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都市言情 > 重生1987:能苟才能浪 > 第186章 老侯不啰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您好,您就是侯爵教授吧?我叫吴欣欣,是东大唱片公司公司宣传总监。”吴欣欣向侯本桂介绍,主动伸出手握手。

“您好,我叫侯本桂,侯爵是我的笔、笔名。”

侯本桂一直是个正人君子,老婆也漂亮,但是见到成熟美女总是难免有点想法,尤其这个吴欣欣还主动握手,这双小手古人怎么叫的来的?

侯本桂教授可是背诵过《诗经》的人,握手之后,马上想起《诗经》里面的一句话‘手如柔荑……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是《硕人》里面的话吧。老祖宗真会形容美女啊!

当过多年老师,侯本桂早已经能不动声色掩饰自己了。

“我看过您写的一篇音乐评论,觉得您很有搞音乐评论的才华。”吴欣欣坐下后,看到这个侯本桂看自己的眼光,像是一把刀子,太懂得找地方了。心里有点不高兴,可是这个人又真的挺有才华,只能开门见山,尽快把正事办完。

“音乐评论其实没什么可写的,我只是有感而发。我的专业可是现代文学,写音乐评论只是偶尔为之吧。”侯本桂骄傲地说。

“是这样的,我们东大唱片公司,最近想搞一个音乐宣传,我们的高管,尤其赵海生总监还有穆洋小姐都对你的评论十分认可。”吴欣欣不管他是不是吹牛了,直接说自己的。

“赵海生和穆洋?”侯本桂有点惊讶了,同时也感到高兴。

“对,您的评论里对她们两个评价很高啊,看来你们是惺惺相惜啊。”吴欣欣随便夸了侯本桂一句。

“是这样的,您能不能参加我们这个音乐宣传小组啊?您的主要任务就是写音乐评论。您只需要负责写就行,发表的事情交给我们。在您的稿费之外,我们还会给你这个数,按千字算。”吴欣欣一边说,一边在纸上写了一个数字,递给了侯本桂。

本来她想把数字写高一点,谁让这人的文章得到那么多人喜欢呢。可这家伙戴着厚厚的眼镜,眼睛还总往自己下巴下面飘,便把数字降低了一个等级。

“您进了我们的宣传小组,咱们以后可就算是同事了。您这个只算是兼职,和您在学校的教书育人不冲突。”

吴欣欣本来还准备,如果对方坚持提高价格,就再提一点。没想到对面这个厚眼镜,听到能和自己做同事,马上就答应了。

“咱们以后要在一起办公吗?”侯本桂突然想起这个问题,对方看起来挺有才华,以后可以在一起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啊!

“有需要咱们会一起开会,一般情况下,您就不需要来回跑了。”吴欣欣回答。

侯本桂十分满意,这个吴欣欣挺会为自己考虑的。

“老婆大人啊,我今天太对得起你了。”侯本桂想到刚才吴欣欣起身告辞,挺起身差点撞到自己,为了对得起老婆,自己连忙一闪,腰都差点扭了。

回到家里,又想了一遍今天的事。坏了。复盘之后,侯本桂觉得,自己似乎答应得太早了。晚一点,也许价格还可以高一点啊!

想了半天,越想越觉得很可能。但已经无可奈何了。只能抓紧孩子教育。

侯本桂拿起一本《诗经》,翻到《硕人》,一字一句教起了小侯。

“这个侯本桂,笔名叫侯爵,果然是王爵级别的战斗力啊!”

侯本桂的评论文章很快就获得大家的认可。没想到这么一个师范大学教授,说起话来温文尔雅,写起文章来又特别老辣。

老文名叫文秀秀,是一位老资格的女歌唱家,专业上也许没有吴大姐优秀,但是这么多年,她可是一直站在舞台一线的。最近文秀秀不知道为什么,突然不断抨击起新民歌了。

一般情况下,老歌手对新生代多少都会爱护。但最近一篇署名文蓝的文章,直接批评吴大姐的新民歌。尤其是歌词部分,觉得脱离了人民群众。

“我不反对创作民歌,但是民歌一定要站稳立场。最近的一首民歌很有名,叫《编花篮》。我一听,旋律还可以,这旋律活脱脱就是豫剧旋律嘛。但是歌词部分就值得商榷了。我听说第一版歌词是写的摘棉花。摘棉花就很好了嘛,为什么改成摘牡丹花呢?有的歌手,地位高了就开始脱离人民群众了。要我说,歌词就该淳朴一点。”

这篇文章虽然没有直接点吴大姐的名字,但是点了《编花篮》的名字,无疑就是直接打脸啊!偏偏文秀秀资历老,吴大姐比她资历低不少,和她吵架即使赢了,也会输掉人缘。

侯本桂的作用就体现在这里了,听说要为《编花篮》正名。侯本桂半小时,就写了一篇千字短文,极尽嬉笑怒骂之能事。

首先老侯三言两语解释了所谓的摘牡丹,实际上是一种借代手法,是文学手法,这种文学手法, 现在的初中生课本都会教。没听说哪个人民群众听不懂。自己六岁的儿子都能听懂了。

这个道理圈子里很多人都懂,但这些人都知道这个文蓝是谁,没事谁惹这么一个老资格的歌手啊。

侯本桂不是艺术圈的人,身份又确实是大学教授,他的反驳文章恰好就在同一份刊物上。而且文蓝发一篇,他能发两三篇来反驳,甚至还给文蓝起了一个外号‘糊涂蛋’。老侯这三板斧,两三下就把老文打懵了。

侯本桂当初签约的时候,说的是发文之后马上就可以到东大唱片公司来拿奖金。老侯写文章一半是确实看不惯,他单纯用文学和社会常识来批评,读者多年都没看过批评这么犀利的文章了,看得都很爽。

老侯只知道写一篇千字文除了在报纸拿到稿费,还可以马上到东大唱片公司去领500元的奖金。他所在师范大学就在西三环,到西北三环来近得很,老侯骑上自行车,20分钟就能到p大。

老侯本来就是p大的学生,到了p大自然熟门熟路。一直骑车到静心斋,把发文章的报纸啪一声甩在张少波面前,就等着拿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