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明英宗朱祁镇 > 第71章 复位后的清洗开端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朱祁镇重登皇位的那一刻,整个紫禁城仿佛被一股黑暗而冰冷的力量所笼罩,仿佛连空气都被冻住,凝重得让人喘不过气,无形的阴霾肆意弥漫,渗透进每一寸砖石与每一道宫墙。他身着华丽的龙袍,端坐在那象征着至高无上权力的龙椅之上,身姿笔挺犹如苍松,却散发着令人胆寒的森冷气息。他目光冷峻,恰似寒夜中闪烁着幽光的利刃,以一种近乎贪婪的姿态,犀利地扫视着殿下的一切,不放过宫殿中任何一个角落,不放过群臣脸上任何一丝细微的表情变化。此时此刻,他的内心被对权力的极度渴望与巩固统治的急切之情填得满满当当,每一寸思绪都被这股强烈到近乎疯狂的欲望所吞噬。

往昔在南宫被囚禁的日子,犹如一场挥之不去的噩梦,如影随形,不断在他脑海中反复闪现。那些漫长而孤寂的日夜,他被困在狭小逼仄的空间内,失去了自由的翅膀,失去了身为帝王的尊严。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曾经拥有的一切,那至高无上的皇权、群臣的朝拜、万民的敬仰,都被他人轻而易举地夺走。屈辱的场景如同昨日之事,历历在目,每一次被看守呵斥、被下人忽视、被朝臣冷落的瞬间,都如同一把把尖锐无比的刀,狠狠刺进他的心窝,鲜血淋漓。而那些不甘的情绪,在心底日复一日地积攒、发酵,如同沉睡在黑暗深渊的巨兽,最终化作了此刻对权力牢牢掌控的强烈执念。他在心底暗暗发誓,牙齿咬得咯咯作响,绝不再让自己陷入那样任人宰割的困境,绝不容许任何人、任何势力威胁到他这来之不易的皇位。

朱祁镇深深明白,朱祁钰在位的这几年,凭借着帝王的权力与手段,在朝堂之上纵横捭阖,在官场之中巧妙布局,已然在朝堂内外精心编织起了一张错综复杂、盘根错节的势力大网。这股势力隐藏在暗处,如同隐匿在黑暗丛林深处的荆棘,悄无声息却又危险万分,时刻窥视着,等待着最佳时机,准备从四面八方迅猛刺来,直击要害,对他的统治根基发起致命攻击。那些效忠于朱祁钰的臣子们,无论是朝堂上能言善辩、巧舌如簧,为朱祁钰出谋划策的肱股之臣,还是在地方手握重兵、割据一方,镇守要地的封疆大吏,在他眼中都像是一颗颗随时可能被点燃引信、瞬间引爆的火药桶。只要稍有不慎,一个决策失误,一个细节疏漏,这些人便能凭借手中的权力与资源,掀起一场惊涛骇浪,将他刚刚夺回、还未坐稳的皇位彻底颠覆,让他再次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他心中清楚,若想高枕无忧地坐在这皇位上,安稳地统治大明江山,庇佑子孙万代,唯有对朱祁钰在位期间所积累的势力展开一场全面且彻底、不留死角的清洗。他要像一位冷酷无情、心狠手辣的园丁,手持锋利的剪刀与锄头,将这些潜在威胁连根拔起,斩草除根,让自己的统治之土不再有任何隐患,不再有任何可能威胁到他统治的种子生根发芽,方能确保大明江山稳稳地掌控在自己手中,传承千秋万代。

于谦,这位在朱祁钰在位期间扮演着举足轻重角色的大臣,毫无悬念地成为了朱祁镇首要的清算目标。于谦自幼便沉浸在诗书的浩瀚海洋里,如饥似渴地刻苦钻研,日夜苦读,终成满腹经纶。入朝为官后,他凭借卓越的才学与非凡的能力,在朝堂之上锋芒毕露,崭露头角。无论是对国家政策的建言献策,从民生疾苦到边疆防务,从经济发展到科举制度,都能提出独到而深刻的见解;还是对政务的处理决断,面对堆积如山的公文与复杂棘手的难题,总能迅速理清头绪,做出公正合理的决策。他的智慧与才能超乎常人,引得满朝文武纷纷侧目,成为了朝堂上一颗耀眼夺目、璀璨生辉的新星。

