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大家热烈讨论之际,刘叔突然面露不满之色,提高嗓音说道:“我说你这小子,怎么一分钱都不愿意往外掏啊!虽说高科技产业难度颇高,但难道因为困难我们就选择放弃发展了不成?”
他的话语犹如一记重锤,敲在了在场每个人的心间,引发众人陷入更深层次的思考。
依我来看啊,这手机行业前景可是相当广阔呢,而且它的技术门槛相对来说不算特别高,所以咱们可以先从组装机入手,逐步积累相关技术经验嘛。
你呢,就勇敢地去投资尝试一番,即便最终失败了,那也没啥大不了的呀!
我来给你拍板定夺,让你能够独立自主地创立属于自己的品牌。
不仅如此哦,我还会为你提供宽敞的场地,以及给予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呢。不过有一点得明确哈,这个企业可一定要扎根留在咱们省内发展哟!
听到这里,李军脸上露出一丝苦笑,无奈地点点头应道:“行吧,那等过完年之后,我就试着放手一搏看看!初步打算投资 5 个亿,如果真不幸亏掉了,我也心甘情愿认栽;要是能取得成功的话,那到时候肯定会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的啦!”
紧接着他又补充说:“只是呢,省里可得支持一下我呀,给我拨点外汇才行,因为我急需用这笔钱去购置各种各样用于生产和研发的先进设备呢。”
这时,刘叔大手一挥,豪爽地回应道:“没问题!你就尽管放心大胆地往前冲吧,省里绝对是你最坚实的后盾,全力为你撑腰打气!”
在享用完美味可口的饭菜之后,李军心满意足地离开餐桌,迈着轻快的步伐返回家中。
一到家,他便迫不及待地坐到书桌前,打开笔记本电脑,将自己一直以来心心念念想要涉足的手机行业郑重其事地列入了发展计划之中,并详细地记录下来以备后续查阅和跟进。
他深知这个决定对于自己事业版图的拓展至关重要,因此希望能够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以便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顺利地正式进军科技领域。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李军家中变得越来越热闹起来。
来自各个合作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纷至沓来,他们带着诚挚的笑容和精心准备的礼物,向李军及其家人送上了最美好的新年祝福。
这些祝福不仅传递着对彼此友好关系的珍视与延续,更蕴含着对未来携手合作、共创辉煌的殷切期待。
就在这一片欢乐祥和的氛围中,春节悄然而至。
人们沉浸在节日的喜悦当中,走亲访友、互道吉祥话,街头巷尾张灯结彩,处处洋溢着浓浓的年味。
然而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春节已在不知不觉间接近尾声。
当 2 月 10 日这天终于来临的时候,意味着令人愉悦的年假宣告结束。在君临投资集团的会议室里,一场庄重而关键的年初会议正在举行。
作为集团的核心人物,李军神情严肃地站在主席台上,面对着台下众多员工代表以及合作伙伴们发表了一番慷慨激昂的讲话。
他郑重宣布:“经过深思熟虑和前期筹备,我们君临投资集团决定正式进军科技制造业!”
