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兆元他们跟着钟婶来到一间房子前,兆元交待周解放一番。

“娘,我准备把家里的房子重新装修一下,等会儿我会去拉一些材料放在家里。”

现在钟婶把他误认为峰仔,兆元也不纠正,任钟婶叫,装修的事也就跟钟婶商量一下。

“好的,装修一下好,你去忙,我和你爸在家帮你看着。”

钟婶很是开心。

兆元、周解放、兆解元一起开车去把需要的材料全部拉回来堆在院子里,现在兆元直接把拖拉机开到了家门口。

钟婶看着兆元开着拖拉机,很是开心。

“峰仔,这是我们家的拖拉机。”

“是的,这是我们家的拖拉机。”

兆元开心地回应着钟婶。

钟婶绕着拖拉机,这里摸摸,那里摸摸,很是开心。

“峰仔,在家吃饭不。”

钟婶想留兆元他们在家吃饭。

“他们还有正事要办,今天不在家吃饭了。”

钟叔忙过来拉着钟婶。

“那下次一定回家吃饭。”

钟婶说。

“好的,我下次一定回来吃饭。”

兆元走之前跟钟婶说,然后开着拖拉机向着兆家村而去。

钟婶站在家门口看着兆元开着拖拉机远去,直到看不见了才在钟叔的搀扶下回了屋。

第二天,兆元收拾好东西,林芳芳从石灰缸里拿出200元钱给兆元。

“出门在外,多带点钱。”

“嗯。”

兆元接过钱,放进内裤袋子里。背着军绿色的斜挎包,叫上兆元一起上了拖拉机开着拖拉机去了县城。

兆元把拖拉机直接开到钟叔家门口停下。

一听到拖拉机声音,钟婶赶紧跑过来把门打开。

今天的钟婶精神抖擞,精气神明显好了不少。

“峰仔,回来了。”

“嗯,回来了。”

周解放提着自己的东西从拖拉机上跳下来。

兆元带着周解放向着昨天安排好的房间走去。

兆元和周解放一走进房间,被眼前的景象惊住了,房间收拾得井井有条,床上已经铺好了被褥。

“你婶子很开心,昨天就帮你收拾好了。”

钟叔拉着兆元走到厨房旁边。

“兆元,难为你了,但自昨天见到你之后,她是这几年以来最开心的日子了,你们昨天走后,她开心地把房间收拾好,几年了,家里一直没有这么热闹过了,昨晚她也睡得非常安稳,真的非常感谢你。”

说着钟叔眼眶发红。

“钟叔,不客气的,她认我是峰仔,我就做峰仔,以后跟着我们就是,我父母不在了,就当你们是父母了。都说家有一老似有一宝,我是开心的。”

兆元安慰着钟叔。

“我跟钟婶打声招呼,我要去省城大概一周,这几天有什么事就找周解放,这几天周解放就跟着你们一起吃饭,给您俩添麻烦了。”

“嗯。你放心去,周解放就跟着我们一起吃,家里好久没来人了,我们高兴还来不及,哪是添麻烦。”

钟叔说。

“娘,我要去省城开几天会,这几天周解放在我们家住嘞。”

兆元走之前跟钟婶打招呼。

“好的,你去出差。”

钟婶开心地跟兆元打招呼,把兆元送出家门,看着兆元的身影消失在视线外。

出了钟叔家,兆元直奔新华书店大院,马文龙主任已经在院子里等兆元了。

“兆老弟,来了,走吧。”

说着两人一起上了一辆吉普车向着省城去了。

车子在路上颠簸了将近2个小时终于到了省城,开进了省新华书店大院。

一下车就见院子里的一辆小汽车上下来2位中年男人,其中一位就是涂成龙主任,他们向着兆元他们走来。

“马主任,你们来了,想必这位就是兆元同志了。”

那位高一点的中年男子走在前面,首先跟马主任打招呼。

“嗯,这是兆元同志,这是省化工厂的齐勇厂长。”

马文龙介绍着。

“齐厂长好。”

兆元打招呼。

“涂主任好。”

兆元看到涂成龙也向前打招呼。

“兆元,你们来了,齐厂长等了一阵了。”

涂成龙走向前拍了拍兆元的背。

“兆元同志,厂里就等你了,涂主任,马主任,我们要先去厂里了。”

齐勇厂长迫不及待地想走。

“好的,兆元你们先去厂里,看齐厂长那迫不及待的样子,他亲自在这里等很久了,我说要他派个人来接你,他还是自己亲自来接了。”

涂成龙说。

“嗯,我就跟齐厂长先走了。”

兆元说。

跟涂成龙主任和马文龙主任道过别,就上了齐厂长的车。

车子向着省第一化工厂而去。

车子直接开进了第一化工厂里面。

下了车,兆元跟着齐勇厂长先去了旁边的厂接待所,先安顿好住宿,然后一起来到了办公楼二楼的一间办公室里。

办公室里已经坐了一众人。

兆元和齐勇主任一进来,大家的眼睛齐刷刷看向兆元。

“这么年轻。”

人群里传来很轻微的声音,但兆元还是听得清清楚楚。

“兆元,你坐这儿。”

齐勇指着他旁边的一个位置示意兆元坐下。

兆元一坐下来,就进来一个人发了一份全英文的资料。

“大家好,今天大家开个会,本来计划后天到的米国的专家提前到明天就会过来,所以时间非常紧迫,大家抓紧时间把手上的这份说明书详细看一下,尽快翻译出来,这个流水线初步谈好的价格是4亿米刀,大家仔细看看有什么问题没有,上次滨海市化工厂进口了一套流水线,专家一走就无法运转,损失非常大,每次请米国请专家来维修一次就需要2万米刀。”

齐勇厂长说。

兆元拿起说明书详细看了一遍,这是一套明显已经过时的流水线,可以说应该是米国淘汰了的流水线。

但是兆元还是拿起笔奋笔疾书起来,先把这份资料翻译出来才是关键。

大约过了一盏茶的时间,兆元把翻译好的资料交给齐勇厂长。

其他的人还在翻译着。

“齐厂长,请问机器已经到货了吗?”

兆元轻声地问齐勇厂长。

“已经到了部分在仓库里,但现在不能打开,必须等他们的专家到后才能打开。”

齐厂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