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长安城里波云诡异!

原因就是,李二被承乾广招人才扩充草原官吏阵容给刺激到了!

皇城还没等修缮完毕呢,就接连开设了五场制科!

关于唐朝的科举制度大家可能不太明白,贞观年间的科举分为大家熟知的常科,就是每年都会在春天进行的公务员考试!

还有一种就是不常见的制科!区别于常科是朝廷每年的必有项目,制科是只有皇帝发现有些地方缺少特殊人才了,等不到第二年常科的开始了,才会制定专门的考试题目选拔人才,这就叫制科!

按理说今年春天的常科已经开过,选拔了不少人才进入朝野,实在是没有必要再开设制科了!

但是李二气吞山河的治理模式,从来不会嫌弃人才多!

尤其是当前朝野的局面,属于推举制和科举制并行!就会产生一个问题,每年准备招收的公务员是一定的,但是勋贵们推举上来的人才太多了,就会侵占一部分科举录取的名额!

于是,有一些没有门路被推举的学子,考试还因为名额缺少没考上,只能流落乡野抑郁寡欢!甚至只能另投他处,换取出人头地的机会!就比如去承乾那边的书生一样!

因此!李世民觉得这不行!这你不是浪费国朝资源了么!每年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大把的铜钱撒下去,没等看到收益呢!都被别人摘了桃子!

现在哪里都缺少人才,怎能被别人抢先?

于是大榜一开!给朕开制科!人数不定!见好就收!多出来的朕养着!等有地方了在安置!

总之秉承着人少开科举,人多添郡县的原则!今年的制科就这么开了!

但是不开还好!

开完了给李二开了一肚子气!

特娘的各地生徒没收进来几个,乡贡的到是考进来七八成!

这个生徒和乡贡各位可能不了解,生徒就是各地和中央官学的学生,乡贡就是那些家族中有家学的豪绅,不用去官学上学,只需要在州县长官的推举下去尚书省参加考试就可以了!

而别有意味的是,乡贡,是那些世家大族对朝廷渗透的重要途径!

被这些世家过分的行为气昏了头的李二,大笔一挥!今年制科的成绩,除了官学的,一概不承认!

这一下子可就炸了窝了!

全国各地,尤其是参加制科并且榜上有名的学子家族,一个接一个的跑长安来哭殿!

李二心更狠!一概不见!你们爱咋咋地!朕就是不收!

哎!好家伙!这一下子直接把本就对李二有意见的世家大族惹恼了!

好你个李世民啊!当年你们家造反!我们这帮世家哪个没给你出力?就算当时我们不只是给你出力了!但是你就说占没占我们便宜吧!

现在你当上皇帝了,就不尊重我们的地位了!好!

既然如此!

你就看你那破烂官学能收几个学生就完了!

于是!各大世家明里暗里广开私塾!

依靠自己“诗书传家”的学阀家底,勾引任何想要进学的学子进入私塾学习!

本来吧,贞观年间!国本并不富裕!

尤其是在治学这方面!

李二的大唐,在学阀面前并没有任何资源上的优势!

比如李二的官学只能讲到,但是学阀的私塾就能讲到!

这是学术垄断的结果!

这样的后果就是,李二的朝堂变成了世家豪门的筛子!

世家豪门不在朝堂,却对朝政有这极大的影响力!

这么一来李二彻底的慌了!

这特娘还玩个蛋了!

墙角都让人给挖了!

而且这是学术上的战争!你还不能动用你皇权去威胁他!

这样容易导致这些学子跟皇朝离心离德!

毕竟天地君师!你这个君在师承这件事上,并没有太多优势!

就像房玄龄一样,别看李承乾是太子,但是他占着承乾老师的地位,揍这个太子,李二看到都没辙!

于是!

惹了一屁股麻烦的李二,只能把这个烫手的山芋抛给了自己大儿子!

毕竟父债子偿!呸呸呸!毕竟承乾的脑子比较有新意!

。。。

承乾在自己的王府看着手里的密信!

越看越揪心!

这特喵的自己也没太多办法啊!

别看自己为了培养匠作方便,照抄了现代社会的拼音字典!

但是那跟人才培养完全是两码事儿!

就好比,自己是告诉别人眼前的物体叫什么,而世家大族都做到,让你看着眼前的东西写一篇五百字的观后感了!

这特娘咋搞?!

完全没头绪吗!

师资力量人家占优!战事没等开打,自己就先输了八成!

再有就是,贞观年间的考试,专考那些儒家经典典籍背诵啊、典籍注解啊、释义啊,然后由这些再延伸到带入时策中的影响啊这些!

这就形成了一个问题!

这些世家大族的弟子打小就接触这些四书五经,甚至连启蒙教育都是用五经开蒙的!

这你那些寒门子弟官学生拿什么比?

还有就是,那些世家大族的老古董们研究五经一辈子了,那些字句该怎么解释,怎么解释才算对,完全就是他们说了算!

这特娘阅卷的和考生是一伙的,别人拿啥跟你比?

承乾头疼的在地上直打滚!

这玩意后世也没啥更好的建议啊!公务员考试也得是基于义务教育的根本那!而自己根本没有那些时间,父皇就给自己十天,就要自己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来!

唉!

在卧榻上承乾打了几圈咕噜之后,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不行!还是得想办法!

于是拿出唐朝科举名表研究起来,还别说,真被承乾抓住了一个问题!

世家大族的子弟也就是在明经科上占有优势!

所谓明经科,就是《诗》《书》《礼》《易》《春秋》等书,一考学生对里面文字的记忆能力,二考学生对里面句子理解能力,三考里面典故的意义,就像看图说话一样,把这个典故用通俗的语言描述出来,谁描述的好谁就优秀!

照这么考!肯定是世家大族怎么考怎么赢啊!资料都在人家手里,每个题目整不好人家都有一百种解法!一百种!

删减掉肯定是不行,因为识字能力和阅读能力是明理的根本,删减不行的话,那我增加可不可以呢?

就比如说,增加一科诗词歌赋!就像大青时期那样,皇上拎着个橘子就让学子作诗,谁做得好谁分高!

这个行!毕竟世家大族也猜不到李世民会让他们选什么作诗!搞不好李二还选夜壶呢!

再来点什么呢?

时事?就比如说今年的蝗灾,除了自己运粮和朝廷以工代赈之外,还有没有更好的点子?

这个也可以哎!加上!

治国理念行不行呢?也可以!加上!

算数也算!加上!不识数的人怎么当官?!

这样的话,从明经科加上诗词歌赋,再加上时事政治、治国理念、算数!总共五门考试内容!

满分一百分的计算方式,每科只有二十分的发挥空间!

就算你世家再牛逼!各个明经科满分,但是剩下四科都是活学活用的东西,本王看你怎么搞!

拿起笔!承乾大笔一挥!

但是这东西也是权宜之计,毕竟老牌世家底蕴在那里,这些东西都比朝廷官学培育的要快!

看来后续自己还是要研究怎么在根儿上解决这些问题!

暂时先这样!

写完之后唤过红尘,让红尘立马用红翎信使送往长安!

刚想伸个懒腰!

荆王哐的一脚就把办公室的门踹开了!

“大侄子!暗线出事了!”荆王一脸惶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