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惑人反讽的文章发出去的第二日,苏沐心表示自己已经无能为力了。
他苦笑着看着不惑人某博上的几万条辱骂,是真的有心无力。
他不知道不惑人哪里来的勇气,要不是这厮依旧每天雷打不动的定时定点更新,他都要怀疑不惑人是不是受不了如此残酷的网暴,而选择躲了起来。
他试着给不惑人发去私信,暗示不惑人稍微让步一些,站出来发个道歉声明,然后自己和橙子再买些水军,洗一洗,事情就算过去了,但私信犹如石沉大海,没有得到回应。
苏沐心不死心,和橙子官方反应情况,而得到的工作人员的回复,是平台已经着手在处理了。
就在舆论一边倒的时候,也许是所谓阴极必盛、阳极必衰,一些粉丝群体和体量并不大博主开始静下心来反思。
《悟空传》真如周深城和一众文坛大咖们所说的那么不堪吗?
其实这是必然的,因为当某一个去骂一件事的时候,旁边人会认为是这件事有问题。
当一群人去骂的时候,不明真相的人容易受到影响,会潜意识里认为这件事是错误的,因为一群人不可能无端会揪着一件事痛斥其不对。
可如果所有人都在骂的时候,跟风的骂人者便会停下脚步思考,骂的是对的么?
这就好比,人会本能排斥讨厌和丑的东西,但如果一旦这个东西丑到一定程度,人们反而会激起好奇的心理,会忍不住想去看看,是不是真的那么丑。
于是有一撮博主就抱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想法,跑去橙子认认真真地看了《悟空传》。
这群人里面,自然有正与路胖胖聊的火热的陈十一。
作为一个资深短视频博主,除了敏锐的市场察觉力,还需要懂得如何利用热度提升自己的体量,也就是俗称的蹭热度。
本来陈十一昨晚收到路远发给他的一段在酒吧唱歌的视频,就是那个自己一直追问的在婚礼上唱《嘉宾》的那个男人的新作品。
陈十一也很无奈,明里暗里自己套了很久,但路远嘴是真硬,哪怕自己都用上了美人计,那家伙也愣是没透露一点儿关于唱歌那个男人的消息。
不过就算路远嘴再怎么严,在长时间的交流中,他也有说漏嘴的时候,于是陈十一知道了唱歌的那人姓宁,路远和他是发小。
因此陈十一萌生了去春城找路远的想法,想借此机会看能不能遇见宁某人,但因为一些行程安排,导致本来在前几天就到春城的,却一直延后到了现在。
陈十一在收到路远发来的视频后,本来计划把视频作为一个系列来创作,但看着这几天全网都在声讨不惑人的热度后,她选择了放弃。
无他,因为不惑人的热度已经挂在各大平台热搜榜好几天了,而且热度一直在升,没有丝毫降低的迹象。
所以选择在这个时期创作,注定不会有太大的流量。
于是陈十一选择了不惑人,谁让他现在有热度,有流量呢。
不过陈十一还是很有职业道德的,没有随大流的跟风创作一些抨击不惑人的言论。
她选择了最谨慎的做法,那就是不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那就没有发言权,她选择先去看作品,看看《悟空传》和不惑人是否和网上说的一样,是“离经叛道”、“礼崩乐坏”的存在。
有许多同陈十一有这样想法的人很多,他们大都粉丝数量并不多,因此很慎重。
因为他们没有大V那样的底气和实力,在蹭流量的时候会很慎重,因为一旦判断失误,抨击错了方向,等事件结束后,选对了自然皆大欢喜,接住这泼天的富贵,一旦错了,那遭受清算的必然是他们这种小体量的群体。
他们纷纷涌入橙子小说,点开了不惑人写的《悟空传》。
刚开始看见唐僧对着女妖精说出那句:“我心里想着你的美丽,嘴上怎能说着四大皆空。”,他们觉得确实有些离经叛道,这不抹黑得道高僧吗。
然后再看到悟空一棍子将唐僧打死,他们人都麻了,荒唐!简直荒唐!
