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重生1979:我带四个女儿发家 > 第82章 “我们以后都不用相互客气了,都是自己家的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2章 “我们以后都不用相互客气了,都是自己家的人

“钟叔,您和芳芳她们先回去。今晚有从沪城来的贵客,又得麻烦您们。我刚才出去买了一些猪下水。炉灶那边估计还得忙活好一阵子才能够完工,我等方师傅他们打好炉灶之后再过去。”

兆元走到钟叔旁边说。

“兆元,那已经是你的房子,我现在也只能说借住的,哪是给我们添麻烦,是我和你钟婶给你添麻烦了。”

钟叔说。

“我们以后都不用相互客气了,都是自己家的人。”

兆元说。

“我和你钟婶很开心你们来打扰,这几年那院子死沉沉的,自从你买了院子,院子里充满了生机,你钟婶的病都好了。”

钟叔说。

“钟叔,我这院子周日入伙,到时跟钟婶一起过来庆贺庆贺。”

兆元说。

“好的。”

钟叔带着钟婶推着推车走在前面,林芳芳走在后面去了钟叔家的小院。

“铃铃铃”

堂屋的电话又响了起来。

“喂,您好。”

兆元拿起电话。

“兆元同志,我是邵刚。”

对面传来醇厚的男音。

“邵部长好。”

兆元说。

“兆元小同志啊!此次你可是立下了大功,这场硬仗打得那叫一个漂亮,不仅让咱们翻译局脸上有光,更为咱们国家成功避免了巨额损失。这不,冰城那边想请你过去帮忙,结果被你给回绝了。可人家不罢休啊,那位省长竟然亲自找到我这儿来了。关于这件事情呢,我也大致做了些了解,的确有些难为你啦。不过嘛,这次涉及的金额可比湖州化工厂那次还要庞大得多,恐怕除了你之外,真没人能够胜任这项艰巨任务喽。所以呀,兆元小同志,你能否看在我的薄面上,前往冰城助他们一臂之力呢?”

邵刚部长语气温和地说道。

“邵部长,您真是太抬举我了!您一声令下,哪怕前方困难重重,我也定会义无反顾地前去相助。只是并非每一次都能如此幸运地替他们省下资金,我这回纯粹就是误打误撞、凑巧碰上而已。万一到时候没能省下钱来,反倒给您脸上抹黑,那我可真是罪过大了。”

兆元连忙回应道。

“哪有每次都能省下如此巨额资金啊!你所做之事恐怕早已在米国同行业间传遍啦!待到他们下一次来到咱们这儿与你相见时,定然不敢过于嚣张跋扈、肆意妄为。这般一来,不仅能够起到威慑众人之效,还可令诸事办理更为顺遂。”

邵刚部长侃侃而谈道。

“承蒙邵部长抬爱,听您这么一说,那我便安心前往一趟便是。若有需要,冰城那边直接与我取得联系即可。在此谢过邵部长,真是给您添麻烦了,让您费心劳神。”

兆元言辞恳切且谦逊有礼地回应着。

“嗯,我跟他们说要加倍给报酬,不能按常规的翻译报酬给,如果省下大批资金应该额外奖励,你就把家里事情安排好,放心去做。下次来京城,记得来部里坐坐。”

邵刚部长说。

“好的,谢谢邵部长。”

兆元说。

邵刚部长挂断了电话。

兆元知道,湖州化工厂的事一旦传开,接下来自己会忙得像个陀螺。

兆元放下电话,走到厨房,方师傅师徒已经把炉灶打好了,在收拾东西了。

“兆元,灶要放置24小时等干透了才能用。”

“好的,谢谢师傅,这是工钱。”

兆元说着把提前说好的工厂递给师傅。

方师傅接过工钱,带着徒弟们走了。

兆元正准备锁门去钟叔家。

“铃铃铃”

堂屋的电话又响了起来。

兆元只好返回堂屋,拿起电话:

“喂,你好。”

“您好,这里是冰城化肥厂,我是化肥厂雷建军厂长。”

电话对面传来一个男中音。

“您好,雷厂长。”

兆元说。

“兆元同志,非常感谢您答应来冰城帮助我们,我们从米国定了一套钾肥流水线,仪器这2天就可以收到,专家组是下周四到达冰城,您看我们为您买飞机票还是火车票。”

雷建军说。

“坐飞机我不方便,我看火车方便不,也不知道有没有直达冰城的火车。”

兆元说。

“我们查了,坐火车要到湖州才有直达冰城的火车,要一天一夜,如果兆元同志你想坐火车,我们就安排买卧铺票。”

雷建军说。

“那还是买卧铺票,买周二晚上或者周三上午的,到时你们拿着需要翻译的资料来接我,我在车上就可以翻译完。”

兆元说。

“好的,我就去安排,待会儿告诉你结果。”

雷建军说。

“您们安排好了,下午2:00再打电话给我,我要外出办点事。”

兆元说。

“好的,谢谢兆元同志。”

说毕,雷建军挂断了电话。

兆元看了看手表,已经快12点了。兆元锁上院门就急匆匆地去了国营饭店。

兆元要了一个包间,点了6个菜,要了2瓶茅台酒。

过了一会儿,杨喜来县长就带着一个中年男子走了进来。

“兆元,这就是我跟你讲的姜师傅,做得一手好菜和点心。姜海波,这是兆元。”

杨喜来县长一见到兆元就给他们彼此介绍起来。

“姜师傅,你好,我是兆元。杨县长,请。”

兆元走上去跟姜师傅握手。然后把大家引进包间。

很快就上了菜。

“兆元,我们3个人,你点这么多菜不是浪费吗?”

杨喜来县长有点带着责备的口气说。

“难得请杨县长和姜师傅吃饭,我早上来不及吃饭,肚子饿了,所以就多点了一点,下次改正。”

兆元把责任揽到自己身上。

大家开始吃饭喝酒。

杨县长把姜海波的情况详细道来:

“兆元,我跟海波是发小,他12岁就跟随自家省城的一位亲戚学习厨师,18岁才回到金阳县,曾在县里最大张家酒家做厨师,做得一手好菜,后因成分不好,工作也丢了,这几年一直在务农,前几天我回家看望母亲,遇到了姜海波,觉得他一身好手艺窝在农村务农有点可惜,兆元,你刚好开的是食品厂,海波或许可以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