话音未落,全场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紧接着,李军继续说道:“为此,公司将斥资 5 亿元人民币专门用于手机研发以及相关方案的整合优化。
同时,我也在此鼓励咱们集团的人事部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全力以赴去挖掘摩托索拉中国区各个部门的负责人、技术研发骨干等重要人才,为我们新项目的推进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为了招揽到顶尖人才,公司不惜采用高薪、股权奖励以及其他各种诱人的方式来不断挖掘人才。
只要被认定具有卓越的能力和才华,公司就会毫不犹豫地给予所需的一切支持,要人给人,要钱给钱,毫不吝啬任何形式的奖励。
因为对于公司来说,此次行动不仅仅是一次普通的人才引进计划,更是关乎整个集团未来发展的关键一步。
而这次大规模的招贤纳士活动也被视为集团的最后一次重大投资,且投入的资金并没有设定上限,可以说是全力以赴。
当那场决定命运的会议落下帷幕之后,集团内部立刻陷入一片繁忙景象。投资部率先行动起来,他们紧密联系着各路潜在目标人物,积极展开谈判与沟通工作;
与此同时,集团旗下的各个重要部门也都围绕着这个核心任务高速运转,全力配合投资部的工作,共同为新公司的组建出谋划策、提供必要的资源保障。
短短一周时间过后,一家崭新的公司便如同一颗璀璨新星般悄然诞生。这家名为“星耀科技有限公司”的企业虽然并未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但它却以一种低调而稳健的姿态正式亮相于市场之中。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的注册资金高达 5 亿元人民币,其注册地点选择在了充满活力与创新氛围的合肥市。
时光荏苒,又过了半个月左右,凭借着前期那一系列令人瞩目的大手笔挖角行动,星耀科技成功吸引来了摩托罗拉公司的两位高级人才——蒋浩和高瑞彬。
不仅如此,他们还带来了各自所率领的精英团队一同加入。
这无疑使得原本就备受关注的星耀科技实力大增,瞬间成为行业内的焦点所在。
终于,在 2 月 20 日这一天,身为集团高层领导之一的李军亲自出席了星耀科技的重要会议,并在会上郑重宣布了一系列人事任命决策。
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便是,由蒋浩出任公司的执行总裁一职,全面负责管理公司的各项事务。
这一任命不仅彰显了公司对蒋浩个人能力的高度认可与信任,同时也预示着星耀科技即将开启一段波澜壮阔的发展征程。
高瑞彬作为集团的副总裁以及研究院的院长,身负重任,全面负责方案的整合与设计等一系列关键工作。
而就在此时,出现了一个令人瞩目的决策——两位核心人物毅然决然地选择了高达 300 万年薪的待遇,并签署了一份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对赌协议。
根据这份协议,如果他们能够在接下来的 5 年时间里实现出货量突破 1000 万台这一宏伟目标,那么将获得百分之五的股权奖励。
时光匆匆,转眼间两个月过去了。这段日子里,整个团队忙得不可开交,不断地进行沟通、协调。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一批星耀 1 手机成功完成了定型!这款手机配备了先进的触摸屏技术,屏幕尺寸达到 3.5 英寸,其外观设计明显参考了苹果,但又在此基础上稍作修改,调整了部分配置,从而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新机型迅速问世,让人眼前一亮。
紧接着,各项后续工作也紧锣密鼓地展开。首先是安排代工厂进行严格的测试,以确保产品质量;
同时还要采购大量用于研发的高端设备,支付高昂的专利使用费,以及批量购入各种零部件。
如此一来,生产成本节节攀升,最终达到了 1599 元之多。
再加上经销商渠道建设费用、广告宣传投入等等,总成本价接近 2000 元。
4 月 20 日这天,星耀科技公司内部气氛热烈非凡。李军稳稳地坐在宽敞明亮的会议室中,聚精会神地聆听着各个部门针对产品定价问题所展开的激烈讨论。
大家各抒己见,提出了诸如 2399 元、2499 元、2699 元和 2999 元等不同价位的建议。
每一种价格背后都蕴含着复杂的市场考量和策略思考,究竟该如何抉择呢?这场会议注定要经历一番深思熟虑和权衡利弊之后才能得出结论。
李军目光坚定地一锤定音说道:“同志们,咱们的第一部手机一定要有所作为!我们要将智能手机的定价狠狠地打压下去,完全不用考虑赚钱的问题。
就以 1999 元这个极具竞争力的价格推出市场,并且首批生产 50 万台。现在大家来算算,如果这样操作的话,我们的生产成本能够压缩到多少呢?”
这时,一直埋头计算的蒋浩抬起头来,认真地回答道:“如果按照您说的方案执行,那么公司每部手机大概只能获得 30 元左右的微薄利润。
但是,如果产量能提升到 100 万台,那每部手机就能增加至 60 元的利润;要是产量达到 200 万台的话,每部手机更是可以实现 100 元的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