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结束袭击匈奴王庭,并且成功之后,张良与几人简单相聚之后,便与几人告别了。
而同一时间,蒙恬的捷报也是快马加鞭的送往了咸阳。
咸阳宫外,一骑快马踏破晨雾,马蹄声急促如鼓点。马背上的驿卒面色潮红,手中高举的竹筒上系着象征捷报的红色绸带。
\"报——\"
宫门前的侍卫看清来人装束,立即让开道路。驿卒翻身下马,顾不得擦拭额头的汗水,快步奔向章台宫。
朝堂之上,秦王嬴政正与群臣商议修筑直道之事。李斯手持竹简,正在陈述工程预算,忽然被殿外急促的脚步声打断。
\"启禀大王,边关急报!\"
嬴政眉头微皱,抬手示意李斯退下。他认得这个声音,是专门负责传递军情的驿丞。
\"宣。\"
驿丞快步走入殿中,双膝跪地,双手高举竹筒:
\"蒙恬将军大破匈奴王庭,斩首三万,俘获牛羊马匹无数!\"
殿中一片哗然。
嬴政猛地从王座上站起,玄色龙袍的袖摆在空中划出一道凌厉的弧度。他快步走下台阶,接过竹筒,手指微微发抖。
竹筒中是一卷帛书,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战报。嬴政的目光在字里行间快速扫过,忽然仰天大笑:\"好!好!好!\"
三声\"好\"字,震得殿中梁柱似乎都在颤动。
\"蒙恬不负寡人所托,果然妙绝!\"嬴政激动的说道。
嬴政大手一挥:\"传寡人旨意,即刻召张良入宫!\"
殿中群臣面面相觑。李斯眼中闪过一丝阴霾,他上前一步:\"大王,张良乃韩国遗民,恐有不臣之心......\"
\"李卿多虑了。\"嬴政打断道,\"张良献策助我大秦大破匈奴,此等人才,岂能因出身而弃之不用?\"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通报:\"张良求见!\"
嬴政眼中精光一闪:\"宣!\"
张良一袭青衫,从容步入殿中。他神色平静,仿佛早已料到今日之召。行至殿中,他躬身行礼:\"草民张良,参见大王。\"
\"张卿不必多礼。\"嬴政难得露出笑容,\"你献计助我大秦大破匈奴,寡人当重重赏你。\"
张良直起身子,目光清澈:\"大王,此战虽胜,但匈奴之患未除。\"
\"哦?\"嬴政挑眉,\"张卿有何高见?\"
\"匈奴游牧为生,逐水草而居。即便王庭被破,其部族分散草原,难以尽剿。若一味用兵,恐劳民伤财。\"
嬴政若有所思:\"依张卿之见,该当如何?\"
张良从袖中取出一卷帛书:\"草民以为,当以胡制胡。可在边境设立互市,以丝绸、铁器换取匈奴马匹。同时选拔匈奴贵族子弟入咸阳学习,使其仰慕我大秦文化。假以时日,匈奴必为我大秦所用。\"
殿中一片寂静。
李斯冷笑一声:\"张先生此言差矣。匈奴蛮夷,岂能教化?当乘胜追击,一举剿灭才是上策。\"
张良不卑不亢:\"李相国,匈奴之地广袤无垠,若一味用兵,恐重蹈赵国李牧之覆辙。当年李牧虽屡破匈奴,却始终未能根除边患,反致国力损耗。\"
嬴政沉吟片刻,看向扶苏:\"扶苏,你以为如何?\"
扶苏上前一步:\"儿臣以为张良所言极是。匈奴之患,非一日可除。当以怀柔之策,徐徐图之。\"
嬴政目光在殿中扫视一圈,最后落在张良身上:\"张卿之言,甚合寡人之意。传旨,封张良为客卿,参议国事。\"
就在这时,殿外又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报——章邯将军急报!\"
嬴政眉头一挑:\"宣!\"
一名风尘仆仆的将领快步走入殿中,单膝跪地:\"启禀大王,章邯将军追击匈奴残部,已至漠北。但军中粮草告急,请大王定夺!\"
张良眼中精光一闪,上前一步:\"大王,此乃天赐良机!\"
\"哦?\"嬴政看向张良。
