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都市言情 > 抗战之新晋绥军 > 第41章 战前(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1936年秋,李志坚的第二个孩子李晋诞生,当初王瑞再次怀孕后,李志坚和王瑞盘算日子,都认为这个孩子应该是在李志坚晋升少将的那天怀上的,李志坚就和王瑞开玩笑说他们的第二个孩子就叫李晋,对于李志坚起的这个名字,王瑞初听之下羞涩的白了一眼李志坚,不过随后细细琢磨,发现李晋的名字也不错,晋的寓意不错,还是山西的代称,两个人在玩笑间就给孩子定下了名字。

现在山西实业公司下辖的各个厂子的效益都稳步提升,山西实业公司的产值已经超过了山西的最大国营企业西北实业公司,西北实业公司的产品虽然门类也非常多,但是主要是钢铁和军火等产业效益好,其他的产业产品主要是在山西省内销售,销量规模并不大。

而山西实业公司的自行车厂,在1935年销售量超过十万之后,在1936年又有了大的提升。在保持原有的销售市场的同时,由于同蒲线南线在1936年初通车,北线在当年底基本通车,向西安、包头等西南、西北方向的铁路物流打通,销路更加大,促进了销量的继续增长。

现在太原自行车厂的自行车在国内已经打败了所有进口自行车,许多工厂更是将货运自行车当做的必要生产工具使用,在运输上要比牲畜大车快又干净,拉货量也不小。连国内的富豪们都最认可太原产的自行车,有些款式的车子的舒适性和欣赏性上都优于国外自行车。由于这些特点,在上海和青岛的一些人将太原自行车厂生产的自行车卖到了国外,成为了难得的可以赚取外汇的中国产工业品。

在山西更是比较绝,由于山西实业公司现在雇佣的工人已经不少,李志坚给予的待遇都要比社会平均水平高一点,自行车厂、化肥厂、制药厂、卷烟厂、皮革厂等工厂因为厂子效益好,工人们每月平均都有五块大洋左右的收入,而当下平均收入最高的上海,高级技工的工资也不过是每月五块大洋。收入的提高,带动了太原的消费,一大批从事服务行业的人也因此增长了收入。在山西有能力购买自行车的人群逐年增长,而购买自行车也成为了时尚,还有很多家庭购入自行车将之作为子女婚姻嫁娶的聘礼和嫁妆,更是推动了自行车的销售。

整个1936年,自行车厂的销量超过了20万辆,光一个自行车厂的产值就超过了西北实业公司。

令人意外的是,利润第二高的竟然是制药厂,药品不显山不露水的,没想到利润率竟然那么高,现在除了山西实业公司制造厂外,国内其他制药厂生产的磺胺类药品的产量并不高,原本在沈阳的药厂可以生产一部分,而现在沈阳也被日本占领,国内其他药厂对西药类消炎类药品基本再无法量产,国内的需求大部分还是依赖进口。

磺胺类药品属于现在最为高端的消炎救命药,价格只比黄金低一点,也只有达官显贵们使用的起,所以国内使用范围比较小。在山西实业公司的药厂将磺胺量产后,将价格定在国外产品的一半,而这也有近十倍的利润。

最初李志坚准备将价格定为成本加百分之五十的利润,但是在投送到医院进行试用的时候,医生们都对此表示怀疑而不敢使用,价格只有进口产品的几十分之一,药效如何着实被怀疑,所以药厂厂长建议将价格定的稍微比进口产品低一点,这样应该反而可以打开销路。

最后的结果的确也是如药厂厂长所料那样,价格提升至进口产品的三分之二之后,各地医院的医生反而敢于试用,在收到良好的反馈后,李志坚才让价格下调,但是也不敢一步到位,而是先下降到进口药价格的一半,国内各医院开始推荐病人使用国产的磺胺类药品。

并且李志坚让制药厂出了一个销售政策,即国人使用磺胺类药品,向山西实业公司提出救助申请的话,可以降低六成的价格,而这只不过是一个障眼法,申请过程极其简单,只要向医生或者医院写一个申请书而已。

较高的价格可以让达官显贵们对药品质量放心,而对于普通人则是为了将药品价格再下降一半多,既能赚取富豪们的钱,还能帮助国人,现在普通人要用磺胺类药品,大多都是重病,无奈之下才舍得试用,虽然具体实施过程中到底能给普通人带来多少实惠他也无法确定,不过他相信医院里面还是有不少有良心的医生,会将这个政策执行下去。

这样在一年中虽然销量还并不太大,但是利润已经非常庞大,看着药厂的报表,李志坚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当初建厂是为了帮助国家,没想到反而赚取了堪比生产毒品的利润,他知道消炎类药品在未来的需求,对于到时候药品会产生的经济效益,简直不敢想象。经过一段时间的生产,山西实业公司制药厂已经带出来了一批学徒,已经初步可以上线进行生产,李志坚马上又将药厂的全部利润全部用来采购更多的制药设备,大战爆发之后,药品的需求是极大的,到时候不光磺胺类的消炎药需求量大,止血药和麻醉药的需求量也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