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茫看着一旁的邓公问道:“你们以前吃这些粮食吃的饱吗?”
可刘茫还是高估了历代农场主的人性了,原来这里的粮食不是给他们这些人吃的。
像邓公这些人,平时也就吃些麸慷,外加一些野菜而已。
刘茫听到这些后,心里更不是滋味了。
既然自己现在是这里的主人,是这些人的主公。
那以后必须让他们个个都能吃饱,个个都能穿暖。
随即对着邓公说道:“放心吧,以后我会让你们都吃饱的,以前的我管不着,但是以后你们都是我的人。”
邓公听到刘茫的话,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道:“我等必不辜负主公,以后我们这些人的命全由主公做主,一定誓死追随主公。”
“我等誓死追随追随主公。”
身后跟着的所有村民高声的喊道,这一刻,他们已经把刘茫当作真正的主公了。
试问世上还有比刘茫这么爱护手下的吗?
其实说起来,刘茫也没做什么,只不过身为现代人,吃饱穿暖是基本需求而已。
但这些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梦寐以求的事。
刘茫满意的点点头,有了这些人,那以后的路要好走很多。
这才刚开始,以后的事,谁又能说的准呢,哪怕是追求那世上唯一的位置也不是不可能。
随后刘茫又在村里转了转,和这些村民不知不觉就拉近了关系。
在回乐平县的路上,刘茫不禁想到,距离黄巾之乱还有差不多一年的时间。
现在最主要的便是招收流民,只要有人,才有资本。
目前来说,人口才是第一要素。
虽然在这里人生地不熟,不过看那掌柜的,似乎有着不小的能力。
可以问问掌柜的。
还有一件事。那就是得谋一身官职,有了官职才能办事顺利。
进了城之后,刘茫也没去吃饭,直接去了当铺。
掌柜的看到刘茫一副急匆匆的模样,不禁问道:“刘贤弟,今日为何如此心事重重?”
刘茫意识到自己确实着急了些:“失礼了,卫老哥,事急从权,贤弟今日来打搅,确实有事要来麻烦卫老哥了。”
“何事?贤弟尽管说就是,老哥若是能帮的上的,绝不含糊。”卫掌柜豪爽的说道。
然后刘茫把在路上想的事情和卫掌柜说了起来,第一就是为了黄巾之乱。
为了在乱世有自保的能力,招收流民一事。
第二件事,想让卫掌柜买些粮食,俗话说得好,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招收流民必须要有大量的粮食作为后盾,光凭仓库里的一万多斤,显然是不够的。
流民多了,那粮食自然不能少,至于住的房屋,之前刘茫已经吩咐邓公在建造了。
为了能买到更多的粮食,刘茫决定拿出1000金。
但是卫掌柜听了刘茫的事情,微微皱眉道:“这两件事很好办,我只要吩咐下去就可以,只是恐怕老弟这千金恐怕不够!”
“这是为何?”刘茫疑惑道。
“这几年连年干旱,收成不好,听说之前好些地方又闹蝗灾,基本上颗粒无收,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的流民了。”
卫掌柜把刘茫心中的疑惑说了出来。
看来这大汉末年,比史书上的还要严重,就是不知道这千金能买多少粮食。
卫掌柜稍微思索一下道:“大概能买个35万斤。”
刘茫也在自己心里盘算着,最后刘茫心定决心用2000金去买粮食。
2000金差不多能买70万斤的粮食,若是能招收到5000人,那也差不多能维持三四个月。
随后卫掌柜郑重的问刘茫是不是决定要这么做。
刘茫也告诉卫掌柜,已经想好了,最后卫掌柜告诉刘茫。
这两件事最快一个月的时间,随即吩咐伙计把这两件事安排下去。
随后刘茫又问道:“不知老哥可曾听闻,朝廷有买卖官职的消息。”
卫掌柜哈哈一笑道:“原来刘老弟是问这事啊,其实这不是什么多么隐秘的事,这事早已存在多年了,老弟有想法?”
刘茫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然后卫掌柜又接着说道:“若是贤弟真有想法,那我可以告诉老弟,这些可都不便宜,别的不说,就拿县令一职来说,都得800金,太守则是翻倍,再往上没有万金,那是想都不用想了。”
刘茫心里盘算着,除去买粮,买地,身上还有1500金,考虑到以后需要用钱的地方。
身上也得留一些备用,现在只能考虑县令的位置了。
为何要谋官职在身,那是以前通过一些影视作品的影响。
只要有了官职在身,一般英雄好汉,或者是武林豪客都会慕名来投。
更何况现在是东汉末年,那些英雄豪杰不知道有多少,只要有了官职,自保还是没问题的。
然后刘茫告诉卫掌柜自己想买个县令,说来也巧,卫掌柜刚好要去洛阳。
因为在那里,有准备专门买卖官职的皇榜,所以刘茫准备和卫掌柜一起去一趟。
约定两天后,一起去洛阳,刘茫抽了个空去了一趟府衙。
因为开垦荒田的事,最后刘茫花了10金,才顺利把事情办下来。
果然应了那句古话,衙门口朝南开,有理没钱别进来,看来在哪个社会都是一样。
拿钱开道,比什么都管用。
最后把该交代的都交代完,反正一切都交给邓公去打理。
最后刘茫把村子的名字改了改,取名龙虎村,虽然邓公说带龙字有犯忌讳。
可刘茫才不在乎这些,所以名字就这么定下来了。
都说人越老越精,邓公听到村子的新名字,就觉得刘茫乃是心怀大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