土木堡之变后,大明江山陷入风雨飘摇、岌岌可危之中,国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北方强敌压境,京城危在旦夕,国内人心惶惶,局势动荡不安。朱祁钰临危受命,于谦则挺身而出,毫不犹豫地坚定站在朱祁钰身后,成为其最坚实可靠的臂膀。他凭借着自己的智慧与谋略,在朝堂上舌战群儒,稳定人心;在后方精心调度,筹备粮草军备。为朱祁钰出谋划策,全力辅佐其稳定局势,如同定海神针,稳住了大明摇摇欲坠的江山。

在那场关乎大明生死存亡的京城保卫战中,于谦更是展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与果敢的决断力。他身披沉重的战甲,亲自登上城楼督战,身姿挺拔,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无畏,仿佛能穿透重重硝烟,看到胜利的曙光。他大声激励着将士们奋勇杀敌,声音激昂澎湃,响彻整个战场,如同一股熊熊燃烧的火焰,点燃了士兵们心中的热血与斗志。在他的指挥下,明军上下一心,众志成城,成功抵御了外敌的入侵,力挽狂澜,稳定了朝局。此役过后,于谦之名威震天下,成为了大明的英雄。

正因如此,于谦深受朱祁钰的信任与重用。朱祁钰不仅委以他重任,让他掌管国家的重要事务,如军事调度、官员任免等关键领域;还时常对他的建议言听计从,将他视为自己的左膀右臂,国家的中流砥柱。久而久之,于谦在朝中威望极高,上至皇亲国戚,那些养尊处优的王爷、妃嫔,下至普通朝臣,那些兢兢业业的官员、吏员,无不对他敬重有加。无论是朝堂议事,他的话语总能让众人安静聆听,点头称是;还是私下交流,大家都以能与他交谈为荣,对他的观点与决策十分认可。他的一言一行都能在朝堂上引起不小的波澜,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

然而,也正是这份对朱祁钰矢志不渝的忠诚,以及在朱祁镇复位一事上的坚决反对,让于谦成为了朱祁镇眼中最为扎眼的 “眼中钉,肉中刺”。在朱祁镇看来,于谦的存在,就像是一把高悬在他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可能落下,斩断他的皇权美梦,威胁到他刚刚夺回的皇位。朱祁镇回想起复位前夕,朝堂上那场激烈的争论,犹如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那些反对他复位的声音中,于谦的言辞最为激烈,态度最为坚决。于谦引经据典,据理力争,毫不退缩,坚决扞卫朱祁钰的统治地位,每一句话都如同一把重锤,狠狠砸在朱祁镇的心上,这让朱祁镇怀恨在心,恨意如同熊熊烈火,在心中燃烧不息。如今大权在握,他怎能轻易放过这个曾经与他作对之人,复仇的火焰在他心中燃烧,驱使他迫不及待地要将于谦从朝堂上抹去。

朱祁镇坐在龙椅上,眼中闪过一丝狠厉,犹如恶狼看到猎物时的目光,贪婪而凶狠。他没有丝毫犹豫,毫不犹豫地发出了那道决定许多人命运的命令。刹那间,整个皇宫内院如同被注入了一剂兴奋剂,陷入了一片忙碌与紧张之中。太监们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匆忙奔走传递消息,尖细的呼喊声在宫殿长廊中回荡;侍卫们迅速集结待命,整齐的脚步声震得地面微微颤抖。整个宫殿都回荡着急促的脚步声,仿佛是命运的倒计时。

锦衣卫指挥使接到命令后,神色凝重,犹如背负着千斤重担,不敢有丝毫懈怠。他深知此次任务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一旦出现差错,必将人头落地。他迅速召集麾下精锐,那些锦衣卫们身着鲜艳的飞鱼服,那飞鱼图案在阳光下闪烁着神秘而诡异的光泽,仿佛来自另一个神秘世界。腰间佩着寒光闪闪的绣春刀,刀身的寒光仿佛能穿透人心,让人不寒而栗。他们个个神情冷峻,眼神中透露出一股肃杀之气,仿佛是从地狱深渊而来的使者,专门收割人命。

他们如同训练有素的猎犬,脚步匆匆地穿梭在京城的大街小巷。所到之处,百姓们纷纷惊恐地避让,原本热闹喧嚣的街市瞬间变得冷冷清清,店铺纷纷关门,路人行色匆匆。整个京城仿佛被一片恐怖的阴影所笼罩,压抑的气氛让人喘不过气,仿佛整个世界都陷入了黑暗的深渊。

