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 > 第165章 刘渊:我也来三兴大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65章 刘渊:我也来三兴大汉

【八王之乱总算是收场了,可这西晋的天呐,不但没放晴,反而迎来了一个更加血腥、更加黑暗的时代——五胡乱华。

这就好比好不容易熬走了一场暴风雨,结果发现后头跟着的是一场超级大灾难。

咱前面也讲过,最先起兵的,是巴蜀那旮旯的氐族。

在李雄的带领下,这帮人可不得了,一路冲杀,顺利拿下成都。

然后呢,李雄就给自己封了个“成都王”,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成汉政权。

再把目光转到北方,第一个出来搞大动静的,就是刘渊。

公元 304 年,在左国城,刘渊那可是大张旗鼓,举行了一场相当隆重的仪式,正式登上了汉王位。

您瞧瞧他这一连串操作,挺有意思的。

他打着复兴汉室的旗号,追尊蜀汉后主刘禅为孝怀皇帝,还把汉高帝刘邦以下的三祖五宗的神主都给立起来,像模像样地祭祀。

完事儿后,又在自己的地盘上来了个大赦天下,还建立了年号叫元熙。

不仅如此,他还照着汉家的制度,开始设置各种官职。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就好比在北方的局势里投了颗重磅炸弹,一下子把整个局面搅得是风云变幻,热闹非凡呐!】

******

当听到刘渊追尊蜀汉后主刘禅、祭祀汉家列祖列宗之事后,刘邦先是一愣,紧接着双眼猛地瞪大,眼中满是难以置信的神色,他霍然起身,双手不自觉地紧握成拳,大声惊呼道:“啥?这刘渊莫非是乃公我的后人?难道说,乃公辛辛苦苦打下的大汉江山,又要回来了?”

那声音中,既有震惊,又带着一丝难以抑制的期待。

樊哙本就大大咧咧地坐在一旁,听到刘邦这话,先是一怔,随即脸上绽放出爽朗的笑容:“哈哈哈哈!咱就说嘛,咱大汉的气数哪能就这么轻易尽了!说不定啊,这刘渊真能来个三兴大汉,到时候重振咱大汉的威风,让四方蛮夷再次对咱大汉俯首称臣!哈哈哈哈!”

******

【大家不要看着这刘渊姓刘,又以“汉”为国号,就以为他是汉室之后。

实际上刘渊是匈奴人,出身匈奴挛鞮氏。

因为他的远祖是汉初的冒顿单于。冒顿单于娶汉高帝刘邦的宗女为妻,并与刘邦约为兄弟,故其子孙遂以刘氏为其汉姓。

刘渊所属的屠各种,是东汉时建庭于左国城的南匈奴的一支。他的祖父挛鞮於夫罗,在汉末自立为南匈奴单于;其父刘豹,在曹操分南匈奴为五部时,被任为左部帅。

左部有众万余落,居于太原兹氏县,是当时左右南北中五部最大的一部。

五部虽在形式上保留了匈奴的部族组织,实际上却被中原王朝严密控制。

因此刘渊虽然出身匈奴,但实际上从小接受的是标准的中原教育。

刘渊所在的匈奴部落,因久在汉地,汉化程度较高,故刘渊自幼就拜上党士人崔游为师,学习《毛诗》《京氏易》《马氏尚书》等儒家经典。

他特别喜欢读《春秋左氏传》和《孙吴兵法》,并大体上可以将这些书籍的内容背诵出来。

刘渊很是勤勉好学,除学习上述典籍外,还能博览《史记》《汉书》及诸子百家的学说。

刘渊回到左国城,被刘宣等人尊为大单于。短短二十天,刘渊就招集了五万余众,集中于离石。

这时,王浚派部将祁弘率领鲜卑兵攻打邺城,司马颖迎战失利,遂挟惠帝南奔洛阳。

刘渊闻讯,说:“司马颖不听我的劝告,稍败就向洛阳奔逃,真是个奴才。但我与他先有许诺,不能不去救援。”

于是命令右于陆王刘景、左独鹿王刘延年等率步骑二万,准备进攻鲜卑。

刘宣等人再三进谏,劝刘渊起兵灭晋。

刘渊深以为然,激愤地说:“对!大丈夫在世,当如崇山峻岭,岂能甘为蝼蛄!哪有帝王之运长在一姓之理?

