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娇小玲珑的芈瑶 > 第十三章 惊鸿隐世遇,雏凤振翅时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十三章 惊鸿隐世遇,雏凤振翅时

洪水过后的北齐,民生凋敝,百废待兴。朝廷虽拨下赈灾钱粮,可层层盘剥之下,到了贫民窟百姓手中已所剩无几。小芈瑶看在眼里,痛在心中,她深知,仅靠眼前这些零散的救助,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大家的困境。

这一年,小芈瑶刚满十一岁,身形依旧单薄,却透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为了多挣些银钱,她和阿虎他们接了个往城外山上送货的活儿。那山路崎岖难行,荆棘丛生,他们背着沉重的包袱,一步一喘。行至山腰,烈日高悬,众人又累又渴,寻了一处阴凉地歇息。

小芈瑶正拿着水囊,小口抿着水,眼角余光瞥见不远处的草丛中有什么东西在闪烁。她心生好奇,放下水囊,小心翼翼地拨开草丛,只见一只通体雪白的小鹿卧在其间,后腿上血迹斑斑,显然是被捕兽夹所伤,眼中满是惊恐与痛苦。小芈瑶心下怜惜,轻声道:“别怕,我们不会伤你。”

其他孩子听闻动静围拢过来,见状纷纷咋舌。阿虎皱眉道:“这山林里的野兽,伤人性命,咱别管了,赶紧赶路吧,天黑前赶不到地方,工钱可就没了。”小芈瑶却摇头,目光坚定:“它受伤了,若弃之不顾,必死无疑。我们救它一命,也是积德行善。”说罢,她从自己破旧的衣衫上撕下一条布,轻柔地为小鹿包扎伤口。

就在这时,一阵悠扬的笛声传来,曲调空灵,仿若来自仙境。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位身着白衣的老者飘然而至,他白发苍苍,面容却红润如童子,眼神深邃,透着超凡脱俗之气。老者看着小芈瑶手中的小鹿,微微点头:“小姑娘,心怀悲悯,难能可贵。”小芈瑶忙起身行礼:“老爷爷,这小鹿太可怜了,我们只是顺手搭救。”

老者轻笑:“顺手之举,方见真心。你可知道,这鹿并非凡品,乃山中灵物,守护此地生灵。你救它,亦是与这方山水结缘。”说着,老者从袖中取出一本古朴的书籍,递向小芈瑶:“看你心地善良,又有股子机灵劲儿,这本《奇策秘典》,或许日后对你有用。”

小芈瑶惊讶地接过,翻开一看,里面尽是些奇门遁甲、治国安邦之策,虽晦涩难懂,却让她如获至宝。她跪地叩谢:“多谢老爷爷赏赐,小女定当用心研读。”老者摆摆手:“不必谢我,你命中注定有此机缘,望你善用所学,莫负苍生。”言罢,老者带着小鹿,眨眼间消失不见,仿若从未出现过一般,只留下一脸惊愕的孩子们和满心震撼的小芈瑶。

回城路上,阿虎他们还在对白日的奇遇议论纷纷,小芈瑶却沉浸在那本秘籍之中,心中思索万千。她深知,这或许是改变命运的契机,更是日后拯救苍生的希望。此后,小芈瑶白日依旧与伙伴们在码头、工坊劳作,夜晚则挑灯研读秘籍,不懂之处,便向城中几位学识渊博的老者请教。

时光荏苒,一晃三年过去,小芈瑶已出落得亭亭玉立,十四岁的她不仅容貌出众,更因饱读诗书、心怀韬略而在贫民窟声名远扬。这一年,北齐皇宫传出消息,皇帝欲为太子挑选伴读,不拘出身,唯才是举。小芈瑶听闻,心中一动,她意识到,这是深入宫廷、施展抱负的绝佳机会。

阿虎听闻她的打算,瞪大了眼睛劝阻:“阿瑶,那皇宫可不是咱们能去的地方,里面人心险恶,稍有不慎,便有性命之忧。你如今在咱这儿过得好好的,何必冒险?”小芈瑶握住阿虎的手,目光坚定:“阿虎哥,我知道你是为我好,可我若想改变大家的命运,改变北齐的现状,唯有进入那权力中心。我不怕危险,只愿一试。”

