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武侠修真 > 戏文说禁情浮梦 > 第1章 戏文说 初见梨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京城东街茶馆,一盏灯笼摇曳,透过薄薄的帘子,映出满座的热闹人群。说书人手持折扇,脸带三分笑意,清了清嗓,开场锣声“咚”地一响,他一拍惊堂木。

“各位看官,今日这戏文,非比寻常。”

台下顿时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聚焦在说书人身上。

“说的是一位梨园佳人,与一位沙场将军。命运的红线纠缠如戏,情爱却如风中残烛。看官啊,戏子无情?将军无心?那只是传说!今日这段戏文,可是悲欢离合难尽语。欲知后事如何,且听小人慢慢道来。”

他展开折扇,目光深邃地扫过台下:“故事,就从京城梨园的一场戏开始。”

京城最负盛名的梨园,一场《贵妃醉酒》正唱得妙处。锣鼓喧天,丝竹婉转。灯火流转中,台上一位“佳人”身姿婀娜,眉目如画。

“海岛冰轮初转腾,见玉兔,玉兔又早东升……”

顾明书一袭红妆,一身白衣,扮作醉酒的贵妃,步伐摇曳,水袖翻飞。他每一步都踩在鼓点上,每一个眼神都仿佛携着三分醉意,七分风情。

台下座无虚席,掌声如雷。坐在正中央的男子,英俊潇洒,身姿挺拔,剑眉星目,气势如山,便是大将军萧长瑜。

此刻的萧长瑜眉头微蹙,他一向不喜戏台上的浮华,却在那“佳人”回眸一笑间,心弦似乎被拨动了一下。他的目光落在那人身上,久久未移开。

身边的副将李庭注意到萧长瑜的目光,低声笑道:“将军今日倒是有闲心看戏,莫不是被那贵妃迷了心?”

萧长瑜收回目光,冷哼一声:“不过是个戏子,如何能入眼?”

嘴上虽如此说,但他的目光却忍不住再次投向台上。那抹红色仿佛落入他的眼底,无法挥散。

一曲终了,满堂掌声。顾明书下台谢幕,随后换下戏服,静静倚在后台的廊柱下,望着天边一轮孤月出神。

戏班班主沈昭然过来,递给他一杯茶,笑道:“明书,今日这场戏又唱得很好。那萧大将军可是盯了你整场呢。”

顾明书接过茶,却只是淡淡一笑:“台上的事,认真唱就好。台下的事,真真假假,谁又在意呢!”

沈昭然叹了口气:“管他真真假假的,只要能换几个赏钱就够了。明日还有贵客来,你可得再卖力些。”

顾明书轻轻点头,目光却透过庭院的树影,隐约看向远处。

另一边的萧长瑜已经走出梨园。他站在台阶上,回头看了一眼被灯火映照的戏台,冷硬的面庞上闪过一丝恍惚。

副将李庭跟上来,低声问:“将军可有要吩咐的?”

萧长瑜沉声道:“查查,台上的人是谁。”

李庭略显诧异,但不敢多问,只是抱拳应下:“是。”

次日,京城茶馆里,关于昨日的戏台之事已经传得沸沸扬扬。

“听说了没?那梨园的贵妃,惊艳四座!据说连萧将军都被她迷住了。”

“哈哈,谁能想到铁血将军也有柔情时?”

“柔情?得了吧!我看不过是一时兴起,那贵妃不过是戏子罢了。”

几人正在议论,突然一阵凉风吹来。几人抬头,只见萧长瑜正站在茶馆门口,神色冷峻。他缓步走入,目光扫过议论的人群,顿时一片鸦雀无声。

萧长瑜径直坐下,沉声道:“茶。”

掌柜颤颤巍巍地送上茶,低头恭敬道:“将军,今日怎有闲情雅致光临寒舍?”

“听戏。”萧长瑜简短回应,端起茶盏抿了一口。

掌柜见他神情冷淡,不敢再多言,悄悄退下。而茶馆里所有人都默契地降低了嗓门,连说书人也忍不住紧张了几分。

夜幕降临,梨园的灯火再次亮起。顾明书端坐在妆台前,涂抹胭脂,描绘细眉。他的目光落在铜镜中,镜中人眼角带笑,却似掩着几分凉薄。

“将军来了。”后台的小厮匆匆跑来低声道,“就坐在正中。”

顾明书拿在手中的粉扑顿了顿,随后若无其事地继续上妆:“来了便来了,唱戏的,总要有人看。”

夜风吹动梨园的帷幕,戏台上的锣鼓声再起。顾明书登台,唱的却是《霸王别姬》。他一身素白长裙,仿佛雪中寒梅,歌声婉转却透着几分哀婉:

“生亦何欢,死亦何惧。千秋万代,愿君记我……”

台下的萧长瑜眉头紧皱,目光再次落在那人的身上,似有疑惑,似有兴趣,却又带着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执念。

茶馆里,说书人将折扇轻轻一合,笑道:“各位看官,这一场戏里情深意长,真真假假难分明。将军虽冷面,心里却早已起了涟漪。而那贵妃啊,看似风情万种,实则心如明镜。”

“这段戏文如何收场?小人今日就讲到这里,欲知后事如何,明日再来!”

台下哗然,有人忍不住大喊:“别吊胃口,快说后面!”

说书人却摇头:“好戏要慢慢听,急不得。”

他收拾道具离去,而窗外,一袭白衣的顾明书正站在街角,遥遥望向茶馆,眼神复杂,唇边却勾起一抹淡笑。

“戏文说的,是我吗?”他低声自语,随后转身隐入夜色。

第二日清晨,京城烟雨朦胧。茶馆里,昨夜的戏文余热未消,众人又聚在一起议论纷纷。

“昨夜的《霸王别姬》唱得真绝,顾明书不愧是从江南来的戏子,怕是有些来头。”

“听说了没?萧将军看了整场戏,眼睛都没离开过台上!”

