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时,一个下人来报。

小跑进来喘着粗气道:“老爷,出大事了,王司徒带着人,把老爷的史学馆围起来了。”

“说是老爷撰写的大汉史料乃是不实之学,要统统焚烧掉。”

蔡邕闻言大惊,顿时怒火中烧道:“岂有此理,欺人太甚。”

要知道,蔡邕一生都在致力于大汉的史书撰写。

这是他一生的心血,岂能就此毁于一旦。

于是二话不说,带着下人立马跑了出去。

当蔡邕赶到的时候,史学馆已经混乱不堪。

史学馆的许多官员,正与王允等人激烈的争吵着。

更有甚者,已经扭打在了一起。

他们这些史学馆的官员,平时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

但是他们的职责就是为了撰写大汉的历史。

这些历史就是他们的心血,哪里会让人毁掉。

所以个个都化身市井小吏一般,来保卫自己的心血杰作。

看到这样的场景,蔡邕怒声道:“统统住手,快住手。”

随着蔡邕的怒声,现场顿时也安静了下来。

大家都转过身来,看着一脸怒不可遏的蔡邕。

蔡邕急忙走到王允面前,质问道:“王司徒,你究竟欲欲何为?”

王允则趾高气昂道:“呵呵,蔡邕,我为何来此,你难道不知道吗,你胡乱撰写汉史,最好统统交出来。”

蔡邕怒道:“我何来胡乱撰写一说?”

王允道:“呵呵,明知故问,你所着就是,难道你自己不清楚吗?”

蔡邕闻言,反驳道:“我的为人,你王司徒难道还不清楚吗,我所撰写的,都是事实,何来乱写一说?”

王允也懒得和与他争辩,对着手下人道:“既然你不肯,那我只有自己动手了,来人,动手。”

顿时两方官员,又扭打在了一起,蔡邕已经愤怒到了极点。

蔡邕脸色铁青,怒声道:“王允,你好大的胆子,竟然敢如此胆大妄为,欲意毁坏大汉史书,你公然要与天下人为敌吗?”

王允不屑道:“呵呵,我所做的正是为天下人除去不实之史记,天下人乃至后世之人,都会感谢我的。”

面对如此不讲理的王允,蔡邕气的浑身发抖。

但也无可奈何,混乱中,被人一把推倒在地。

蔡邕倒在地上,眼睁睁的看着王允的人,把他所撰写的史书。

抬了出来,蔡邕双眼发红,使出全力立马扑在了史书上面。

蔡邕道:“你们既然要焚烧我的史书,有胆量,就把我一起烧了,我倒要看看,你们敢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几个手持火把的人看了看王允,再等待王允的命令。

王允走到蔡邕面前,冷声道:“蔡邕,事到如今,你竟然还未有悔意,真当我不敢吗!”

蔡邕毫不示弱道:“王允,你我心知肚明,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你竟然如此冒天下之大不韪。”

王允脸色铁青,就在这时。

蔡母带着两人快速赶来。这两人都是朝中的重臣。

其中一人在历史上更是汉献帝皇后的父亲,伏完。

另外一人乃是马日磾(di),马日磾与伏完,蔡邕,卢植等都是多年好友。

今日特来相助。

王允看到两人的时候,先是一惊,没有想到这两人能来。

王允是对于这两人是万万不敢得罪的。

王允立马上前,抱拳施礼道:“两位大人,今日怎么有空,前来史学馆?”

马日磾大怒道:“好你个王允,我今日若是不来,恐怕这大好的史学馆,不知道会被你糟蹋成什么样子了。”

就连一旁的伏完,都气的不行,他也没有想到,王允竟然这么大胆子。

王允一脸委屈的解释道:“两位大人请不要误会,我怎敢如此,只是带人来焚烧不实之书罢了。”

马日磾质问道:“不实之书,你好大的胆子,这些都是蔡邕大人所撰写,何来不实一说。”

“先帝在世时,就已经下达过旨意,由蔡邕蔡大人来撰写,此事乃是先帝首允,难道王司徒,要篡逆先帝不成?”

“你乃大汉之臣子,竟然诽谤先帝之意,怎么,王司徒要谋反不成!”

王司徒闻言顿时大惊,这顶帽子要是扣下来,他必死无疑。

王允急忙道:“太尉大人言重了,我怎敢忤逆先帝之意,天地可鉴,我王允绝无此意啊。”

这时一旁的伏完对着马日磾道:“翁叔兄,想来王司徒并无此意,乃是一时疏忽而已,既如此,让王司徒离开便是。”

虽然王允心有不甘,但是这个时候没有别的办法。

这可是被扣上了谋逆之言,谋反之意的罪名。

若是再继续纠缠下去,对自己是非常的不利。

现在两位朝廷重臣在此,为蔡邕撑腰,就算心中有不甘。

也没有办法,只好带着人,离开了史学馆。

等到王允带人离开之后,蔡母搀扶着蔡邕。

来到两人面前,蔡邕脸色难看,衣衫不整的样子。

蔡邕抱拳施礼道:“多谢两位大人,王允让两位大人见笑了,唉!”

马日磾闻言,关切道:“蔡大人无需多礼,应该是我们抱歉才是,是我们来晚了,不知学馆可有损坏之处?”

蔡邕无奈的苦笑道:“幸亏有两位大人,若是再晚到一会,恐怕老夫大半辈子的心血,就要被他给毁了。”

一旁的伏完气愤道:“这王允简直无法无天,怎敢做出此等事情!”

马日磾皱了皱眉头,心中似有所思考,没有说话。

这时蔡邕摇了摇头道:“这王允不会无缘无故做下此事,定然有所图谋。”

马日磾道:“虽然不清楚他这么做,是何目的,我想经过今日之后,短时间不会再来,我想他也不愿被扣上谋逆之罪的罪名。”

蔡邕叹息道:“我之所虑,乃是我之着作,若就此毁之一旦,我还有何面目,在九泉之下面见先帝。”

马日磾道:“蔡大人无需太过担忧,此件事一了,我们就不逗留了,若有事,可派人通知一声。”

蔡邕对着两人,深深一拜道:“多谢两位大人了,两位大人慢走,我就不送了!”

随后两人离开,看着混乱不堪的史学馆,蔡邕心痛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