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说这郑七把马车赶至酒楼后院,对小厮嘱咐了一番,就出了后院,来到酒楼门口才知乱套了,客人一个劲地往外跑,衙役也来了,怎么令人退回都没用。郑七有点懵,我好不容易和头头下山搓一顿,就出事了。正在纳闷呢,他就看到杨大眼从二楼跳下来了,准备前去搀扶,众衙役一拥而上,把杨大眼给抓住了。
郑七傻眼了,但他脑子比较灵活,这自己上去也是送死呀,到时给绵山报信的人都没有。于是他二话不说,又回到了后院。喂马小厮有点纳闷,怎么这人又回来,尽管听到前面乱哄哄的。郑七只说酒楼出事了,饭吃不了了,只得走了。
这郑七赶着马车一路狂奔向绵山驶去,大一个时辰就到了山脚下。马车进不去,郑七直接丢弃马车,双腿狂跑,平时刻苦训练的效果就体现出来了。到了寨子里将情况向诸葛明等人一讲,众人都彻底闷了,其实郑七也不知酒楼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更不知杨大眼是如何被人发现的和被抓的。
大家都不语,诸葛明开口沉声道:“诸位,以我们现在山上的人员恐怕很难在短时间内将头领救出来。第一,即刻向黄梅村求救,第二,要搞清郡衙要怎么处置头领。就怕时间来不及。”
黄梅村来的徐教学自告奋勇道:“诸葛先生,在下愿意将信送至并州,马不停蹄一个昼夜就能到。”
诸葛明无暇考虑道:“好,联络员将情况写清楚,交于教习,即刻出发。”教习离去。诸葛明又命道:“自现在开始,山寨要加强巡视,昼夜不息,各关隘要处要增加人手,发现任何情况及时汇报,以防官兵趁头领被俘之时攻打山寨。”众人答是。诸葛明最后道:“明日派三人到城中打探头领消息及郡衙动向,再作打算。”
再说杨大眼被抓后,定阳郡守菅豁高兴坏了,等得知自己的小儿子被杀之后,直接晕过去了。菅豁醒过来后,二话不说,就给了杨大眼三十大板,打得杨大眼皮开肉绽,鲜血淋漓。手铐脚镣加重枷,将杨大眼囚于郡衙大牢。
然后郡衙找到当日一些吃客询问案情,大部分人都假装不知道死者是谁,都说一纨绔欺压老人女子,杨大眼上前劝阻,两仆从上来打人,打不过,还拿出刀砍人,杨大眼被三人围殴,没办法,夺刀将三人杀死。你看看,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心也是善良的。他们都知道杨大眼是土匪,可不抢他们呀,更没杀过人啦。虽也有几个富商说得不一样,但案情明了,就是杨大眼路见不平,夺刀杀人,没有任何背后隐情。
这差点又把菅豁气死,看来不得人心啦。于是决定明日就把杨大眼砍了。师爷三角眼一凝,低声笑道:“郡守大人,好不容易抓到贼首,不能就这样轻易放过。还记得三年前围剿绵山之事吗,衙役官兵和护从一下子被绵山贼寇杀死七十余人,这仇还没报呢,不如张贴告示,说五日后午时在市曹开斩匪首杨大眼。同时向州军求助一百人马,帮助郡衙围剿匪盗。若他们敢来劫法场,正合我等之意,若不来,我等也不会损失什么。”
郡守菅豁面色微舒,纠结道:“有道理,但就怕州军不愿派兵协助。”
师爷胸有成竹,阴笑道:“大人,你放心,州军会答应的,上次他们不是也死了二十多个人嘛,他们肯定也想报仇,也想一洗前耻,大人再给点好处,州军会答应的。”菅豁一听,是这个理,杀了我儿子,我要整个绵山陪葬。
再说徐教习挑了山上最好的马,带上干粮和豆饼,一路向北而去,救人如救火,马跑了五六十里,看到水源就停下,让马吃几嘴豆饼和和喝些水,休息小半个时辰,继续上路。就这样,在第二日天将黑之时到达了并州月山客栈,进去之后,直奔印刷事务处,将信交给管事,管事转身进入内室翻译,然后拿着一张纸去了二楼。不会儿,从楼上下来两人。
徐教习一看,这不是陈总教习陈庆之和水军教习韦孝宽嘛。进入印刷事务处内室,陈庆之又向徐教习问了一遍情况,和信上说的差不多,也都不知杨大眼为何暴露被抓。
韦孝宽有点急了,沉声急问道:“陈先生,现在啥情况都不知,怎么救呀?”
陈庆之心中也不知何为,缓缓道:“韦兄,现在城门还未落下,我们现在乘船就走,然后和绵山联系,到时看他们有没有什么消息,再作打算。”
韦孝宽点点头,现在再急也没用。于是众人连夜出发,乘船顺汾水而下,直奔定阳郡。
也许杨大眼命不该绝,陈庆之几年都没回老家了,这次他从黄梅村出发,计划先随商队到达并州,然后乘货船从汾水入黄河,再于孟津渡上岸,到达洛阳,到嵩阳书院看望自己的老师周兴嗣,最后一路南行,过长江进入楚地。而韦孝宽也一年多没见诸葛明和杨大眼了,也不知邬家村被烧后现在是个啥样,所以就跟陈庆之一起来到并州,他打算到绵山待几日就返回黄梅村。这可不两人就恰巧遇到杨大眼被抓之事。
第二天中午他们在邬家村废弃码头泊停。徐教习立即奔往绵山,而陈庆之一行暂停邬家村。邬家村现在只剩下残垣断壁,一片萧条,先前的客栈和鱼市也不复存在。估计人们知道这里死了不少人,所以没人敢到这儿来定居。
晚上,诸葛明亲自来了,说城里来了一些士兵加强守卫。他还带来了一张告示,四天后杨大眼将被问斩。韦孝宽可是有点急坏了。诸葛明现在也是一筹莫展,时间太紧了。
陈庆之盯着这告示,面转韦孝宽问道:“韦兄,你之前说在这汾阳酒楼里有你的人,对吧?”
韦孝宽点点头,脱口道:“有个叫邬水的人在酒楼当伙计。”
陈庆之继续问道:“这酒楼邻靠汾水吗?”
韦孝宽肯定答道:“酒楼北边邻水。”
陈庆之点点头,转而向诸葛明问道:“诸葛先生,三年前你们在绵山杀了那二十个士兵,他们的盔甲武器留没留在山中?”
诸葛明不明所以,茫然点头回道:“都在,若有战事,还能用。”
陈庆之拿起告示递给诸葛明道:“先生,你能模仿告示上的笔迹吗?”
诸葛明一看,脱口而出道:“这个不难,在下应该行。”
陈庆之又问道:“这定阳郡大印能不能仿制一枚?”
诸葛明想都不想,朗声道:“这个也不难,在下就会刻印章,用泥塑火烧也行。”
陈庆之心中大安,悠悠道:“这就好办了。”
正所谓:千山万水金不显,千军万马将难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