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武侠修真 > 戏文说禁情浮梦 > 第92章 施展美男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大雪初歇,漠北的寒风依旧呼啸,仿佛诉说着这片土地上的血与火。燕子坞带领的小队已在漠北几处部落中穿行数日,伪装成商旅,暗中探查白莲教的动向。这一日,他们途经一座被称为“塔拉”的偏远部落,却意外察觉到了异样的气息。

部落的茶棚中,几个衣着简朴但神情诡秘的男子正围坐一处,低声议论着什么。燕子坞见状,假意与随从上前歇脚,与他们攀谈。果不其然,这些人言语间满是对朝廷的不满,因为首领亲近清政府,可是百姓却不认可大清的统治,他们认为生活习俗,人种都不同,没有归属感。所以,在白莲教的蛊惑下,他们越来越有了勇气与之作对。有的甚至提到了所谓“天运使”的预言,称“清廷昏庸,天运将至,唯有随白莲教才能得安宁”。

“几位好汉,”燕子坞佯装惊讶,接过一杯递来的热茶,笑道,“不知‘天运使’是何方神圣,竟能救这天下苍生?”

一名年约四十的男子目光炯炯,答道:“‘天运使’乃白莲教圣人,受天命而生,能解百姓疾苦。如今朝廷贪腐,民不聊生,我等唯有归顺天运,方能得生机。”

燕子坞暗自冷笑,面上却露出一副深以为然的神色:“原来如此,不知教中何时行动,我等商旅也愿为天运尽绵薄之力。”

此话一出,几人明显放下戒备,其中一人低声道:“三日后,天运使使者将在部落中召集众人,届时会有行动安排。”

燕子坞点头称是,暗中却已派人将这一情报传回营中。

三日后,部落果然聚集了不少百姓,甚至有人从十里外赶来。一名自称“使者”的白莲教头目站在高台上,慷慨激昂地演讲:“天命不久,清廷必亡!唯有白莲教能庇护尔等!加入我教者,皆得天佑,不受兵祸之扰!”

台下的百姓因不明真相,纷纷响应。就在此时,一声厉喝传来:“大胆妖言惑众者,尔等竟敢以下乱上!”

燕子坞率队杀入,将“使者”围住,百姓顿时大乱。使者见势不妙,竟指使手下点燃火堆,意图制造混乱脱身。但燕子坞早有准备,命手下以烟火反制,迅速制服了这些白莲教徒,并将他们押解至喀尔喀营地候审。

而此时,萧长瑜率领大军抵达喀尔喀,与土谢图汗策妄阿拉布坦、车臣汗车臣汗、扎萨克图汗扎萨克图汗会合。三人早在城门外等候多时,见萧长瑜到来,皆躬身行礼。

车臣汗率先开口:“将军,您能至此,真乃我喀尔喀之幸。准噶尔部近日蠢蠢欲动,斥候已报,他们正在边境集结兵力,意图攻入漠南。还请将军定计擒贼!”

萧长瑜面色冷峻,目光如刀:“准噶尔野心昭然若揭,此番必是又养精蓄锐了一番。放心,我军早已布下伏兵,若他们胆敢来犯,定叫其有来无回!”

车臣汗闻言,稍感安慰,却又忧心道:“不过,科尔沁部的巴图尔台吉意向不明,若与准噶尔勾结,恐成后患。”

萧长瑜点头:“此事我已安排密探暗中盯紧。一旦发现异动,立即禀报。”

在遥远的准噶尔部,噶尔丹与谋士阿尔泰正在帐中商议对策。

噶尔丹神情凝重:“萧长瑜此人非同小可,既有智谋,又深谙兵法。与其正面硬碰,不如另辟蹊径。”

阿尔泰闻言,笑道:“可汗所言极是。若要瓦解清军,不如从其主将下手。”

噶尔丹疑惑:“如何下手?”

