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鹿角山之战的硝烟刚刚散去,空气中还弥漫着刺鼻的火药味和鲜血的腥味,长江两岸的局势却依旧剑拔弩张,仿佛一张被拉至极限的弓弦,随时可能迸断。与此同时,范传鑫和王浩所率队伍,严格遵照韩靖的指令,提前在险要之地修筑好了防御工事,精心做好派兵部署。他们如同潜伏在暗处的猎豹,静静等待着猎物的到来。当清军大摇大摆地进入他们的埋伏圈时,两人对视一眼,眼神中闪过坚定与决绝,果断下令出击。一时间,喊杀声震天,枪炮齐鸣,他们给予了清军沉重打击,取得了西线伏击战的全面胜利。战士们欢呼雀跃,兴奋地挥舞着手中的武器,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这场胜利无疑给了他们极大的鼓舞。

而陆军第二军这边,军长张献忠与副军长兼政治委员李定国正面临着新的严峻挑战。受代善指令,耿仲明、尚可喜所部清军在长江另一侧蠢蠢欲动,他们心怀鬼胎,企图抢占长江西侧沿岸有利地势,进而踏入江汉平原,一举突破民义军的防线。这股清军为清军中的汉八旗,由于受孔有德影响,在该军中也配备了一定数量的火铳兵配合步兵作战,兵力约五万人。他们经过几日的急行军,秘密抵达河南淅川县郊外,计划趁着夜色对民义军发起突袭,打民义军一个措手不及。

然而,李定国心思缜密,如同夜空中敏锐的猫头鹰,早有防备。他在清军行动的前一日夜晚,便率领部分精锐悄然渡江。到达对岸后,战士们争分夺秒,在夜色的掩护下修筑防御工事,同时有条不紊地进行兵力部署。尽管夜色深沉,寒风凛冽,如刀割般刮过脸颊,但战士们没有丝毫懈怠,他们深知此次任务的艰巨,每一个动作都迅速而有力。有的战士双手磨出了血泡,却只是简单包扎后又继续投入工作;有的战士累得气喘吁吁,却仍咬牙坚持,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守住防线,不能让清军得逞。

战士们虽因长时间潜伏而疲惫不堪,但精神始终高度集中,时刻留意着敌军动向。当耿仲明、尚可喜率领的清军大部队逐渐靠近渡口时,随着一声令下,战斗瞬间打响。民义军犹如天降神兵,从隐蔽处一跃而出,喊杀声震彻云霄,仿佛要将这寂静的夜晚撕裂。“杀啊!”“为了家园!”战士们的呼喊声中充满了愤怒与斗志。

民义军充分发挥火器优势,解放式步枪喷射出密集的火舌,子弹如暴雨般射向清军。清军虽然也配备了一定数量的火铳,然而面对民义军如疾风骤雨般猛烈的火力攻势,这些火铳的威力在起初显得微不足道,清军士兵们一时难以招架,阵脚大乱,死伤无数。战场上,清军士兵们惨叫连连,有的捂着伤口在地上痛苦翻滚,有的被击中后直接倒地不起,鲜血迅速在冰冷的土地上蔓延开来。

但清军很快组织起了火铳队进行还击,他们在开阔地带毫无掩体可依,却仍朝着民义军的方向疯狂射击。火铳队的反击给民义军造成了一定的人员伤亡,看着身边的战友们陆续倒下,李定国心急如焚。他眉头紧锁,心中暗自思忖:若继续这样近距离对峙,民义军的优势将难以保持,且会遭受更大的损失。

于是,李定国当机立断,大声下令:“立刻拉开与清军的距离!”民义军战士们迅速响应,有序地向后撤退,在撤至距离清军150米开外的位置时停下。这个距离,刚好处于解放式步枪的有效射程内,却又超出了清军火铳的射程范围。李定国看着眼前的局势,心中稍安,他知道,这是他们扭转战局的关键。

张献忠和李定国指挥若定,他们巧妙地运用战术,将耿仲明、尚可喜的五万人马分割包围。民义军凭借解放式步枪射程远的优势,持续向敌人射击。机枪手们也不甘示弱,他们紧盯着前方,手指紧扣扳机,不停点射着那些妄想强行突围、冲锋在前的清军士兵,一道道火网让清军的突围企图化为泡影。“哒哒哒”,机枪的声音在战场上格外刺耳,每一次扫射都带走一片清军士兵的生命。

而狙击手们则隐藏在暗处,他们目光如鹰,锁定敌阵中的军官将领和督战队。随着一声声枪响,清军的指挥系统逐渐陷入混乱,群龙无首的清军士兵惊慌失措,四处逃窜。“啊!”一名清军将领被击中,惨叫着倒下,周围的士兵见状,纷纷乱了阵脚。

很快,清军的防线全面崩溃。败退的清军士兵们拼命往回跑,由于场面极度混乱,踩踏事件不断发生。原本寂静的郊外,此刻尸横遍野,尸体被踩踏得面目全非,鲜血将土地染成了暗红色。曾经拥有五万兵力的清军汉八旗部队,在民义军的猛烈打击以及自相践踏之下,死伤不计其数,最后仅剩下区区几百人,现场景象惨不忍睹。

在混乱之中,清军大将耿仲明不慎从马上跌落,瞬间被疯狂逃窜的人群淹没,在绝望的呼喊声中被活活踩死。而尚可喜见势不妙,企图逃跑。这时,眼尖的张献忠大喝一声:“往哪跑?”说罢,他快马加鞭,如离弦之箭般追了上去。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绝不能让这个敌军将领逃脱。

在激烈的追逐中,张献忠凭借着精湛的骑术和过人的勇气,逐渐逼近尚可喜。两人你来我往,展开了一番激烈的较量。张献忠挥舞着长刀,一次次砍向尚可喜,尚可喜狼狈地抵挡着。最终,张献忠瞅准时机,一个侧身,长刀一挥,成功将尚可喜生擒。

当战斗的硝烟渐渐散去,民义军对此次战斗进行了统计。我军民义军陆军第二军投入三万人作战,伤亡较小,仅有二三十人不幸阵亡,不到两百人受伤,这无疑是战术运用得当和战士们英勇奋战的结果。而缴获方面,收获颇丰,共缴获了长刀3000余把,火铳1000余支,各类粮草物资堆积如山,足够民义军一段时间的消耗。这些缴获不仅补充了民义军的装备和物资,更增强了对抗清军的实力。

战士们欢呼雀跃,他们为自己的英勇战斗而自豪,也为能保卫家园而骄傲。这场战斗的胜利,不仅沉重打击了清军的嚣张气焰,更坚定了民义军对抗清军的决心和信心。长江两岸的局势,也因为这场战斗的胜利,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民义军在对抗清军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