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带着战神回明末 > 第117章 文兴新启,初念相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7章 文兴新启,初念相触

朱由检放下酒杯,眼神中闪烁着坚毅的光芒,那目光犹如深邃的幽潭,透着不容置疑的决心。

庆功宴的喧闹像是被一道无形的屏障隔绝开来,他只能听到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一个关于文化复兴的宏大计划正在心中悄然酝酿。

他要让大明,不仅兵强马壮,更要文风鼎盛,傲视寰宇!

次日,崇祯皇帝召集京城文化界人士齐聚乾清宫,商讨文化复兴大计。

消息一出,整个京城就像一锅煮开的水,沸腾起来。

巍峨的宫殿内,气氛却异常凝重,那凝重仿佛是一层厚厚的乌云,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文人墨客们一个个正襟危坐,心思各异。

有人兴奋期待,眼睛里闪烁着热切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文化复兴后的盛景?

有人惶恐不安,身体微微颤抖,手指不自觉地揪着衣角。

还有人漠不关心,眼神空洞地望着前方,似乎这一切都与自己无关。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紧张的味道,那味道刺鼻而又压抑,仿佛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让人感到窒息。

“朕欲开启文化复兴,诸位有何高见?”朱由检开口了,他的声音洪亮而威严,如同洪钟大吕在宫殿内回响,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众人面面相觑,一时无人敢开口。

打破沉默的是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他颤巍巍地起身,破旧的衣衫发出轻微的摩挲声。

他拱手道:“陛下圣明,老臣以为,我大明文化源远流长,无需复兴,只需……”

“只需墨守成规,固步自封?”朱由检语气冰冷,冰冷得如同寒冬的冰刀,硬生生地打断了老者的话。

他知道,这些老学究满脑子都是之乎者也,八股取士那一套,根本无法理解他的想法。

这时,一个身材瘦削,留着两撇小胡子的中年男子站了出来,正是孔秀才。

他昂首挺胸,目光坚定,高声道:“陛下,孔孟之道乃我华夏文明之基石,岂容随意更改?这所谓的‘文化复兴’,实乃离经叛道,祸国殃民之举!”

孔秀才的声音掷地有声,在大殿内回荡,那声音撞击在宫殿的墙壁上,又反弹回来,冲击着每个人的耳膜。

他的话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一些老学究纷纷点头称是,看向朱由检的眼神也充满了质疑和不满,那眼神就像冰冷的箭,刺向朱由检。

朱由检心中冷笑,果然不出所料,这些老顽固,想要说服他们比登天还难。

他目光扫视众人,那目光犹如犀利的鹰眼,在每个人脸上掠过。

他沉声道:“孔秀才,你口口声声说朕离经叛道,那你说说,如今我大明江山风雨飘摇,百姓流离失所,这难道不是墨守成规的恶果吗?”

孔秀才脸色涨红,红得像熟透的柿子,想要反驳,却又无言以对。

他梗着脖子,憋了半天,才憋出一句:“陛下此言差矣!圣人之道……”

“够了!”朱由检猛地一拍桌子,“啪”的一声,那声音在寂静的大殿里格外响亮,像是一道惊雷,打断了孔秀才的话。

“朕今日召集诸位来,不是为了听你们重复那些陈词滥调的!朕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改变,而不是一味的固步自封!”

“那……陛下想如何改变?”汤显祖小心翼翼地问道,声音轻得如同蚊子哼哼。

朱由检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朕要将民间故事改编成新颖的戏曲,用老百姓喜欢看、乐意听的形式传播文化,让文风更加贴近民众,更加广泛地传播!”

一石激起千层浪,大殿内顿时议论声四起,那声音像是无数只蜜蜂在嗡嗡作响。

有的人面露疑惑,皱着眉头,眼睛里充满了不解;

有的人则眼前一亮,眼睛里像是突然点亮了两盏小灯,显然对这个新奇的主意产生了兴趣。

孔秀才的脸色更加难看,黑得像锅底一样,他紧握拳头,骨节泛白,似乎在强忍怒火,但终究不敢贸然出声。

“民间故事?”汤显祖眉头微皱,眼中闪过一丝思考的光芒,“陛下此言颇有新意,但是否过于低俗,有失文人风度?”

朱由检察觉到了汤显祖的顾虑,微微一笑,那笑容像是冬日里的暖阳,驱散了一丝大殿内的阴霾。

他道:“汤大人,文化不应仅是文人的专属,更应是广大民众的精神食粮。让百姓也能感受到文化的魅力,不正是我们这些文人的职责吗?”

