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郑教授,欢迎来到济水”

市委组织部长秦墨,亲自在金融投资局迎接郑鸿斌教授一行。

“秦部长,我们都是老熟人了,不用这么客气,我这边也是答应小董局长,过来看看”

跟着秦墨,一边往会议室走,一边盘聊着。

秦墨之前是江原大学的宣传部长,而郑教授做过公共事务学院的副院长,现在是校城乡规划中心的主任,彼此都比较熟悉。

“没想到我们董局长,能亲自把您请来,这是我们济水的荣幸”

秦墨说罢,邀请郑教授团队坐下。

今天的会谈厅隆重,会议室布满了鲜花和条幅。

受市委市政府委托,秦墨向郑鸿斌教授及团队邀请,聘请他为济水城建专家顾问。

董远方从嵩州回来后,向周研书记做了汇报,周书记意思是不要以城投公司的名义,直接以市里的名义邀请,并且市规划局还能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

这样做,自己省事多了,董远方当然双手赞成。

郑鸿斌欣然接受市里的邀请,对于他来说,也希望自己团队的研究能够运用到实践中。

济水作为江原省最小的省辖市,刚刚升格,百废待兴,上面政策相对倾斜,接下来的几年,会有一个爆发式的增长。

合理的城建规划,尤其是以城市综合体为代表的,具有前瞻性的城市规划,势在必行。

当天中午,他们在财政局小餐厅简单用了便饭,下午董远方便带着郑教授他们去了世纪广场现场。

“政府机关和职业学院虽然在这里,但是周围确实太空旷了,如果配套设施起不来,哪怕他们炒地皮的,弄不好也要砸手里”

看到这番实际情况,郑鸿斌教授也感觉有些棘手。

“这个地方,要整好,光靠住宅远远不够,可能十几年都不一定能开发完住宅”

是呀,1998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华夏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但是,农村人口流动还是偏少,即便是外出打工,也多是选择沿海和省会,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还是相对缓慢。

“这两天,我们还是在济水多看看,把整个济水及周边县市的情况摸清楚,这样做出的规划,才能真正落地成功”

董远方这几天,放下手头的工作,一心陪着郑鸿斌教授,深入济水各个乡镇和周边县市。

跟着郑教授团队,董远方学到很多东西,真的是乐此不疲。

“小董局长,听说你现在准备跟着张教授读研”

中午吃饭时,张教授闲聊起来。

“是呀郑教授,前几天在咱学校刚办的手续”

董远方回答道,郑教授还挺关心自己,有些受宠若惊。

“张教授不愿意带博士生,总是谦虚,要是三年后你想读博,我这边的大门随时跟你开着”

郑鸿斌说的很真诚,看着董远方,露出欣赏的表情。

“能跟郑教授学习,是我的荣幸,这三年我一天好好学习,早日毕业”

这几天相处,郑鸿斌能开出来,董远方是个肯吃苦、能干事,意志坚定,又一心为民的基层干部。

一棵好苗子,培养好了,那将会是参天大树,直通云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