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照临狂奔南下,把平安城抛在脑后;已出家门,很多事想了也没用,不如肆情潇洒,享受三月大好春光,真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千山花。
三月中旬的燕赵大地也已一片春色盎然,草长莺飞,柳绿水明,尽显活泼生机。作为中原腹地的大动脉,黄河冰凌消融,浑水奔流,孕育着这片土地,使其繁花似锦,物产丰饶,待烈日来临,将麦香飘飘,硕果累累。尽管此时的黄河以北的寒肃之气未尽消除,太行山之雪仍斑驳可见,暖风中仍裹挟着尘沙,但抵挡不住人们对春的渴望。大家竞相出门踏春,结伴而行,赏花问柳,游山玩水,祛除一身寒气,吸纳明光暖流,贪婪拥抱短暂的大好春日。
对于一个十六年从未出过远门的人来说,喜悦兴奋的心情可想而知。卫照临和白檀如此,两个护卫也是如此。受交通条件和观念限制,古人除了行商、做工、游学等,一般不会出远门,或即使出远门次数也很少,他们都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父母在,不远游”。
一天骑马下来,卫照临感觉有点惨,屁股和两条腿受不了。要不是王嬷嬷事先给她准备了棉垫和护腿,估计半天她都坚持不了,姜还是老的辣。但不骑也得坚持骑,以后骑马的日子多着呢。
这次出行,卫照临打算按刘先生的行游路径,即南下伍城县,过轵关陉到龙门渡,然后南下蒲津渡、风陵渡,过黄河到潼关,再东至洛州和阳城郡,然后沿黄河南岸东行,直至到达青州,与舅舅王玄会面。卫照临主要想在途中看看轵关陉、风陵渡和潼关,所以选择了这条路线。
没两日一行人过了伍城县,就来到了怀州,怀州有月山客栈。卫照临决定这次就住月山客栈,肥水不流外人田,一护卫已前去订好了房间。卫照临来到客栈一看,就是一大户人家,只不过院子挺大的;黄土筑墙,一溜砖石平房,前面客房,后面车马院,在这大山边上,要想多好是不可能的。
卫照临进到客房中看了看,还不错,干净整洁,整齐规范,基本用品齐全;尤其是伙计态度很好,服务到位,给人宾至如归的感觉,应该培训过。这是目前离黄梅村最远的一个月山客栈了。她这次没亮腰牌,就是想看看月山客栈到底咋样,现在放心了。她没见到印刷事务处,估计这儿比较穷,读书人有限。这座客栈是目前黄梅村获取轵关陉情况的主要来源。四人住了一宿,第二天大早就启程赶往苌平县。
到了苌平县就到了轵关陉的入口,其实在这儿直接南下过孟津渡就可到洛阳了。卫照临从刘先生送来的信息中得知,在轵关陉途中需住一晚上。
第二天清晨卫照临一行向西出发,走了十来里就到轵关。过轵关要检查告身,就是路引、身份证,其实到每个州县都要查。卫照临的告身是舅舅王玄给她办的,叫王闻天,幽州人士,是一商户的女儿,但父母及哥哥皆亡。
王玄为了她的假告身,费了一番功夫,却也无巧不成书。王玄的一个相熟的幽州商家叫王策,妻子叫刘莲,儿子叫王建,女儿名字恰巧叫王闻天,和卫照临的年纪也差不多大,还叫王玄一声伯父。
一年底,王策带着妻儿回老家并州探亲,在过太行山途中被劫匪所杀,其女王闻天因身体多病被留在家中而躲过一劫。但此女子在闻父母哥哥皆亡后,竟病情加重,一病不起,王玄还对她多加照应,但最终撒手人寰。恰好王玄在替卫照临找假告身,突发奇想,对商友之女的死讯秘而不发,暗中厚葬,以卫照临取而代之,继续活在世上。
前面已有好多人在排队等检,卫照临也下马排队蠕行。检查完告身后,卫照临一行进入轵关,古人诚不欺后人,“关当孔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踏上陉道,才知道如其名,极其狭窄,仅容一车通过,“轵者,车轴之端也”。
轵关陉,太行八陉第一陉,位于王屋山和中条山之间,地势险要,兵家必争,尤其是中原与三秦出入之要道,在此发生的战争罄竹难书。“愚公移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王屋山,老少皆知,小学时就读过,彰显我中华民族不屈苦难、力劈山兮之精神。陉道上积雪正消,泥泞不堪,车马时陷不走,路人困倦难行,天黑了众人才到白水县,怪不得一大早就要从苌平县出发,不然你没法到达白水县,只能在途中过夜了,那种滋味可想而知。
书不赘述,卫照临一行过白水县,经曲沃县,一路向西到达龙门渡。龙门渡的上游即为壶口瀑布。黄河在壶口突然收窄,巨浪滔天,急泻而下,形成壮丽奇观。而到了龙门,河道豁然开朗,水势变缓,一路南下,吞纳渭水,“潼激”华山。卫照临这次不打算北上壶口了,她一路南行过蒲津渡至风陵渡。到达风陵渡时已是三月底了。
到了风陵渡镇,卫照临等人在镇上最大客栈——风陵客栈安顿车马,补充物资。卫照临准备在镇上住两夜,看看风陵渡风光。第二日,众人来到渡口观看风景。对,就是金庸老先生《神雕侠侣》里的风陵渡。窈窕少女郭襄在此遇见了神雕大侠杨过,情窦初开,最终上演了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悲剧爱情故事。
渡口河面上星帆点点,船来船往,运送着货物与民众,一片繁忙。而渡口对面就是闻名于世的“天下第一关”潼关,以及五岳之一的华山。渡口河面已全部解冻,黄天厚土,浊浪拍岸,东涌前行,气势壮观。卫照临不禁想起《黄河大合唱》中的几句歌词: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
卫照临看了会儿黄河景色,就准备回客栈,做好明日过河至潼关所需。就在这时,她看到不少人围在一处,甚是好奇,向前凑了上去一看,一旗高飘,上写“断文识人,劳身效力。”
卫照临心道这啥意思。于是她又向前凑了一下,一四十多岁的老道端坐一矮几前,拂尘搭臂,闭目养神,老神在在,人模狗样;边上竖一木板,上写:断文”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卫照临终于明白了,谁要是把这句话整明白了,老道就跟着你走。
围观者有人议论道:“这老道在这有近一年了,也不给人算卦占卜,眼睛好像都没怎么睁开过。这渡口南来北往的文人墨客多得去了,都认为这句话不就是孔子《论语》中的一句吗,自古就断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可老道都是闭目摇头,不语否认。这老道估计不是故弄玄虚,就是脑子有问题。”
这卫照临就好奇心大起,想知道老道是怎么断这句话的,于是就脱口而出道:“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那老道突开星目,盯着卫照临,随即释怀道:“功夫不负有心人,贫道终于等到有缘人了。这位小姐,你姓卫吧。”
卫照临、白檀一行人心中大惊,木鸡呆鹅。围观人群也是惊诧,这老道有两把刷子,终于睁开狗眼了,还把这位姑娘的姓都算出来了,厉害呀,一出口就是王炸。
卫照临当然不相信鬼神占卜这一套,想了会儿就明白了其中的道道,于是计上心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正所谓:不信世间有灵异,还需怪力治乱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