很快,这队锦衣卫便径直朝着于谦的府邸奔去。当他们抵达于谦府邸时,瞬间将其重重包围。府邸周围,密密麻麻地站满了身着飞鱼服的锦衣卫,他们手持兵器,长枪如林,刀刃在阳光下闪烁着冰冷的光芒。严阵以待,气氛剑拔弩张,仿佛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刺鼻的火药味,只要有一点火星,便能引发一场血腥的厮杀。

指挥使一声令下,数名锦衣卫如猛虎般冲向于谦府邸大门。他们齐心协力,用身体撞击着大门,“砰” 的一声巨响,大门被瞬间撞开,木屑飞溅,如同一场小型的爆炸。

此时,于谦正在书房内踱步沉思。他手中拿着一本古籍,时而停下脚步,低头凝视着书中的文字,眉头紧锁,似乎在思考着什么深奥的问题;时而又缓缓走动,脚步沉稳,仿佛在丈量着书房的每一寸土地。听到外面传来的嘈杂声与撞门声,他微微一怔,随即脸上露出一丝坦然的神色,似乎早已料到会有这一天的到来。他缓缓放下手中的书卷,轻轻抚平书页的褶皱,整了整衣衫,将每一个褶皱都抚平,然后静静地站在原地,等待着即将到来的一切。

当锦衣卫们冲进书房时,看到的便是这样一幅场景:于谦一脸平静,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对正义的坚守和对命运的无奈。他的目光坚定,犹如夜空中最亮的星,没有丝毫的慌乱与挣扎,只是静静地看着眼前这些如狼似虎的锦衣卫,仿佛他们只是一群无关紧要的过客。在他心中,他所坚持的正义从未改变,即便面对这样的困境,面对生死的威胁,他也毫无畏惧,因为他问心无愧。

“于谦,你涉嫌谋逆,奉皇上旨意,即刻将你逮捕!” 锦衣卫指挥使走上前,大声说道,声音在书房内回荡,震得书架上的书籍微微颤抖。于谦微微点了点头,没有说一句话,只是默默地跟着锦衣卫走出了书房。当他踏出府邸大门的那一刻,阳光洒在他身上,却无法驱散他心中的阴霾。他抬头看了看天空,湛蓝的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然而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落寞,仿佛这美好的天空与他无关。然后缓缓低下头,迈出了沉重的步伐,每一步都像是踩在自己的心上。

于谦被强行押解着,一路穿过繁华的街市。此时正值京城最热闹的时刻,街市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小贩们的叫卖声此起彼伏,“卖包子嘞,热乎的包子!”“新鲜的水果,便宜卖啦!” 顾客们的讨价还价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首嘈杂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交响曲。然而,当人们看到被押解的于谦时,整个街市瞬间安静了下来,仿佛时间都停止了流动。百姓们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投来惊愕与惋惜的目光。他们看着这位曾经的大英雄,如今却沦为阶下囚,心中满是感慨。许多人眼中闪烁着泪花,想要说些什么,却又在锦衣卫的威慑下,只能将话语咽回肚子里。有的百姓忍不住低声叹息,“唉,于大人可是咱们的大恩人呐,怎么会落得如此下场。” 有的则握紧了拳头,心中充满了愤怒与无奈,“这世道,真是黑白颠倒!”

除了于谦,那些同样曾拥立朱祁钰且反对朱祁镇复位的大臣们,也未能逃脱这场劫难。锦衣卫依照提前拟定好的名单,如同幽灵般在京城各处出没,逐一将他们逮捕。一时间,整个朝堂之上人心惶惶,大臣们人人自危。往日里朝堂上的欢声笑语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死寂与压抑。每一位大臣上朝时,都小心翼翼,不敢多言一句,生怕稍有不慎便会触怒龙颜,招来杀身之祸。他们走路时轻手轻脚,说话时低声细语,眼神中充满了警惕与恐惧。

朝堂之上,大臣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恐惧与迷茫。他们看着曾经熟悉的同僚们一个个被锦衣卫带走,心中明白,这场权力的风暴才刚刚开始,而自己正置身于风暴的中心,随时可能被卷入无尽的深渊。在这种极度压抑的氛围下,大臣们在朝堂上议事时,声音都不自觉地压低,仿佛生怕自己的声音会引来灾祸。他们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都充满了谨慎,举手投足间都透露着小心翼翼。整个朝堂上下,弥漫着一股令人窒息的紧张与不安的气氛,宛如暴风雨来临前的压抑,让人喘不过气来。每一次呼吸都仿佛带着沉重的压力,每一个眼神交汇都充满了担忧与恐惧,整个朝堂陷入了一片死寂的恐惧之中,仿佛被一层无形的恐惧之网紧紧束缚,无法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