大禹出自西戎,周文王生于东夷,他们之所以为王,只是有德罢了。

而今我有部众十余万,皆能以一人当晋十人,击鼓而摧毁乱晋,必将摧枯拉朽。

上可以成汉高帝一统天下大业,下可以像曹氏拥有半壁各位可别一瞅见刘渊姓刘,国号又叫“汉”,就想当然地觉得他是汉室宗亲。

实际上啊,刘渊可是匈奴人,出身匈奴的挛鞮氏家族。

这得从老早说起,他的远祖是汉初的冒顿单于。

那冒顿单于娶了汉高帝刘邦的宗室女儿,还和刘邦结拜为兄弟,从那以后,他的子孙就把刘姓当成了自家的汉姓。

刘渊所在的屠各种,是东汉时在左国城建王庭的南匈奴的一支。

他爷爷挛鞮於夫罗,在汉末的时候,自己给自己封了个南匈奴单于;他爹刘豹呢,曹操把南匈奴分成五部的时候,被任命为左部帅。

这左部可不得了,有一万多部落,住在太原兹氏县,在当时左、右、南、北、中五部里,那是最大的一部。

虽说这五部表面上还保留着匈奴的部落组织,可实际上早就被中原王朝紧紧拿捏住,管得严严实实的。

所以啊,别看刘渊是匈奴出身,他从小接受的可都是正宗的中原教育。

刘渊他们那个匈奴部落,在汉地待久了,汉化程度相当高。

这不,刘渊打小就拜上党士人崔游为师,一门心思学《毛诗》《京氏易》《马氏尚书》这些儒家经典。

他对《春秋左氏传》和《孙吴兵法》那是特别着迷,基本上都能背下来。

刘渊这人好学得很,除了钻研这些,还广泛阅读《史记》《汉书》以及诸子百家的着作。

八王之乱的时候,刘渊回到左国城,刘宣他们立刻尊他为大单于。

嘿,您猜怎么着?

短短二十天,刘渊就召集了五万多人,都聚集在离石。

就在这时候,王浚派部将祁弘带着鲜卑兵去攻打邺城,司马颖迎战,结果被打得大败,没办法,只能挟持着惠帝往洛阳跑。

刘渊听到这消息,忍不住吐槽:“司马颖这小子,不听我的劝,稍微吃点败仗就往洛阳跑,真是个没出息的货。不过,我之前跟他有过约定,不能不去救他。”

说完,他就命令右于陆王刘景、左独鹿王刘延年等人,带着两万步骑兵,准备去攻打鲜卑。

可刘宣他们却再三劝刘渊,说干脆起兵灭晋得了。

刘渊一听,觉得挺在理,一下子激动起来:“没错!大丈夫活在世上,就得像那高山一样挺拔,怎么能像蝼蛄一样没出息呢!哪有帝王之位永远都被一个姓霸占着的道理?

大禹是西戎出身,周文王是东夷出生,人家为啥能成王?

还不是因为有德行嘛!

现在我有十多万部众,每个人都能以一当十去揍晋军,只要擂起战鼓去攻打那混乱的晋朝,肯定跟秋风扫落叶似的容易。

往大了说,我能成就像汉高帝那样一统天下的大事业;往小了讲,也能像曹氏一样占半壁江山。

就是我有点担心,晋人不一定都愿意拥护我。

不过话说回来,汉朝统治天下那么久,对老百姓的好那是深入人心。

所以昭烈皇帝(刘备)打着汉家的旗号,凭着一州之地,就能跟曹氏对着干。

我是汉朝刘氏的外甥,又和刘氏约为兄弟,兄长死了弟弟继承,这有啥不行的?

干脆就称国号为汉,追尊后主(刘禅),这样也能收拢民心。”

说完,刘渊就下令把都城迁到左国城,这消息一传开,从老远跑来归附他的人,那是乌央乌央的,足有好几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