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明月照关河 > 第一百一十六回 朝堂上烦事不断 宫内外心怀各异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一十六回 朝堂上烦事不断 宫内外心怀各异

书接上回,柳贵妃接着问道:“这王姑娘救治瘟疫又是怎么回事?”

霍然不慌不忙回道:“娘娘,奴才刚才不是说三皇子和这王姑娘有缘嘛。这王姑娘一路行游就到了高平郡,好巧不巧,又和三皇子遇上了,没想到这王姑娘不仅文采不凡 这医术更是高深莫测,太医根本无法医治的瘟疫,她轻而易举就想到了法子给治好了,这种法子叫牛痘接种,而且说接种之人再也不会得此传染病了。”

柳贵妃心里甚是惊喜,点点头道:“真是不得了,虽说在这世道,女子做事艰难,但这位姑娘怕是以后前途无量啦。这邦儿和这王小姐相处得怎样?”

来了,它终于来了。霍然语气轻松回道:“回娘娘,二人相处共事极为融洽,三皇子对这位义妹更是呵护有加,而王小姐好像也不排斥这种爱护。”

好啊,儿子终于开窍了,柳贵妃忙问道:“这王小姐可有婚配?”

这可把霍然问懵了,茫然道:“娘娘,这奴才还真不知,不过从多日的观察来看,这王姑娘应该未曾许配。她身边还有一个老道,和四个仆从,奴才看他们都非等闲之辈。她安排的事情,下人都即刻去办,她的那种气势就像……怎么说呢。就是奴才听到她说的话,都有点无法抗拒唯有服从的感觉。可她平时对下人和那些看病的民众一点架子也没有,说话温和随意,为人落落大方,看不出饱读诗书和大家闺秀的样子。”

柳贵妃一听,这不就是当家主母的料吗,按规办事,厚待下人,也是儿子的一大助力呀,于是意味深长道:“霍护卫,以后他俩再相见时,你可要给他们创造更多独处的机会哟。每次回来,你就给本宫讲讲这些事就行,别的本宫也不感兴趣。”霍然答道是,随即离宫。

柳贵妃心里高兴坏了,看来好事将近呀。虽然这王姑娘不是出自大家之后,是个商人之户,但只要儿子喜欢就行,她现在也想开了。

但是贞道帝这几个月日子有点不好过。前有兖州疫情,后有定阳被攻,贼首被救走,郡守被杀死,官兵及衙役也死了六七十。尤其这邬家村邪门了,钱财在这儿被劫,衙役前去抓捕又被反杀,而这次又是在邬家村,绵山贼人设伏诛杀官兵和衙役,尤其是得知贼人装备精良,训练有素,非一般土匪可比,更是让贞道帝寝食难安。好在兖州疫情已除,使他心稍安。他急招陈邦回来,就是想了解兖州疫情详细情况和绵山对敌事宜。

这几年来看,虽然几个儿子都不错,但不知为何他感觉三儿子办事他最放心。太子自被箭射中后,差点命都没了,两年多的治疗静养,身体也好得差不多了,但还是大不如前。二皇子现在也不错,能力也逐渐显露,文采更是不群,得到文官大贤的欣赏,朝堂呼声渐起。四儿子就是个纨绔,文不成武不就,吃喝玩乐,不问政事,但也没做过什么出格和有损皇家颜面的事。也许四儿子也知道自己的地位,这也不失为一种明哲保身的方法。三儿子多在外地,少在京城,就是个实干的人,从不和朝廷大员接触,也从不打听后宫事宜,待人接物处事不惊,临危不乱,把自己交代的事情都圆满地完成,还从不在朝堂大肆炫耀。总之种种的一切,贞道帝遇到难事,就想到这三儿子。你看这次先到晋州,查明了赈灾钱粮贪污案,然后接到密旨急奔兖州,治理疫情,他又办得漂漂亮亮,没激起民怨骚乱,更是对三儿子的能力又信任了几分。

有人欢喜就有人愁。这皇后自太子受伤后,心都碎了,好在儿子捡回了一条命,从某种程度上讲也可以说是救了贞道帝一命,君臣父子,也不会废了太子,废除太子乃是国之大事。但她明显感到压力山大。她也不是个古板的人,她知道一个皇帝日理万机,后宫三千,没有好的身体,别说处理国家大事了,就连皇嗣都成问题,这就看自己的儿子有没有这个命了。她很清楚地知道太子的身体是根本。三皇子现在深得帝心,才干不群,是自己儿子真正劲敌。可她更清楚,即使她能把三皇子搞掉,若自己的儿子身体还不行,能不能坐上那把椅子还是个未知数,下面还有老二和老四呀。愁得皇后白头发都冒出了几根。

这二皇子先前听到父皇派三弟去兖州治理疫情,就知朝堂上没人敢接这烫手山芋,估计一时半会疫情是控制不了的,够三弟喝一壶的,自己心里还偷乐了一阵。没想到这三弟走了狗屎运,刚接手没多长时间,瘟疫就治好了,兖州现在恢复正常了。你说这二皇子气不气,那个位子他也想要呀,可三弟现在父皇心中的地位一天比一天高,一天也比一天受重用。虽三弟一向低调,一年也上不了几次朝,但朝堂大员个个精得像狐狸似的,他们也是看出来了,这三皇子处事能力显然高人一筹,也看出来了贞道帝对这三儿子的重用,社稷之位还真不好说了。二皇子就想着如果三弟也像大哥一样或不在人世了,父皇会怎么办。他知道三弟每次外出低调保密,一路简行,一般只随身带一两个侍卫,但暗卫肯定少不了,要想一锤定音,必须想出万全之策。但他也知这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还需从长计议。

录尚书事尚书令李慎远是朝廷众臣中最先得到兖州疫情被控制的消息,当时他接到这个消息之时还真是不敢相信。他原本以为这次皇帝给自己这个外甥下的旨意是个几乎无法完成的任务,等待陈邦的将是无能不力的弹劾。在以前的瘟疫防控历史案例中,几乎都是将病人集中起来等死,整个疫区或城池也再无人息,时间至少要持续一两年,方能开放。就在朝堂上下一个多月对兖州瘟疫束手无策后,李邦接手了这来势汹汹的疫情,没人会想到在短短的一个月内就控制了疫情,且无向外扩散,四个月就解除了兖州封控,人们恢复正常生活,这可真是前所未闻,前所未见。

他把陈邦这几年所作所为在心里都捋了一遍,就觉得这个外甥很不简单。其实他和陈邦一年也见不了几次面,即使见面也就是寒暄问暖,再无它语,更不要说谈及政事了,贞道帝可是个心思缜密,老谋深算之主。他那个大姨子虽饱读诗书,可脑子不怎么灵光,倒是养了个好儿子。外力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你自己能立得起来。

正所谓:多少事情无由出,皆因权势恶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