小芈瑶在众人担忧的目光中,毅然报名参加选拔。选拔当日,皇宫前人头攒动,诸多寒门子弟跃跃欲试。小芈瑶身着素净衣衫,步入考场。考场上,考官们出题刁难,从经史子集到时政谋略,无所不包。小芈瑶却镇定自若,凭借着多年的苦读与秘籍所学,对答如流。

笔试过后,还有武艺比试与应变之能的考验。小芈瑶虽身形纤弱,可自幼在贫民窟摸爬滚打,练就了敏捷的身手。面对对手的攻击,她巧妙周旋,以智取胜。应变环节,面对考官们预设的宫廷突发状况,她冷静分析,提出的解决之策让考官们频频点头。

历经数日选拔,小芈瑶脱颖而出,成为太子伴读。入宫那日,阿虎和伙伴们前来送行,眼中满是不舍与担忧。小芈瑶眼眶微红,却笑着安慰他们:“放心吧,我会照顾好自己,等我站稳脚跟,定设法让大家过上好日子。”

初入宫廷,小芈瑶便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压力。太子骄纵跋扈,对伴读们呼来喝去,其他伴读或是趋炎附势,或是明哲保身。小芈瑶却不愿同流合污,她试图以自己的学识与善良引导太子。一日,太子因课业繁重,又在课堂上捣乱,将书本扔了一地。先生气得拂袖而去,众人噤若寒蝉,唯小芈瑶上前,默默捡起书本,轻声对太子说:“殿下,知识乃治国之本,您日后肩负北齐江山,此刻荒废学业,如何对得起百姓期许?”

太子冷哼一声:“你不过是个贫民窟来的丫头,也敢教训本太子?”小芈瑶不卑不亢:“殿下,臣妾出身低微,却深知民间疾苦,正因如此,才望殿下勤勉,为万民谋福。”太子盯着她看了许久,第一次没有发怒,而是若有所思。

此后,小芈瑶时常在课业上帮助太子,为他讲解古籍要义,分析天下局势。太子虽嘴上不饶人,却渐渐对她刮目相看,开始认真学习。而小芈瑶也借此机会,结识了一些正直的朝臣,与他们暗中交流治国之策,她的名声在宫廷中悄然传开,有赞她才情出众者,亦有妒她风头太盛者。

在小芈瑶十五岁那年,北齐边境突发战事,敌军来势汹汹,连破数城。朝廷上下一片慌乱,太子急召伴读们商议对策。众人皆面面相觑,唯小芈瑶挺身而出:“殿下,此刻当速调援军,稳住军心,同时派使者前往敌国,探其虚实,寻求议和可能,双管齐下,或可解燃眉之急。”太子依言而行,一面令大将出征,一面遣能言善辩之士出使。

数月后,战事平息,北齐转危为安。太子对小芈瑶愈发倚重,常带着她参与宫廷机要会议。小芈瑶借此机会,提出诸多改革建议,如兴修水利、减轻赋税、开办官学等,旨在富国强兵,改善民生。皇帝听闻,龙颜大悦,下令逐步推行。

然而,小芈瑶的崛起引来了诸多权贵的嫉恨。后宫贵妃暗中勾结权臣,欲以莫须有的罪名扳倒她。一日,小芈瑶如往常一样前往太子书房,却被一群侍卫拦住:“奉贵妃娘娘之命,你涉嫌勾结外臣,图谋不轨,即刻拿下!”小芈瑶心中一惊,却迅速镇定下来,她知道,自己的改革之路,注定荆棘丛生,但她绝不退缩。

在狱中,小芈瑶遭受严刑拷打,却咬紧牙关,不肯认罪。太子得知消息,心急如焚,闯入皇帝寝宫求情:“父皇,儿臣以性命担保,芈瑶一心为国,绝无反意,定是有人蓄意陷害!”皇帝沉吟不语,下令彻查。

最终,真相大白,贵妃一党阴谋败露,受到严惩。小芈瑶无罪释放,经此一难,她在皇帝与太子心中的地位愈发稳固。出狱后,小芈瑶望着宫墙之上的暖阳,心中豪情万丈,她知道,自己离改变北齐命运的目标又近了一步,前方虽还有艰难险阻,但她已如振翅雏凤,不惧风雨,向着那光明未来奋勇飞去,只待一鸣惊人,让北齐大地换新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