他们觉得骂的没错,甚至觉得骂的轻了些。
于是一部人直接破口大骂,什么谨慎也都丢到了脑后,马上拿起纸笔,以切身实际的体会,附和着声讨不惑人的那些人,他们也强烈要求不惑人站出来道歉。
不过也有比较克制和理智的人,他们没有太大的反应,而是耐着性子坚持把《悟空传》看完。
他们看到阿月和紫霞的故事,感性的人为之落泪,因为他们看到了不一样的齐天大圣,看见了不一样的天蓬元帅。
以至于在某一个时刻,他们觉得,那个因为银河被毁,可以被齐天大圣打倒二十七次,依旧可以站起来的天蓬元帅,才是他们心中认可的模样。
这本小说离经叛道吗?
好像是这样的,他们不理解不惑人为什么要这样写,迫切想要在后面的剧情里了解真相。
看着,看着,他们看到了最新更新的剧情。
然后,许多看完的人都沉默不语。
许多人面色复杂,因为剧情里金蝉子和如来的那场对话。
不惑人写的是西游,却又不是西游,他不过是借西游来讽刺了一些东西,如果非要说“离经叛道”,也不过是不惑人写出了自己对西游的理解。
这有错吗?
有,因为他讽刺了阶层上的一些权贵。
他们也终于醒悟过来,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文坛大佬下场怒喷不惑人。
因为他们怕了。
虽然不知道《悟空传》的最后结局,但他们已经看到了不惑人的结局。
什么改编不是乱编,戏说不是胡说。
什么抵制三俗作品,什么应该尊重原着,原着威严不可侵犯。
从来如此,便对么。
这群人好像在悟空传里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于是他们迸发出了无与伦比的同情心。
一时间,网上掀起了不一样的风波。
他们没有直言力挺不惑人,没有刻意“洗白”《悟空传》。
他们剑指那些说经典不容质疑,祖宗之法不可变的那些人。
他们言辞激烈,愤慨激昂,他们高声质问那些人,既然祖宗之法不可变,那社会如何发展?既然经典毋庸置疑,那在经典诞生之时,也是“离经叛道”吗?
随着他们的发声,舆论的风向变得诡异了起来。
原本遭受辱骂的不惑人,一时间口碑居然翻转了过来。
在这群人的解读与宣扬之下,不惑人竟成了敢于对抗打破阶层的勇士,他那篇极具讽刺和强硬的文章也成了他们口中不畏强权,不惧生死的豪言壮举。
而那些以《悟空传》离经叛道、不尊重经典为借口而抨击不惑人的文坛巨匠,则被他们认为是阶层的权贵,他们害怕不惑人,害怕《悟空传》,害怕他们的阶层被挑战,于是他们不允许不惑人出现,想尽办法去抹黑他,扼杀他。
那些本就没有主见,而是被刻意引导觉得不惑人十恶不赦的人群,在这诡异的舆论风向中,也开始了思考。
他们一拍脑袋,觉得好像说的没错,不然不惑人不过是个写小说的作者,何至于让文坛巨匠以及娱乐圈知名大腕联合抵制呢?
于是感觉受到欺骗的他们反转枪口,对准了之前他们认为正义的一方。
这一巨大的转变,直接把一直关注着事情发展的周深城给看懵了。
同样的,橙子小说总部,俞若若正用怀疑的眼神看着方状元。
“你请二伯出手了?”俞若若问。
方状元点点头,旋即又摇摇头。
然后心情复杂地叹了口气:“应该说,请了,但是没派上用场。”
俞若若松了口气:“也是,这确实不像二伯的手笔。”
方状元揪着自己为数不多的头发,有些自我怀疑:“究竟是我们老了跟不上节奏,还是时代已经发展到我们看不懂的地步了?”
俞若若苦笑,这样的局面她也从未料到,甚至说在她知道的那么多舆论战里,从未出现过这么诡异而又让人觉得啼笑皆非的场面。
“照这样下去,我们参不参与好像已经不重要了。”不管怎么样,俞若若觉得这是个很不错的结局,最起码现在他们局势对他们是有利的,而不是像之前,他们完全处于被动状态。
方状元点了点头,但还是有些担忧:“但我怕江世承那老东西不会这么轻易就罢休。”
方状元的担忧是正确的,因为江世承已经砸了好几部手机。
他想不明白,舆论是怎么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反转的。
于是从不善罢甘休的江世承,指挥着手底下的水军,朝着那些最先公开支持不惑人的账号,展开了猛烈的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