“你少胡扯!萧将军那是什么人,会被戏子迷住?”

“嘿,戏文上不是常说吗?英雄难过美人关。那顾明书扮的贵妃,谁看了不动心?”

一阵哄笑中,李庭走进茶馆。他的甲胄尚未脱下,显然是急着办差事而来。见到他,众人立刻噤声,各自低头喝茶,不敢再议论萧将军的事。

李庭在角落里寻了个位置坐下,叫了壶茶,低声嘀咕:“不过是个戏子,竟让将军多看了一眼,倒让我费这般工夫。”

李庭办事效率极高,当天下午便带着消息回到萧府。

书房内,萧长瑜正翻阅一卷边关军报,神情冷峻而专注。见李庭回来,他只抬眼瞥了一下,淡淡道:“查到了?”

“回将军,查到了一些。”李庭恭敬作揖,将整理好的消息递上,“那戏子名叫顾明书,“原是江南梨园的名伶,年纪轻轻便已经小有名气。听说她是这几个月才从江南移居至京城,刚刚开始在京城中演出。”李庭整理了一下纸上的资料,继续道:“不过,她的背景并没有查到什么过多的线索,似乎一直保护着自己的隐私,没什么家世可查。”

萧长瑜低头沉思,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顾明书,江南梨园的名伶,这个名字在萧长瑜的心头萦绕着,仿佛一根细细的丝线,悄悄地牵引着他的注意力。昨夜看戏时,那人的举手投足、眼神凝望,似乎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总让人无法自拔。

“这人倒是挺神秘,不过这名字怎么像是个男人的名字?”萧长瑜缓缓说道,“她唱的《霸王别姬》虽是旧曲,但她演绎出的感觉却与众不同。尤其是她扮演的王政君,哀怨且深情,确实让人心生动容。”他顿了顿,眼中却闪过一丝未被察觉的复杂神色,“不止如此,她的身段,眼神,甚至微妙的神情变化,让人有种…说不清的吸引力。”

李庭见将军如此反应,心中微动,虽然他没说什么,但心里却多了几分疑虑。萧长瑜平日里冷峻少言,向来极少为一名梨园戏子所动情。

“将军,您真的对她如此感兴趣?”李庭小心地问道。

“嗯。”萧长瑜没有回答直接,只是轻轻吐出一个字,声音有些低沉。他合上手中的公文,站了起来,走到窗前,看着窗外缓缓流过的水,心中却依旧盘旋着那一场悲情的戏。“给我查清楚这顾明书的背景,越详细越好。”

李庭点了点头,便退下去办事。

夜幕降临,萧长瑜躺在床榻上,眼睛微微睁开,望着天花板。脑海中却依旧浮现出顾明书的身影——那张轻扬的纸扇、那一身婀娜的长衫、那深情的眼神。在戏台上,她就像是有着无尽故事的女子,眼中带着悲伤和冷漠,而心底却仿佛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萧长瑜感到一阵莫名的心悸。

他闭上眼睛,不愿再去想这些。身为一名将军,他有责任保家卫国,守疆扩土,哪有时间去想这些不值一提的事。然而,顾明书的影像却牢牢地镶嵌在了他心里,无论如何挥之不去。

“难道我也受这戏文所惑了吗?”萧长瑜自嘲地轻笑了声,翻身坐了起来。他站起身,走到窗边,眺望远处的京城灯火。“该结束的事,不能再拖。”他轻轻吐出几个字,似乎在对自己做着某种告诫。

第二天,李庭如约带着新消息再次来到书房。

“将军,查到了一些东西。”李庭将手中的纸卷递了过去,“顾明书的出生地在江南一带,但除了梨园的一些戏曲信息外,她的家族背景几乎没有留下痕迹。”

萧长瑜接过纸卷,神情依旧冷峻,他翻开纸卷,上面记载着顾明书一些基本的履历。正如李庭所言,顾明书的背景模糊不清,似乎是刻意隐瞒了许多事情。“这人…真是奇怪。”萧长瑜心中疑虑更重了。

李庭继续说道:“不过,她似乎在京城有一些旧识。也有人传言,她并非完全是个戏子,有可能和江湖上某个门派有所牵扯。只是那些门派传言不清,难以考证。”

萧长瑜眉头一挑,“江湖门派?”他停顿片刻,随即道:“继续调查下去,查得更细致一些。”

“是。”李庭应道,随即退下去继续办事。

随着调查的深入,萧长瑜的心绪愈发复杂。他开始频繁地回想起顾明书演戏的场景,那些眼神交错的瞬间,仿佛两颗心脏的碰撞。他不由自主地开始去猜测顾明书到底是什么人,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

几日后,萧长瑜依旧无法摆脱顾明书在心中的位置。他开始无意识地留心京城中与顾明书有关的消息,每当听到关于他演出的传闻,心中便有一丝不自觉的牵动。

“将军,”李庭忽然闯入书房,“关于顾明书的消息,已经查得差不多了。”

萧长瑜缓缓抬眼,“嗯,继续。”

李庭低头,看着眼前的报纸,“不过,有一个消息让人稍感意外。江南梨园的老艺人曾透露,顾明书其实有一段不为人知的往事,曾在江南发生过一场风波,但具体是什么,谁也说不清楚。所以,她才搬来京城居住了。”

“风波?”萧长瑜沉吟,心头却是另一番涌动,“这倒是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