这话一出,大殿内的气氛稍微缓和了一些。

许多人开始低语,那低语声像是一阵轻柔的风,在大殿内缓缓流动,互相交换着意见。

严悦却在这时站了出来,她的眼神中带着倔强,眼神坚定得像两颗钉子。

她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饱读诗书,但她不同于那些传统的文人。

她曾随家人游历民间,看到了百姓们对文化的渴望以及现有文化传播方式的局限性。

所以她对文化复兴既有期待又有担忧,担忧这种改变会失去文化的本质。

她的倔强源于她对文化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并非单纯地为了反对皇帝而反对。

她说道:“陛下,虽然这主意不错,但这样会不会显得过于浅薄?毕竟,文化应该有一定的深度,不是吗?”

朱由检眉头微皱,但很快恢复了平静。他心中暗想:这丫头,平时单纯无知,关键时刻还挺有见地的。

不过,他并没有因此生气,反而觉得有些可爱。

“严悦,”他语气温和,但不失威严,那声音温和中带着一种让人无法抗拒的力量:

“百姓最需要的,就是能触动心弦的东西。文化的深度固然重要,但更关键的是让百姓愿意去接触、去理解。只有这样,文化才能真正深入人心。”

严悦陷入了沉思,她的眼神在犹豫中带着一丝不服,像是平静的湖面上泛起的一丝涟漪。

两人之间的气氛变得有些紧张,仿佛一触即发的火花,大殿内的人都屏住了呼吸,周围安静得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等待着事态的发展。

“陛下,”汤显祖站起身,目光坚定地看向朱由检,“臣愿意支持陛下的改革,但需要时间去说服那些守旧的文人……”

朱由检微微点头。然而,就在这时,孔秀才突然高声打断:“汤大人,你这是……”

朱由检目光一凛,冷冷道:“孔秀才,你再多说一句,朕就治你个大不敬之罪!朕之圣意,岂是你等迂腐之人能够妄议的?汤大人深明大义,朕甚是欣慰,你们这些顽固之徒,若还执迷不悟,朕定不轻饶!”

汤显祖这一表态,如同一记重锤敲在那些老顽固的脑壳上,他们一个个面露惊恐,脸上的肌肉不停地抽搐,纷纷下跪磕头,“咚咚”的磕头声在大殿内回响,不敢再言语。

孔秀才那张老脸,涨成了猪肝色,想反驳又找不到合适的词,只能像个泄了气的皮球,软趴趴的。

其他老学究们也开始交头接耳,眼神中少了之前的坚定,多了几分畏惧,身体也不自觉地微微颤抖。

朱由检嘴角微微上扬,看来这文化复兴的第一步,还算顺利。

他正准备乘胜追击,继续输出自己的文化理念,一股温暖的力量却突然拉住了他的衣袖。

低头一看,是严悦这妮子,她那双清澈的大眼睛里,充满了温柔和崇拜,像小猫一样轻轻扯着他的衣角,那小手扯动衣角的轻微触感,仿佛带着一股暖流,流进朱由检的心里,仿佛在说:“陛下,你真棒!”

朱由检心头一软,刚才和老顽固们争执的怒火也瞬间消散得无影无踪。

他感觉自己心跳加速,那心跳声在胸腔里“咚咚”直响,这妮子的撒娇技能,简直就是核弹级别的。

他温柔地看向严悦,还没等开口,却听到一个不和谐的声音传来。

“陛下,戏班子那边回话了,说这新戏曲老百姓不爱看,没什么人捧场。”

马班主一脸苦涩地说道,那苦涩仿佛都要从他的脸上溢出来,显然对这个新形式的戏曲并没有什么信心,毕竟以前都是老一套,突然换了风格,老百姓不适应也正常。

“什么?没人看?”朱由检眉头一皱,这剧情发展不对啊!他搞文化复兴,不就是为了让老百姓喜闻乐见嘛?难道是自己打开的方式不对?还是老百姓的接受能力太差?

他看向严悦,后者一脸茫然,眼睛里满是疑惑,显然也是没有料到会是这个局面。

此时的朱由检,感觉自己像一个辛辛苦苦种田的农民,结果发现种子没发芽,这打击不是一般的大。

大殿内的气氛又变得凝重起来,之前那点小胜利的喜悦,也瞬间被冲散。

他沉默不语,目光深邃,那目光像是无尽的黑洞,扫视着大殿里众人,一种无形的压力笼罩在每个人的心头。

他内心燃起一团火,这绝对不是他想要的结果。

“朕要好好想想……”朱由检缓缓起身,朝着后殿走去,留下众人面面相觑。

他的背影在明黄色的宫灯下,显得格外伟岸,也格外孤寂。

夜幕降临,乾清宫的书房内,只有朱由检一人。

他独自一人来回踱步,脚步声在寂静的夜空中显得格外清晰,那脚步声“笃笃”地响着,像是敲在他自己的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