢图谋云璃如何?”

“不妥。”

欧阳风摇了摇头,淡淡道,“苏言不过是一介文官,手无缚鸡之力,当初是靠阴谋诡计,才杀死了郎堂主。”

“而那云璃,武功盖世,名镇天下,才是我们真正的大敌。”

“如果先杀苏言的话,便会打草惊蛇,必定会让皇宫提高警惕,人人自危。”

“届时,我们再想杀云璃,机会就非常渺茫了。”

公孙允若有所思点了点头,认同欧阳风此话有理,皱眉道,“那依欧阳兄之见,我们该如何是好?”

“放心吧,公孙兄,我早就已经准备好计划了。”

欧阳风自信笑道,“昨夜你睡觉的时候,我便已经暗中干掉了两名偏远之地来京赶考的文人。”

“你我正好可以借用他们的身份,等三日之后,前去参加恩科。”

“凭你我的才华,胜过这些书呆子,在头榜中个功名,必定是轻而易举。”

“等到时候参加殿试,苏言作为恩科的主考必定在场,云璃作为皇帝的护卫,也必定在皇帝身边。”

“那便是我们,将他们两个一起置于死地的最好时机!”

公孙允顿时面露欣喜,激动道,“欧阳兄,还是你高瞻远瞩!”

“好,既然如此,咱们就先去考个功名。”

“待那苏言和云璃警惕最薄弱之时,要了他们的小命!”

……

眨眼间,三天的光景转瞬而逝。

院试的日子,如期而至。

清晨时分,天色蒙蒙泛亮。

数千名参加恩科的考生,便怀揣着兴奋的心情来到皇宫,齐聚于翰林院外等待。

然而,翰林院内却仍然灯火通明,被皇天营士兵封锁。

见此情景,考生们不由得心生狐疑,议论纷纷。

“都已经到了入场的时辰,怎么翰林院却还被封锁着?”

“前朝大炎的院试,可从来没有这种情况啊。”

“该不会……考题还没有撰好吧?”

今日是大周第一次恩科院试的重要日子,云曌也早早醒来。

考生们的议论,自然传到了她的耳朵中。

由于担心现场发生什么骚乱,云曌思虑再三,即刻动身前往翰林院。

没想到刚到翰林院,便见裕亲王也带人赶来。

“陛下,这苏言未免也太不像话了。”

裕亲王满脸愤怒,义愤填膺道,“参加院试的考生,都已经到场。”

“苏言和翰林院的学士们,却还是没有将考题编撰出来。”

“这个苏言身为翰林院主考,却如此懒政怠工,简直是视我们大周的恩科如儿戏!”

“请陛下即刻将苏言抓起来治罪,给天下考生学子一个交代!”

裕亲王话音落罢,翰林院的大门突然被从里面推开。

苏言背着手走在最前,率领黄如汉、肖敬山等人,不紧不慢从翰林院内现身,微笑道,“王爷心系天下文人考生,令臣极为感动。”

“但指责臣懒政怠工,臣可断断不敢领受。”

说罢,苏言来到云曌面前,跪地抱拳,毕恭毕敬道,“臣苏言,参见陛下!”

云曌点了点头,淡淡道,“苏卿,起来吧。”

“今日便是我大周恩科院试之日,不知你的新考题,是否编撰完毕?”

苏言淡笑道,“禀陛下,臣与翰林院官员们昼夜赶工四日,已经将本次恩科的考题编撰完毕。”

“只要陛下允许,现在即可让考生入场,开始院试。”

云曌点头道,“你是恩科主考,听你的便是。”

一旁的裕亲王沉不住气,愤然道:“不可!”

“陛下,苏言虽然编撰出了考题,但是还未经陛下过目审阅,怎可直接用作院试?”

“如果这考题之中有什么纰漏,岂不是让朝廷沦为天下文人学子的笑柄?”

云曌淡淡道,“那皇叔的意思是?”

“先前苏言废掉的那份考题,臣已经过目审阅过,里面的题目都非常合格,完全可以用作本次院试。”

裕亲王说道:“至于苏言编撰出的这份新考题,待臣慢慢审阅,如果题目内容难度合适的话,可以用作下一届恩科。”

云曌看向苏言,淡笑道,“苏卿,你认为呢?”

苏言不假思索道,“禀陛下,臣愿以人头担保,臣所编撰出的这份新考题,一定公平公正,可以为陛下选拔出最优秀的青年才俊。”

“如果这些考题中,真的存在什么纰漏,臣作为恩科主考,愿担负全部责任。”

听闻此话,裕亲王嘴角微微一抽,恨不得直接将苏言生吞活剥。

而身后黄如汉等翰林院官员,则一个个脸色都复杂无比。

他们不明白,苏言究竟哪里来的底气和自信,放出这等豪言。

这四天来,他们寸步不离翰林院,参与了考题的编撰和修改。

总结下来,就两个字。

扯淡!

苏言出的这些题目,他们全都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说是漫天胡说,胡言乱语,也丝毫不为过。

前朝大炎绵延四百年来,举行过几百次科考,都是以经史子集为题材的八股文章。

要求考生必须熟读诗书,牢记青史,腹有文墨,出口成章。

而苏言编撰的这份考题,却几乎将之前的八股文章全都推翻,全都是一些他们见所未见的题目。

苏言的考题,分为三文三理六大科目。

三文,分别是国文、天文、诗文。

三理,分别是数理、物理、农理。

其中三文的科目,他们多多少少还能稍稍理解一点。

可三理科在他们看来,完完全全如读天书一般,根本看不懂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