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听到这里就疑惑了,要这牛干嘛,钱太医也是一样,不解问道:“王小姐,要这得病之牛有何用?”
这怎么解释?什么病毒抗体接种疫苗人家都不懂呀。若要拿前世理论解释,那是越解释人家越不信,得找个高人事例让古人相信。
你还别说,真让卫照临想到了。前面书中讲到华老曾给卫照临五部医书,其中一部叫《肘后备急方》,作者葛洪。这古代天花的学名“虏疮”就是葛洪在这部书中起的,一直沿用到这个时代。从某种程度上讲,葛洪就是免疫学的鼻祖。据说此书中的某些做法直接启发了我国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成功提取了抗疟药物青蒿素。
卫照临于是解释道:“大家都知道,这传染病的名字‘虏疮’是东晋葛洪葛老神医在《肘后备急方》这部书中起的。在书中葛老神医描述了虏疮症状,但没给出治疗方法。不过却记载了疯狗病的治疗方法,即取疯狗之脑,涂于病人伤口,得病之人鲜有再发,或有人虽发病,症状也轻。于是我就想到用牛之痘疮之浓汁,植于常人之肤内,起到抗治作用。至于功效,我和随从先种植,看其效果,然后大家仿种即可。再说疫区,死了那么人和牲畜,但谁见牛死了?”
大家一听,还真是,牛虽得了虏疮,就是不死,不几日结痂就好了。可这小姑娘怎么知道疫区的牛不死?
李邦、李老道和众医生等人一听,还真被忽悠得觉之有理,反正死马当活马医,试试又何妨,人家一个大家闺秀还先示范呢,有什么可怕的。于是众人各自忙开了。
卫照临一行也回到客栈。李老道忧心未除,忧郁问道:“小姐,这办法真的管用?”
卫照临笑着回答道:“你们放心,本小姐难道拿自己与你们的性命开玩笑?我敢保证对身体没伤害,而且此后在疫区可畅通无阻,一生也不会再得虏疮。”四人一听,沉默不语,还是将信将疑。
第二日一大早,衙役来客栈告知,说病牛到了。卫照临等人急忙赶往城外一处。李邦、吴郡守和钱太医等都在等着呢。卫照临也不多话,将医用器具摆在桌上,现在时间就是生命。她只说一句话:“各位大夫一定要看清我是怎么做的。”
她将所有小刀放置沸水中煮半刻钟,戴好口罩,穿上白大褂,将头发塞入头套之中,戴好手套,用酒精擦拭完毕,拿起一浅盏和一刀,走到的牛的身边,用刀刮下痘汁,然后回到桌旁坐下,挽起左臂衣袖,也不顾男女大防了,在上臂处用酒精擦拭,再用刀在擦拭处轻划一个十字小口,然后用棉签蘸取牛痘汁塞入小口之中,最后用纱布轻轻缠上即可。
做完这一切,卫照临正色道:“这种了牛痘之后,要观察两天,有些人会发轻烧,这是常见症状,不治自愈。有些人体质弱点,可能症状重些,可辅助药物治疗,但都不会致命。白檀,过来,我给你种植牛痘。”
白檀自没话可说,卫照临就给他种植了,接着是李老道和耿忠。李邦一看,也要种,吴郡守、钱太医要上前阻止,被李邦一眼瞪退。卫照临一看自己一个人忙不过来呀,于是就现场教钱太医等医生如何种植。病牛不够怎么办?这好办,就多找几头小牛犊和病牛在一起感染就是了。
过了两天,众人都无严重症状,于是卫照临等人进入兖州城。兖州城中现在全面封禁,街头巷尾都是空荡荡的,一片死寂。衙役首先逐家逐户宣传,说是衙门找到了控制疫情的办法,请大家不必惊慌,同时要求按城区在某日去接受治疗就行。
其次在民众面前先给医生及官员种植牛痘,这样可打消民众的心里的疑虑。民众一看当官的都不怕,他们有什么可担心的。于是都安心地接受种痘疗法。到了第六天,酒精不够用了,恰巧斛律光他们回来,带来了几车酒精,说后续还有,这是第一批。卫照临总算放心了。病人也用上了酒精。兖州距离青州六百多里地,来回有近一千三百里,可想而知斛律光等人在六天时间内几乎没睡什么觉,真是日夜兼程。
卫照临等人忙得四脚朝天,天昏地暗,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斗争,半个月过去,疫情迅速得到控制,几乎没有感染者了,死亡者也大幅度减少。李邦、大夫及当地官员百姓才真正相信这办法是真的有效,笑容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脸上,兖州城的生活开始慢慢恢复正常。但还有一事没有解决,那就是焚烧尸体,没有死者家人愿意,官府又不敢强干,怕激起民变。这可愁煞了李邦及州郡官员,别疫情刚稳定又卷土重来。
卫照临想了想,对李邦及官员道:“也许有一法可以试一试。”
现在李邦等人对卫照临的话那是一百个相信。李邦大声道:“王小姐,王贤妹,疫情依你之法已治好,若再解决这难题,为兄必有重赏,同时奏明朝廷封赏于你。”
众官员也连连附和,这次他们解决了疫情,朝廷的赏赐肯定少不了,极有可能会向上拔一拔。而这些功劳其实都是卫照临给的。
卫照临一听,现在李邦怎么这么会说话,贤妹都出来了,钱财是要的,亲兄弟还明算账呢,自己花了那么大精力、物力和人力,至于朝廷的封赏就算了。
卫照临笑道:“李兄言重了,封赏就不必了,我一女子得到什么名号也没啥用处。国家有难,匹夫有责。这焚烧尸体之事,各位大人看这样办如何?”于是向众人道出了自己的想法。众人一听,赞不绝口,有道理,可行,还是这小姑娘脑子灵活。
回到客栈,卫照临对李老道一讲,李老道没犹豫回道:“挽救天下苍生,是贫道一生之愿,也是追随小姐之意。只要能救人,贫道讲几句诳语又何妨。”
于是第二天,李老道穿戴整齐,人模狗样,来到府衙前的祈福坛。坛前几乎座无虚席。这次州府为了配合李老道,出手大方。福坛高高垒起,坛前尽铺麻布,香炉高立,仙气飘飘,苍旗高扬,上写“斩妖除魔,布道祈福。得道升天,福泽后人”。衙役把终南山得道高人来兖州为民众祈福的事,早就传遍大街小巷了,几乎人人皆知。在古代,有时道士和和尚比官员说话还管用,没办法,那个时代人们信啦。
正所谓:世间无数计谋事,挽救苍生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