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 > 第142章 薛丁山陷洪水阵,程咬金三请樊梨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42章 薛丁山陷洪水阵,程咬金三请樊梨花

次日清晨。

大唐元帅薛仁贵带领着诸位将领,走出营门,纷纷上马,来到了阵前。

只见眼前旗幡招展,密密麻麻地插满四周,浓烈的杀气直冲天际

众人望着这诡异的阵势,心中满是疑惑,都在猜测这到底是什么阵。

就在众人仔细观察之时,阵中突然窜出一个道人,他手舞双鞭,气势汹汹地杀了出来,高声叫嚷道:

“薛仁贵,我听闻你当初踏海征东,威名远扬天下。今日你若能破得我这阵,我便劝说国王归顺唐朝;可要是破不了,我定杀得你片甲不留!”

薛仁贵听了这话,顿时气得火冒三丈,三尸神直跳,七窍内生烟,心中的怒火熊熊燃烧,大声问道:“谁去杀了这个妖道?”

薛丁山挺身而出,说道:“孩儿愿意前去会一会这个阵势。”

薛仁贵叮嘱道:“一定要多加小心。”

薛丁山应声领命,策马冲出旗门,迎着道人厮杀起来。

两人交锋,还没战到十个回合,道人便转身往阵中跑去。

薛丁山求胜心切,不假思索地追入阵中。

薛仁贵见状,担心儿子有失,急忙命令秦汉、窦一虎二将出去助战。

二将领命,迅速杀入阵中。

三人将道人团团围住,展开激烈厮杀。

那道人原本还能勉强应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感到力不从心,难以招架。

慌乱之中,他的动作开始变得杂乱无章,手忙脚乱地应对着三人的攻势。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道人突然自己背上所背负的葫芦解下。

他毫不犹豫地伸手解开系绳,将葫芦从背后取了下来。紧接着,他迅速打开葫芦盖子,一股汹涌澎湃的洪流如脱缰野马般从葫芦口中倾泻而出。

眨眼之间,原本平坦的地面瞬间被滚滚而来的洪水淹没。

那滔滔不绝的大水以排山倒海之势向四周蔓延开来,水位不断上升,短短片刻工夫,便已经有数丈之深。

而此时正在这片区域作战的唐军大小三军根本来不及做出反应,就被这突如其来的洪灾给彻底吞没了。

一时间,呼救声、惨叫声此起彼伏,整个场面陷入一片混乱与恐慌之中。

秦汉、窦一虎见势不妙,赶忙施展土遁之术,逃回营中,将此事报告给元帅、夫人和小姐。

窦仙童、陈金定听了,顿时泪如雨下,哭喊道:“此番相公性命怕是难保了!”

薛金莲也焦急地说:“都怪哥哥不好,要是樊氏嫂嫂在此,决然不会有今日这场灾祸。”

薛仁贵听了,沉思片刻,然后对程咬金说:

“如今敌人如此嚣张,即便这逆子被淹死,也不足为惜;但三军因此无法西进,还请老柱国再辛苦一趟,前往寒江关请樊梨花。”

程咬金面露难色,说道:“之前破烈焰阵时,老夫去请她,她就不肯来。我当时许诺她夫妻能和好,可如今薛丁山依旧不从。她满心怨恨地离去,此番恐怕是决计不会来了。”

薛仁贵道:“如今事在危急,全仰仗老柱国鼎力相助,好言相劝,务必请她前来。”

程咬金无奈地说:“并非老夫怕辛苦,只是担心白跑一趟。既然元帅吩咐,我也只能厚着脸皮,再去走一遭了。”

于是,程咬金告别元帅,跨上战马,扬鞭疾驰而去。

过了青龙关,没几日便到了寒江关。

他心中暗自思量:“此番去请樊小姐,她多半还是不肯来,这可如何是好?不如哄她一哄,就说薛世子回心转意,特地请她前去成亲,她听了这话,或许会来也说不定。”

想好计策后,程咬金走进关,来到辕门,对守门的士兵说道:“门军,你去通报一声,就说程老千岁要见。”

守门的士兵认得程咬金,不敢怠慢,笑嘻嘻地问道:“老千岁,薛元帅的大军进发到哪里了?”

程咬金答道:

“大军已到朱雀关,如今世子回心转意,情愿与你家小姐完婚。我是特地来相请的,烦你快快通报。”

门军听了,十分欢喜,连忙跑去报知夫人和小姐。

夫人听闻,欣喜地对女儿说:

“女儿啊,昨夜灯花报喜,今朝又有喜鹊临门,看来你丈夫真的回心转意了,所以才派千岁前来相请。”

樊梨花却冷静地说:

“那无情无义的人,怎么可能轻易回心转意?今日老将军又来,肯定是大军受阻,无法进兵,所以又派他来请我去破阵。”

夫人说:“不管是做亲还是破阵,人家大老远赶来,我们哪有不见的道理!先请他进来,听听他怎么说就明白了。”

樊梨花道:“谨遵母亲之命。”

随后,樊梨花出来将程咬金接进厅中,宾主分坐。

夫人说道:“承蒙老千岁大驾光临,不知有何见教?”

程咬金笑着说:

“夫人,老夫是来道喜的。如今薛世子愿意与令爱再结花烛,我奉元帅之命,做这个媒人,特来请小姐前去完婚。”

夫人听了,回头看向女儿,说道:

“娘就说嘛,难得贤婿回心转意,你快快准备,和老千岁一同前往。愿你们夫妻和和美美,娘也就放心了。”

樊梨花却对母亲说:

“母亲,您不了解薛丁山那个冤家,要他回心转意,那是万难之事。今老千岁前来,肯定是番兵阻挡了关门,来向我们求救的。”

程咬金听了,心中暗自佩服,心想:“这小姐见识竟胜于男子,我远远不及啊。”

嘴上却哈哈大笑着说:

“小姐,你若不信,难道老夫还会骗你不成?你收拾收拾前去,自然能夫妻百年和谐。到时候你就知道我是个实诚人,我可从来不会说谎。要是此番不能成亲,我以后再也不上你家的门了。”

程咬金再三劝说,樊梨花却始终不答应。

程咬金无奈道:“若小姐不肯前往,叫我如何回去回复元帅,又有何颜面见你公公?”

夫人见程老千岁这般言辞恳切,也劝道:

“女儿,看在老千岁的面子上,你就走这一遭吧。要是他依旧无情无义,以后再也不请你就是了。你快些准备,还是以大局为重。”

樊梨花见母亲都这么说了,便顺水推舟道:

“老千岁,奴家本不想去的,既然您再三央求,我就走一趟。但要是他还是老样子,以后就别想见我了。老千岁你先回去,我领兵随后就到。”

程咬金心想:“这次总算是骗得她答应了,还应许我领兵前来。”

便说道:“既然小姐应允,老夫就先行一步,还望小姐速速带领人马赶来!”

樊梨花道:“那是自然。”

程咬金拜别,樊梨花母女将他送出厅堂,程咬金上马离去,返回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