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子珒等人不放心,想要跟上去。
万花楼的小厮拦住他们,“几位客官,只有接到花球的这位公子才可进花魁的厢房。”
“还请您等随小的去偏厅休息...”
若离眉眼微动,回过头来给了几人一个安慰的眼神,“无妨大师兄,你们且去休息,我去去就来...”
随即就跟着小厮抬起脚跟,往三楼的方向走去。
只心里渐渐布上密云,这万花楼里的花魁究竟是要她作何...
进了厢房。
几个老鸨似的人物正对着内室的姑娘低声吩咐着什么。
绕过屏风见了她,俨然一副猫见耗子般,眉开眼笑道:“公子真真是丰神俊朗,翠娘好福气,头一次接待客人,就遇见了如此人物...奴家若是再晚生个十年,怕是也争着抢着要接待公子呢!”
说着说着就忍不住想要上起手来。
若离侧身一躲,含笑道:“在下不懂万花楼的规矩,敢问嬷嬷们可知...哪位是花魁娘子?”
老鸨们收回手来,互相推搡了一下,打趣道:“翠娘就在床榻上,公子这般就急不可耐了么?”
“也罢也罢,我等人老珠黄的,就不留在这扫了公子兴致了。”
“春宵一刻值千金,公子今夜就尽情享受吧!”
老鸨们走之前还不忘好心关上房门。
终于,厢房内总算是安静了下来。
若离长呼了一口气。
透过那层隔扇,依稀辨出床榻之上坐着的正是楼台那名女子。
若离轻声道:“...这位姑娘,在下无意接这花球,也勿需你来伺候与我,我们只隔着这盏屏风说说话就好,时间一到在下就会离开。”
“如此可好?”若离探究道。
心里却想着,若是这花魁有意让自己前来,今夜怕是不止于此...
“公子请稍后,容奴家褪去这满身脂粉再来见您...”内室里传出一道轻柔的声音。
若离没有异议。
过了片刻。
“公子...奴家好了。”
内室那名女子缓缓挪动脚步,绕过屏风走了出来。
若离抬眼瞧去,褪去了满身繁琐的华饰,眼前之人也不过是一位模样再端正不过的清丽佳人...
观其行为举止,分明是大家闺秀所在。
怎会流落到这销金之所?
翠娘俯身蹲下,欲要褪去若离的鞋袜,“...奴家翠娘,愿意服侍公子。”
若离身子顿时一僵,后退了两步,连连摆手道:“姑娘姑娘!在下不献身的!”
猝不及防的,对上翠娘的视线。
翠娘对着她微微摇了摇头,眼神示意房门的位置,低声提醒道:“公子,那些人还没走...”
若离瞬时就明白了她的用意。
眼神一凛!
门外竟有人在偷听...
心顿时沉了下去。
万花楼这是...
不放心她?
还是不放心花魁?
翠娘手上动作不变,声音继续如常道:“公子放心,奴家会很温柔...定会让公子有个美妙的夜晚。”
若离细细瞧着眼前的女子。
厢房内一时静悄悄的。
外面的人并没有离开...
这也不是个办法。
二人对视一眼。
若离袖中的双手慢慢捏紧,咬了咬牙,对着翠娘耳边低声道:“姑娘对不住,在下冒犯了!”
下一刻。
门外的老鸨只听房内传来一声女子的惊呼,随即又传来绢帛衣布的撕裂声,紧接着仿佛有什么重物落在了内室的床榻之上...不多时,房内便传出床榻吱呀吱呀的声响。
老鸨满意的点了点头,转身离开了。
内室里。
此刻窗户大开。
翠娘双手捂唇,满眼震惊的看向床榻上的两个男子 !
神色还有些茫然,“公...公子?”
若离身上苍蓝色的衣襟有些松散,她扭过头来,冲翠娘歉意一笑,“姑娘,外面的人可走了?”
翠娘会意的去门边望了望,“公子,门外已经没有人了。”
若离这才点了点头,松了口气。
有些局促的将人从被褥中捞出,“大师兄...”
萧子珒轻飘飘的瞥了她一眼,没有说话,但神情分明像是丈夫出门在外,回来却发现妻子要红杏出墙的模样。
他在等着她的解释。
若不是不放心她独自在这花魁房内,自己也不会做起这梁上君子来。
真当自己扮上男装就是男儿身了么?
她竟还和花魁靠得那样近!
还动手脱掉了人家姑娘的外衣!
她究竟知不知道自己是个女子啊...
这般轻车熟路的模样也不知道从哪里学来的!
回来定要好好教教她规矩。
“大师兄,你误会了...刚才我只是和翠娘做戏,门外有人偷听来着!”
翠娘也连忙点了点头。
虽不清楚从窗户翻进来的男子是何人,但眼下惊动万花楼里的人对他们而言并不好。
萧子珒默然,语气缓和道:“若敢有下次...”
若离识趣的接上话,连连保证道:“不敢不敢!绝对没有下次,我发誓!”
说完还殷勤的给萧子珒抚了抚身上褶皱的长青色外衣。
...
片刻后。
翠娘恭敬的给二人斟上茶水。
若离没有喝,开口直接步入正题,“说吧,你引我来所为何意?”
翠娘心中一颤,她眼眶微红的望着若离,重重的磕了一个头,俯身在地声泪俱下!
“大人!奴家吴瑾芸,原是济昌城商户吴延山的女儿,半年前被奸人所害,流落至此!恳请若大人为奴家讨回公道!奴家愿为大人做牛做马,以报再生之德!”
若离皱紧了眉头,这是第二次,有苦主在秦楼楚馆找上门来了...
萧子珒则是警惕的望着翠娘,将若离护在身后,“你怎知她的身份?”
吴瑾芸依然跪俯没有起身,只声音哽咽道:“奴家曾在京都见过大人的画像,大人丰神俊朗,奴家绝不会认错...”
眼前人哭的梨花带雨,若离并没有告诉她,自己如今已非大理寺卿的身份,“姑娘先起来再说...”
“你有何冤情,可与我详细说来!若所言不虚,我自会为你讨还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