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温香软玉。

爱不释手。

许毅靠着极大的信念感只吃干,没抹净。

“媳妇,你再睡会。”宋婉宁累的眼皮子都睁不开,闭着眼睛嗯嗯两声。

许毅又抱了一会,才咬牙从炕上爬起来。

一捧凉水扑在脸上瞬间清醒。

他想去找找老师,问问有地不。

推开屋门才发现,外面起了一层雾。

连人影都看不太清。

不知道辰时日光强了能不能散雾。

恍恍惚惚间,许毅见到门外有个熟悉的人影,他快步过去打开门。

“老师,你咋在这?”

“知道你最近忙,去拿费时间,我睡不着,就过来了。”

胡庆之笑呵呵的把挎着的筐递给他,“婉宁和旺小子学的比我想的快,这是我给她俩重新写的手抄。”

他又翻开另一个线钉本,“这是给你娘和大哥打基础的。”

下面还有三四本蓝皮书和竹简,“这些是给你的,对了,你看的时候最好念着,叫旺小子也听听。”

胡庆之也知道许家事忙,便督促着许毅忙里偷闲。

许毅接过篮子:“谢谢老师。”

“举手之劳。”胡庆之又提醒:“算算日子童试的报名该开始了,你赶明上县城时别忘了去瞅瞅。”

许毅颔首,“我知道了。”

见胡庆之要走,许毅又喊住他,“老师,你有地吗?”

胡庆之点头。

“不多。”

流民村逃难至此,县令做主家家户户按人头分了口粮田。

他就一个人,分了一亩地。

流民村是县令从附近几个村硬挤出来的地方,田少。

地也是荒地开垦出来的,收成不好。

其实附近几个村子的土地都不肥,种不出啥好粮食。

勉强糊口。

许毅心里有数了,“老师,咱两家一起种吧。”

许家就后来买的几亩开垦的地。

家里劳力又多,胡庆之的一亩地搭把手就种完了。

家里有点地图着心安,也不指着几亩地挣钱。

和老师约定好,许大山也推门出来,瞅着这雾气也不当回事,对许毅说:“你和你娘先捯饬菜园子,我和老大老三先去锄地。”

这就是人多的好处。

家里家外的,一趟都能安排。

许娘烙了白面肉饼,吃饱赶紧干活。

俩人先给院子里撒上种子。又去新宅子故意留的菜园子里撒上些早春的菜籽。

见花池子空着,差点忍不住也撒种子上去。

许毅赶紧挡住:“娘,这种花。”

“唉,种菜多好,浪费这好土。”许娘虽说着,却也收回了手。

心疼。

-

雾气渐散,家家地头上都有不少人。

有牲口的赶着牲口干活。

没牲口种地只能自己拉着犁,铁打的本来就沉,下到地里得用出吃奶的劲才能拉。

他们一家昨天就商量好了,王安和带着牛车和他们一起种地。

刚到傍晚,许家,王安和,胡庆之的地都已经种完了。

许凤仙把种子放在牛车上,夸奖王安和,“幸好你来给帮忙,要不然明天都种不完。”

王安和腼腆一笑,“婶子,我能帮忙才高兴呢。”

“好孩子。”

许凤仙瞧着天色,搓了搓手。

“婶子先回家,给你们蒸包子,猪肉酸菜包子,香着呢。”

-

折腾一天,许毅一顿吃了三个大肉包。

收拾完桌子。

许毅便迫不及待地拿起胡庆之送来的竹简。

是一篇策论。

论仁政与治国。

胡庆之见到主动翻看,眼里闪过欣慰之色,解释道:“此竹简是多年前童试第一考生的拓版,你主要看他的论证,论点,这位考生的作答,至今还被人津津乐道。”

许毅垂头看去。

“夫国之兴衰,系于政道;政道之要,在于仁政。古之圣王....”

片刻后,他指着一处说道:“老师,这上面提到‘轻徭薄赋,使民有恒产’,可如今各地税赋虽有定例,但杂役繁多,百姓依旧苦不堪言。

学生实在想不明白,若要真正做到轻徭薄赋,该如何权衡各方利弊,既能保证朝廷的运转,又能让百姓休养生息呢?”

胡庆之端起茶杯,轻抿一口,缓缓说道。

“这其中关键在于朝廷的开支把控与政务的精简。减少不必要的工程建设,合理安排官员编制,杜绝奢靡之风,如此方能省下银钱,减轻百姓负担。”

许毅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听胡庆之的说法,这套策论应该被朝廷重视,并想出了改善之法。

另外,陛下既然下令把商和书连在一起,也能看出来是个敢于创新的皇帝。

但许毅突然有个想法,便又问:““那先生,如今皇帝陛下对这仁政的态度如何?

听闻陛下喜好奢华,又热衷于开疆拓土,这与仁政的理念似乎背道而驰,学生实在担忧,若日后踏入仕途,该如何应对?”

胡庆之微微皱眉,神色变得凝重起来:“陛下确有此偏好。

但你要明白,为官者在于进谏,在于引导。你需在合适的时机,以恰当的方式,向陛下阐述仁政的益处,展示民生的疾苦。”

宋婉宁在一旁忍不住插话:“可若是陛下不听,甚至龙颜大怒,那该如何是好?”

胡庆之看向宋婉宁,目光中带着几分赞许:“这便是为官的艰难之处。但只要秉持着一颗为百姓的心,哪怕粉身碎骨,也要坚守正道。当年魏征直谏唐太宗,虽多次触怒龙颜,可最终成就了贞观之治。”

许毅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谢谢老师,我懂了。”

此时,窗外的月光洒在屋内。

夜愈发深沉,可三人的讨论仍在继续。

他们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仿佛在为许毅二人的未来之路点亮一盏明灯。

-

晨光熹微。

淡金色的光线落在院中笔走游龙的许毅身上,衬得他眉眼愈发柔和。

专注的眼神随着指尖落下的线条游走。

很快,纸上赫然出现了一枚枚圆鼓鼓的,好似荷花花瓣的东西。

每片里面还写着字。

粉,白...

许凤仙去婶子家收了一圈荷包回来,许毅朝她招手,“娘,我有事找你。”

“巧了,娘也有事找你。”

俩人一说,更巧,想到一块去了。

节气扇子不能出的太急,可半个月一出,中间的时间都空着也挺可惜。

有了村里人的加入,短短几天,雨水扇子都已经完工了。

许毅笑着把刚画好的线条递给许娘,“这是我想的新东西,娘看看咋样?”

看着上头的线条的,许娘一头雾水。

不认识。

许毅这才想起来,自家娘一直待在村里,压根没见过荷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