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一进校园,她那双灵动的大眼睛就开始好奇地四处张望起来,眼前这个陌生又新奇的环境让她感到既兴奋又紧张。

校园内到处都是前来报到的新生,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兆招娣顺着指示牌一路寻找,终于找到了自己所学专业的报到处。

只见那里早已排起了一条长长的队伍,如同蜿蜒的长龙一般。

兆招娣赶忙走到队尾,加入其中,耐心地等待着办理入学手续。

在排队的时候,人群熙熙攘攘,她不经意间一转头,目光恰好与同专业的几个女生交汇在一起。

那一瞬间,仿佛有一种默契在空气中流淌,大家不约而同地相视一笑,原本陌生的氛围顿时变得轻松而亲切起来。

简短的寒暄过后,她们自然而然地开启了闲聊模式。

话题从报到流程、校园环境聊到各自对未来大学生活的憧憬和期待,欢声笑语此起彼伏。

终于完成了报到手续,兆招娣怀揣着满心的好奇,按照指引朝着宿舍走去。

她的宿舍位于女生宿舍楼 2 楼,当推开房门的那一刻,一个宽敞明亮的八人间展现在眼前。

房间内整齐地摆放着四张上下铺床铺,可以住宿八个人。

此时,宿舍里已经有两位室友正在忙碌地整理着床铺,听到开门声,她们停下手中的动作,微笑着向兆招娣投来友善的目光,并热情地打起招呼。

没过多久,其他五位室友也陆陆续续地抵达了宿舍。

兆招娣看着一张张陌生却又洋溢着青春活力的脸庞,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温暖的感觉。

由于自己在这里居住的时间不会太长,对于床位的选择并没有太多讲究,于是她大方地表示让其他同学先选。

同学们纷纷挑选着自己心仪的床铺,最后剩下的那张靠近门口的下铺,便成为了兆招娣暂时的“小窝”。

紧接着,女孩们迅速行动起来,全身心地投入到整理内务的工作之中。

有的在仔细地擦拭书桌,有的在认真地挂起衣物,还有的在精心布置着属于自己的一方小小天地。

虽然大家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口音和生活习惯,但彼此之间都充满了善意和包容。

经过一番努力,内务终于整理完毕。

这时,女孩们像是心有灵犀一般,纷纷围坐在桌前,开始互相介绍自己。

原来,这八位可爱的姑娘分别来自三个不同的班级,真可谓是从天南地北汇聚而来。

每个人都带着独特的故事和经历,在这个小小的宿舍里交织出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

八个青春洋溢的女孩围坐在一张长方形的桌子旁,彼此之间洋溢着亲切而温暖的笑容。

每个人面前都摆放着一份来自他们家乡的特色美食或物品,这些特产不仅代表着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更承载着对故乡深深的眷恋和思念之情。

兆招娣兴奋地讲述着自己在暑假期间的所见所闻,尤其是关于繁华都市——深市的发展机遇。

她绘声绘色地描述着高楼大厦林立、车水马龙的街道以及充满创新活力的科技园区。

舍友们聚精会神地听着,眼中闪烁着向往和憧憬的光芒,仿佛能够透过兆招娣生动的叙述看到那个充满无限可能的城市。

随着新学期的开启,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生活拉开了帷幕。

大学的课程设置丰富多彩,涵盖了文学、艺术、科学等多个领域,这与中学时期相对单一的学科体系形成了鲜明对比。

面对如此广阔的知识天地,兆招娣犹如一条欢快的小鱼,迫不及待地一头扎进了知识的海洋之中。

入学后的第一堂课给兆招娣留下了深刻印象。

那位德高望重的教授站在讲台上,以其渊博的学识和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引领学生们走进一个全新的学术世界。

兆招娣被教授精彩绝伦的授课所吸引,完全沉浸其中,如痴如醉。

那一刻,她深切感受到这里就是自己梦寐以求的学习殿堂,也是她汲取知识养分、勇敢追逐梦想的崭新起点。

她希望能够尽快融入到紧张而又充实的大学生活当中去,通过不断阅读各类书籍来拓宽自己的视野、提升自身素养。

与此同时,她心底还默默期盼着远在他乡的陈润平能给自己寄来信件。

几天之后,兆招娣终于如愿以偿地收到了陈润平寄来的第一封信。

当她小心翼翼地从信箱取出信封时,发现信纸略微有些褶皱,上面似乎还残留着长途跋涉的痕迹。

她轻轻展开信纸,一行行刚劲有力的字迹映入眼帘。

信中,陈润平详细地倾诉着军队生活的点点滴滴,虽然每日高强度的训练异常辛苦,但他却觉得无比充实。

这段经历让他迅速成长起来,同时也使得他报效祖国的决心愈发坚定不移。

兆招娣轻轻地打开信封,小心翼翼地抽出信纸,当她看到那熟悉的字迹时,嘴角不自觉地上扬起来,眼中闪烁着喜悦的光芒。

她迫不及待地开始阅读起信来,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彼此生活的关切和问候。

读完信后,兆招娣心情愉悦,立刻提起笔,准备给远方的陈润平回信。

在信中,兆招娣详细地描述了学校里那些有趣的课程,比如生动活泼的语文课、充满挑战的数学课以及新奇有趣的实验课等等。

她还提到了身边那些友善可爱的同学们,他们一起讨论问题、互相帮助,共同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课业逐渐变得繁重起来,兆招娣每天都忙碌于各种各样的学习项目之中,几乎没有太多闲暇的时间。

因此,她与陈润平之间的信件往来也渐渐变得稀疏起来。

尽管如此,每当兆招娣收到陈润平的来信时,心中依然会涌起一股温暖的感觉。

仿佛这些信件就是连接两人心灵的桥梁,让他们即使身处不同的地方,也能感受到对方的存在和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