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郡位于并州以西,是离关中最近的位置。
刘茫若是发兵进攻关中,从上郡出发,是最近的。
反过来说,若是董卓想要进攻并州,那董卓必须要先拿下上郡。
上郡的地理位置,可谓是至关重要。
不管如何,上郡这个位置,对于刘茫与董卓两人来说。
都是必争之地。
目前上郡一共驻守大军五万,由吕布统领。
当初讨伐董卓,拿下函谷关的时候,俘虏十万大军。
通过收编,只留下了五万士兵。
所以这五万士兵,被刘茫命名为洛阳军团。
副将则是一同被收编而来的董卓降将张济。
这五万大军,通过这些年的训练,以及“先生”们的灌输思想之后。
都已经全心全意归顺了刘茫,认同了他们征北军的身份。
不过还有个别极少数的人,仍然效忠董卓。
其中就有身为上郡副将的张济,以及他的数百位的亲卫之兵。
他们之所以会如此,因为他们觉得征北军的军规束缚太大。
没有跟随董卓军的那种烧杀抢掠,逍遥自在的生活。
张济从始至终都没有间断过,尝试联系董卓。
只是以前没有机会,不过随着董卓派遣的使者来到并州以后。
张济终于找到了机会,在与使者相会之后。
得到了董卓的授意,董卓让他在半月之内控制住上郡。
不过张济也没有让董卓失望,短短十日之内。
张济就已经联络了上郡的许多将领,趁着吕布不在之际。
张济已经背地里通过将领,掌控了超过一半的士兵。
使者在与张济会面之后,还转发了董卓的另一个消息。
那就是董卓已经联系上了,在上郡附近,河套的一支羌人游牧部落。
若有必要之时,羌人会派遣大军,前来相助于他。
这是一支人口最多,勇士也是最多的部落。
足足有四万大军。
这支羌人乃是彦都部,常年在河套之地为非作歹。
不过随着刘茫控制住上郡之后,又通过吕布频繁打击之下。
这支部落的人口不足五万,兵力也下降到了不到两万人马。
所以他们对征北军可谓是恨之入骨。
所以在董卓的使者联系到了他们之后,他们没有任何犹豫。
便与董卓达成共识,那就是共同攻打征北军。
原本张济以为以一个女子为借口,可以拉拢吕布。
但是低估了吕布对刘茫的忠心。
当吕布离开上郡,去并州参加大典之后,张济就开始变得越来越肆无忌惮了。
虽然有军师陈宫在上郡,不过身为副将的张济。
却没有把一个文弱书生放在眼里。
作为最高统帅的吕布不在,那现在上郡的最高指挥就是他张济。
他还有什么可顾忌的,在张济自己的认知中。
上郡他最大,上郡可以说已经由他掌控了。
这天早晨,张济突然率领士兵,把陈宫所在的府邸给围了起来。
张济今日所领兵马,乃是被他拉拢一起兵变的杨凯。
杨凯是第一营的统领,这才叫上杨凯,让他把第一营的数千名士兵拉上。
这才出现了现在的一幕。
不到片刻,就见陈宫一人从府邸走了出来。
张济看到这个瘦弱书生,哈哈大笑起来。
然后看着陈宫道:“陈宫,量你足智多谋,也未曾想过今日,身处绝境之地吧。”
然而陈宫却神色如常,淡淡一笑道:“张济,自从你归降之后,便一直心怀异心,真当自己做的天衣无缝,无人知晓吗?”
张济闻言嘲讽道:“若真如你所说,那为何你会被我包围,而不是我被你们所擒呢?”
陈宫哈哈一笑道:“亏你还是上郡的副将,连引蛇出洞,自露马脚一词都未听说过吗?为了能够找到你的罪证。”
“我可是费了好大的力气,现在你带兵前来,意图叛变,那证据就足够了。”
张济冷笑道:“呵呵,我不与你逞口舌之快,今日便是你的死期,来人,将陈宫给我拿下。”
话音落下半响,但是却没有士兵前去上前。
这让张济不禁愣了一下,随口质问道:“嗯?杨凯,还不速速将陈宫给我拿下。”
身为统领的杨凯对于张济的话,却置若罔闻。
直到这时,张济心头一跳,一股不好的预感也油然而生。
这时陈宫的声音响起道:“杨统领,速速把把这意图谋反叛变之徒拿下。”
杨凯朝着陈宫抱拳道:“诺!”
随后杨凯大声道:“兄弟们,建功立业的机会到了,给我杀!”
张济万万没想到,一切都已经晚了。
特别是跟随在张济身边的数百名亲卫,一个个脸色惨白。
张济愤怒的质问道:“杨凯,我们说好的,一起反叛,为何要临时倒戈,究竟征北军给你灌了什么迷魂药?”
身处外围的杨凯不屑道:“反叛?为何要反叛?主公这一年多以来,处处为百姓们着想,讨伐异族。”
“主公是真心实意的为百姓好,主公才是盛世明主,我等都愿意追随主公,征战四方,保境安民。”
“董卓昏庸无道,还想要我等为他效命,也只有你这种小人,才会追随于他。”
陈宫闻言,略带欣慰道:“杨统领所言极是,主公乃是圣主名君,又岂会是这些小人,所能理解。”
随后转头朝着张济认真道:“张济,念在我们相识一场,我不愿张将军身死当场,还是快快放下武器投降,莫要枉顾性命。”
张济身边的数百名亲卫,则看向张济,他们还不想死。
张济沉思片刻后道:“陈宫,我有愿意跟随我的两万大军,外有羌人两万兵马,胜负未分。”
陈宫闻言笑着摇了摇头道:“张济啊,枉你聪明一世,为何到此时,却如此糊涂,杨统领都未背叛主公。”
“你所说的两万人马,又岂会背叛主公,至于你说的羌人,呵呵,他们这次竟然敢来。”
“说明之前还没有把他们打怕,所以这次他们就没有必要回去了。”
张济听闻陈宫所言,脸上变了变,最终还是叹了口气。
对着身边的亲卫们说道:“事已至此,放下武器,投降吧。”
随后众人放下武器,陈宫下令把这些人,全部看管起来。
这时城外的三万征北大军,已经做好了埋伏,就等羌人大军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