阿尔泰低声说道:“据闻萧长瑜素有龙阳之好,何不派数名美男子接近于他,伺机扰乱其心智?一旦其心神大乱,我军便可趁机而动。”

噶尔丹听后,拍案大笑:“妙计!立即挑选姿容出众、心思机敏者前来听命。务必教他们熟悉中原礼仪,以备大用。”

准噶尔境内,噶尔丹将阿尔泰的建议付诸行动,命人从族中挑选数名面貌俊美、气质出众的年轻男子。这些人必须懂汉文化,能言善辩,且要有极强的隐忍心智。经过层层筛选,最终选出三人:阿苏尔、巴图克、额尔根。

噶尔丹召见三人,语气冷厉:“尔等三人乃我准噶尔之精英,此次任务至关重要。只需惑乱萧长瑜之心,扰乱清军部署,便可立下大功。若有成功者,赏金千两,封为王族;若有背叛者,族灭!”

阿苏尔等人齐声应诺,随即在阿尔泰的指引下,学习中原礼仪与言辞,并被命令化装成商旅,在准噶尔与喀尔喀之间的驿路上寻找机会接近萧长瑜的军营。

此时,萧长瑜与喀尔喀三汗商议完毕,已制定出初步防御策略,将清军分布于喀尔喀各重要关口,以形成联防之势。与此同时,他还派出斥候加强对准噶尔边境的侦查,防范敌军偷袭。

但军中却并非风平浪静。一天夜里,燕子坞押解的白莲教使者突然身亡,死因不明。营中人心惶惶,有人怀疑内部出现奸细。萧长瑜召集军中各统领,严厉质问:“营中何时竟容得下内鬼?若有查明不报者,按军法处置!”

车臣汗连忙附和:“将军,此事关系重大,须从严追查。不若先封锁消息,以免士兵惊慌。”

萧长瑜点头:“此计可行。此外,各营须加强守卫,任何可疑之人,格杀勿论!”

数日后,化装成中原商人的阿苏尔等人进入喀尔喀境内。他们携带着丰厚的货物,并以低廉的价格吸引喀尔喀百姓购买,很快赢得了民众的好感。

一日,阿苏尔趁着一场小型集市的机会,刻意接近萧长瑜驻扎的军营。借着赠送特产的名义,他与一名清军斥候攀谈,得知了军中一些布防情况。他察觉,这些清军虽训练有素,但因天气恶劣,士兵精神有所松懈。

当天傍晚,阿苏尔趁机接触了一名低阶军官,谎称自己是迷途商人,请求暂留军营避寒。他面带愁容,话语间尽是无助之情:“小民本想避开战火,却不料误入贵军营地。若将军能行个方便,小民定将感激不尽。”

军官虽不敢擅自做主,但见其模样恳切,便上报了此事。消息层层传递,最终到了萧长瑜耳中。

萧长瑜听闻此事,眉头微皱,心中警惕,但面上不显。他召见阿苏尔,佯装不动声色地问道:“你乃何地人士?为何在此地行商?”

阿苏尔低头作揖,语气恭敬:“回将军,小民乃喀尔喀以北一带之人,家中世代经商,此番路经贵地,不想遭遇风雪,只得冒昧求助。”

萧长瑜目光如炬,沉声道:“既是行商,为何无驼队随行?”

阿苏尔神色一僵,但很快镇定下来,答道:“将军明鉴,因途中遭遇马贼,驼队四散,小民侥幸逃得一命。”

萧长瑜见其回答流利,心中已有几分怀疑,却不露声色,反而笑道:“既如此,本将自会派人护送你至安全之地。来人,安置客人。”

当晚,萧长瑜暗中召来燕子坞,低声吩咐:“此人言辞虽合常理,但气质不凡,绝非寻常商贾。你暗中派人监视,查明其真实来历。”

燕子坞领命,将阿苏尔的住处四面围控。果然不久后,有士兵报告,阿苏尔夜半外出,与一名军中小吏私下接触。燕子坞大喜,将二人一并抓获,押到萧长瑜面前。

萧长瑜冷冷注视着跪在地上的阿苏尔,语气中透着杀意:“说吧,你到底是谁?若敢隐瞒,军法伺候!”

阿苏尔见事已败露,索性破罐子破摔,冷笑道:“我是准噶尔派来的细作,又如何?可笑你清廷自诩强盛,却连一介商贾都看不破!”

萧长瑜眼中寒光一闪:“既如此,便成全你!”他挥手示意,燕子坞当场要斩杀了阿苏尔,却突然听到萧长瑜一句:“慢着,先暂且留他一命,留着还有用,关押起来。不得暴露此事,将此事封锁消息,以免准噶尔得知而调整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