\"可命章邯将军就地驻扎,与匈奴残部议和。许以互市之利,使其归顺。同时派遣使者,携带粮草前往。如此,既可解章邯将军之困,又可示我大秦怀柔之意。\"
李斯冷笑:\"张先生此言,莫非要我大秦向蛮夷低头?\"
张良转身看向李斯,目光如炬:\"李相国,治国之道,当以利导之。匈奴虽败,其力犹存。若一味用强,恐生变故。不如以利诱之,使其为我所用。\"
嬴政忽然大笑:\"好一个以利导之!张卿之言,正合寡人之意。传旨,命章邯就地驻扎,派遣使者携带粮草前往。同时,在边境设立互市,选拔匈奴贵族子弟入咸阳学习。\"
扶苏眼中闪过一丝喜色,躬身道:\"父王英明!\"
李斯脸色阴沉,却不敢再言。
就在这时,赵高忽然开口:\"大王,张先生之计虽妙,但匈奴反复无常,恐难驯服。不如在边境修筑长城,以绝后患。\"
张良摇头:\"赵大人,长城固然可御敌于外,却也阻断了交流。不若以利导之,使其归心。\"
嬴政沉吟片刻,忽然问道:\"张卿,若依你之计,需多少时日可见成效?\"
张良拱手:\"三年可见小成,十年可定大局。\"
\"好!\"嬴政拍案而起,\"寡人就给你十年时间!\"
殿中群臣面面相觑,谁也没想到大王会对一个韩国遗民如此器重。
李斯眼中闪过一丝阴霾,赵高则若有所思地看着张良。
就在这时,殿外忽然传来一阵喧哗。
\"报——匈奴使者求见!\"
嬴政眼中精光一闪:\"宣!\"
一名身着皮袍的匈奴使者大步走入殿中,身后跟着两名随从。使者神色倨傲,目光在殿中扫视一圈,最后落在嬴政身上。
\"大单于命我前来,问大秦为何无故犯我疆土?\"
殿中一片哗然。
张良上前一步,用流利的匈奴语说道:\"贵使此言差矣。匈奴屡犯我边境,掳掠百姓,我大秦不得已而用兵。如今大单于既派使者前来,想必是有意修好?\"
使者一愣,没想到张良会说匈奴语。他冷哼一声:\"若要修好,需以大秦公主和亲,岁贡千金!\"
张良转身看向嬴政,用秦语说道:\"大王,匈奴使者提出和亲之请。\"
嬴政眼中闪过一丝怒意,但很快压下:\"张卿以为如何?\"
张良微微一笑:\"可许以互市之利,但和亲之事,断不可行。\"
嬴政点头:\"就依张卿之言。\"
张良转身对使者说道:\"大秦愿与匈奴修好,可设立互市,互通有无。但和亲之事,恕难从命。\"
使者脸色一变:\"你!\"
张良目光如电:\"贵使若不愿修好,大可回去禀报大单于。只是不知,大单于可还有多少兵马可用?\"
使者脸色铁青,半晌说不出话来。
嬴政见状,大手一挥:\"来人,带使者下去休息。张卿,此事就交由你全权处理。\"
\"诺。\"张良躬身应道。
朝会散去,张良走出章台宫,扶苏快步追了上来。
\"先生留步!\"
张良转身,看到扶苏眼中闪烁的光芒,心中了然。
\"公子有何指教?\"
扶苏压低声音:\"先生之计,当真可行?\"
张良微微一笑:\"公子放心。匈奴之患,非一日可除。但若能以利导之,假以时日,必为我大秦所用。\"
扶苏眼中闪过一丝喜色:\"先生大才!\"
张良抬头望向远方,目光深邃:\"公子,治国之道,当以长远计。匈奴之事,不过是开始......\"
远处,李斯与赵高并肩而立,看着张良与扶苏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阴霾。
\"此人,不可留。\"李斯低声道。
赵高轻笑:\"李相国何必着急?大王对他器重,此时动手,恐有不妥。\"
李斯冷哼一声:\"那就让他再多活几日。\"
夕阳西下,将咸阳宫的影子拉得很长。张良与扶苏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宫墙的阴影中,仿佛预示着大秦王朝即将迎来一场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