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梅村传回来的信息得知,舅舅的人员已到黄梅村,带来了不少钱粮,且帮助他们在蒲阴县靠近北门的地方建立了第一个月山客栈,以后京城消息可以直接送至月山客栈,再由客栈联络人员送至黄梅村。
而在蔚县的南门也看中了一家店面,正在和东家商谈是买还是租。泥活字也在大量制作,工程量有点大,先准备印刷四种书探探路,就是论语,春秋、史记和千字文,兼卖笔墨纸砚,前期收益可能不乐观。但他们最大的优势就是批量生产,已和王玄联系好向各地销售书籍,不单单提供揽月书屋,且已按照卫照临的要求,黄梅村所有学生人人都要有书本。
卫照临觉得这个思路好,一个小县城的书屋一年能卖多少书?且现在读书人数量有限。要不是为了联络,只开个印刷作坊不香嘛。人家书铺、学堂等机构要什么书,接单给它们印就是了,绝对比既印书又开书铺省事。于是卫照临就要求以后在别处不开书铺,只设客栈,但在每个客栈内设一印刷事务处,专门接单给别人提供印刷服务,印刷作坊以后是黄梅村的主要产业,作坊名称仍叫揽月书屋。
这天聂管家来报,说在小花园西边一墙之隔还真有一户人家出售房子,三室加一小院,但价格不便宜,要两金。
卫照临一听,贵也得买,但不能落户在国公府头上,于是卫照临问道:“这房子出租吗?”
聂管家回道:“牙人说也出租,每月四百钱。”
卫照临怕房子被别人买走,随即拍板道:“聂伯,你找个下人去租两月,钱国公府出。另外让骆敖来。”
聂管家也不问原因,遂道:“是,老奴这就去办。”
聂管家真不明白小姐为啥要一个下人租房子。
骆敖来到功道堂,卫照临急切道:“骆护院,你立即派人把这封信送至蒲阴县月山客栈。”骆敖应了是,就出去了。卫照临不想为这点小事动用王宅的联络点和舅舅联系,这次让黄梅村和舅舅联系。
过了大约一个半月,小花园墙外传来了动静。卫照临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这几天就叫白檀和白苏在小花园一边学习,一边注意墙外的动向。
听白苏来报说墙外房子有动静了,卫照临从功道堂来到小花园,贴着墙听着,一股浓郁的香粉味越墙飘来。只听见一个女子娇声不满道:“真不知道老板是怎么想的,非要买这个宅子,连稍微宽点的马车都进不了这巷子,房子既旧又贵,还这么小。哎,反正是老板的钱。东家、牙人,回牙行,签字画押,先交钱,半月内将房契给我。名字就写我的。”
卫照临感觉这声音有点耳熟,想起来了,是花满楼的老鸨。卫照临一颗心放下,静等房契送到手。
半月过去,骆敖来到功道堂说铁匠铺给国公府送来一包裹。卫照临打开一看,是一张房契和几把钥匙。房契上屋主的名字有点意思,叫杨花。
卫照临起身来到管事室,叫上聂管家和历尤,来到小花园隔壁的房屋。打开门锁,是一不大的小院,正对的就是三间房屋,院的一侧有一厨房。卫照临对房屋并不关心,她在小院四周走了走,又到巷中看了看,然后对历尤探问道:“历大哥,你组织几个人,准备夜间从后院小花园挖一地道至此院墙角。我估计也就五六米远,应该不难。”
历尤也看了看,踩了踩点,肯定道:“可行,不是很难。今晚就开始。”
聂管家终于明白小姐买这房子的意图了,原来是作后手准备的。历尤一众只花了五个晚上就把地道挖通了,卫照临看了看,你还别说,古人做事也很讲究,在道口两端还挖了台阶便于上下。通道挖得够宽够高,一人可以直立通行。
卫照临决定既然没几米,就把通道修得好一些,于是叫历尤等人买些砖石回来,把通道加固修整,内部常备油灯。两出口盖上厚板,再放上其它较轻的物件以作掩饰。这花去了三天时间。完工那日卫照临在通道中来回走了几遍,甚是满意。从此,卫照临外出办理重要的事宜都从通道来回出入。
玉雪降人间,新桃换旧符。去年这个时候刘先生清晨离去,陈庆之聚友楼辞别。如今二人在黄梅村通力合作,事事顺利,这也是他们在黄梅村过的第一个新年,应该很祥和。每逢佳节倍思亲。卫照临一边想着二人,一边踏着积雪来到功道堂,然后让聂管家来讲讲花满楼卖酒的事。
原来去年十一月份,花满楼出现了一种也叫花满楼的酒,清澈甘烈,似火犹焰,回味无穷,在寒冷的冬日,喝上一杯,立觉暖炉在体,寒气尽泄,也让人消除一日体乏,与现在市面的米酒区别太大了。花满楼顿时超过京城的酒楼。本来达官富人到花满楼是来消遣享受的,自这酒一出,好多人都是专门来喝酒的,这不把花楼和酒楼混为一体了。
这酒分三种,也就是低中高档。最低档的三十来度,叫花满楼普世价值,二十文一斤,就是专供老百姓的,不过也不算便宜。这中档的四十多度,五十文一斤,叫花满楼成功之道,针对中产人士。最高端的五十多度,叫花满楼人生巅峰,九十九文一斤,那就是对准高官富豪了,这些人不差钱。还有各大酒楼饭店,高门大院,寻常巷陌都来花满楼订酒。
老鸨杨花一看不行呀,这花楼成了大杂烩了,来的人都不知道是来买酒的,喝酒的,还是来找乐子的。要是来了一位正儿八经买酒客人,你问他:“公子,你看中哪位姑娘了?”人家还不给你一个大嘴巴子。要是来了一位销金恩客,你问他:“公子,是来买酒吗?”恩客会说:“龟公,你都干这么多年了,什么眼神。来这花满楼不是找乐子,喝花酒,还能干什么。”你瞧瞧,多得罪人啦。
于是老鸨杨花把自己的想法跟掌柜的说了,掌柜的点点头,认为很有道理,于是在花满楼隔壁租了一个店铺专门卖酒,叫花满楼酒铺。这下花满楼人少了不少。
这酒最后都惊动了宫内,要把人生巅峰定为贡酒。最后花满楼掌柜的和宫内采办头人商量,专门给皇宫特制一种酒,酒瓶及包装也与众不同,高端大气,尽显奢华,彰显皇家气势,叫花满楼海晏河清,不过价格也得往高拔一拔,一瓶一百二十文,也就一斤,不然皇上喝的酒价格还没别人的高,面子过不去呀。采办头人一听是这个理,这办法好,名字也应景。可以说花满楼现在日进斗金一点也不为过。
正所谓:若说人间第一事,最是数钱手抽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