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她在深圳豪门做保姆 > 第106章 刘陈两家的情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傍晚,夕阳西下,农场主的十一岁儿子带着来这里度假的孩子们去田边钓青蛙。

巧莉想着自己小时候在老家也是这样,一手拿着竹子做的钓竿,一手拿着用布缝的长袋子,再到田间地头挖一些蚯蚓,大家相约着去水田边钓青蛙。

如果钓得又少又小,就拿来喂鸡喂鸭,据老人说吃了青蛙的鸡鸭下的蛋会更多更圆。

城市来的孩子们,对农村生活的新奇与兴奋溢于言表,即便只是钓上一两只青蛙,也能让他们欢呼雀跃,仿佛得到了世间珍贵的宝藏。

孩子们都穿着长袖长裤,额头没遮没挡的地方被蚊子咬的包包东一个西一个,成了他们此行最独特的印记,用手抓了之后又红又肿,痒得不得了,但这也阻碍不了孩子们对这项活动的喜爱。

小杰钓了两只青蛙,优优则在巧莉的帮助下抓了几条很小很小的泥鳅,两个孩子那是成就感满满,傲娇的表情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熠熠生辉

清晨,一缕阳光穿透窗帘,两个小家伙睁开眼就迫不及待的去看这两只青蛙和泥鳅起床没。

陈小姐说:“昨天晚上外面池塘里的青蛙呱呱呱的叫了一个晚上,我做梦都在找青蛙。”

陈尘笑着说:“昨天我满山遍野的抓鸡,跑累了沾床就睡,一夜到天亮什么声音都听不到。”

小杰和陈尘起床后都觉得腿隐隐约约的痛,巧莉想起他们上次来抓了一次鸡,回去和优优也疼了好几天。

老爷子一大早就起来钓鱼,去到鱼塘边时,发现还有比他更早的垂钓真爱粉,有的还坐在池塘边打瞌睡。

对于钓友爱好者来说,不管能吃多少,钓的过程是快乐无比。

在鱼塘里钓的鱼是30元一斤,比市场贵一倍,但老板说这是喂草的,原生态味道好。

这里的鱼至少都有三四斤,随便钓上一条都好几十,平时就拼命喂草让它长大,周末就不喂,饿了的鱼自然就会上钩。

有的人桶里有十条八条,据说这种是按时间算,1000元2小时,钓多少都可以带走。不管怎样算,买的都没卖的精,好在这种消费不是天天都有。

农庄里的桃树、李树、荔枝树各种果树都挂满了累累果实,香瓜、西瓜、甜瓜等瓜果飘香四溢,能吃的都可以摘,就是价格不怎么亲民。

相对来说这里住比较便宜,每个房间都装修得很简单,但每个房间都有空调,卫生间,电视这些基本的生活设施,卫生做得很好,服务员总是笑容可掬的。

老板也会做生意,每个人走的时候,不是送些水果,就是送些鸡蛋。实际上,羊毛都出在羊身上,农庄人均消费基本上不低于800,而且往往都是朋友介绍而来。

老爷子也给刘家老人拿了些水果蔬菜和鸡鱼,也算对平时他们示好的回馈。

周日的余晖洒在归途,陈小姐一家从惠州农庄满载而归,时间已经到了下午四点,陈小姐计划农庄再享受一顿丰盛的晚餐后回深圳。

小杰却说周一要上学还是早些返程,自从小雅流产后,刘先生事业、家庭的压力大,小杰也越发的听话懂事了。

尽管在巨大的压力面前,他帮不上什么忙,但他的成长与懂事,如同春风拂面,让刘先生感到欣慰。

老爷子把带回来的食材分成两份,一份让小杰带回去给爷爷奶奶尝尝,陈小姐看在眼里也没有反对,反而叫农庄的服务员多拿些冰块打包。

刘老爷子看到小杰拿回来的东西,激动的久久不说话,这么多年的兄弟朋友知己,他长久以来向对方发出的友好信号,终于在这份礼物中得到了回应,那份激动与欣慰,让他久久无法言语。

往日的记忆像潮水般的涌上心头。

那是八十年代初期,刘家的电子厂已经有五六十个人了,陈老爷子退伍后在他家工厂做保安,陈老爷子年轻时长得一表人才,踏实肯干,刘老爷子很快就注意上他了。

把他调到了销售部,带着他一起跑业务,陈老爷子脑子活,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随着刘家的厂子越做越大,陈老爷子也成了销售部的负责人。

后来刘老爷子转行做小家电,需要一种特殊的螺丝,当时深圳生产的厂家比较少,刚巧陈老爷子的一个老乡刚起步做这种螺丝,于是陈老爷子就把老太太从老家叫过来,并注册了一家小小的贸易公司,专门卖这种螺丝。

那个时候刘老太太在老家当代课老师,不想两地分居也就过来了。一年多的时间,陈家就挣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那个时候小家电是一个阳光产业,陈老爷子看准时机,向刘老爷子辞职自己另起炉灶单干。

刘老爷子不但不为难他,还给予了很大的帮助,由于陈老爷子步子迈得太大,回笼货款时间又长,造成了资金链断裂。

刘老爷子知道后,带他到熟悉的银行贷款,给他做担保人,还把自己的供货商资源介绍给他,拿到优惠的价格,可以说刘老爷子是陈老爷子的恩人、贵人。

所以陈老爷子夫妻特别感激刘老爷子,两家人不但是朋友,更是兄弟、亲人。

因为走对了路子,刘陈两家快速的成为行业中的领头羊,彼此一直都非常友好的遵守做生意的原则。

这也是为什么陈家一直要陈小姐嫁给刘先生的原因,或许是感恩,或许是对刘家人品的信任,只是没想到两个孩子闹成这样,使得两家断了来往。

即便两个孩子离婚,刘家除了坚持要小杰留在刘家外,在其它方面都主动的倾向陈小姐。

这么多年,刘家老人也很友好、耐心的向陈家迈出了九十九步,就等着陈家能够转身向前他们一步,剩下的就交给时间了。

周一开完会,陈小姐就把余师傅叫到办公室,交代他去了解一下刘先生目前公司和工厂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