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玄幻魔法 > 百世争渡之苟全性命 > 第89章 平淡的生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卓青麟来到交河镇求学也快要满三个月了,算起来他降临到这个陌生的世界更是将近一年之久。

然而,令人沮丧的是,尽管时间不断推移,卓青麟却始终感觉自己一事无成,生活也是变得越来越平淡无味,几个大人都有事要忙活,也不可能有时间陪伴,成了妥妥的空巢儿童。

当初他靠种植南瓜所赚取的那一点点微薄银两,早已全部投入到了建筑队之中。距离年底能够获得分红的日子尚早,眼下的他可谓是身无分文。

平日里,卓青麟终日无所事事地在文庙和大姑经营的餐馆之间来回游荡。虽然偶尔会给餐馆里的客人讲述几章精彩的《三国》故事,以此来增添些许热闹气氛,但说实话,这家小小的餐馆本身就从来不缺乏人气。每天只要一到用餐时间,店内必定是人满为患、座无虚席。

再谈到学识任务这一方面,情况同样不容乐观。卓青麟仅仅只是勉强通过了文庙的童生试而已,距离完成那高难度的高级学识任务也是遥不可及,只能按照学习规划一点一点去磨。

每每想到此处,他都会不由自主地暗自叹息:“这高级学识任务的难度比起当年参加高考时还要艰难许多啊!”

平日里,要么帮着建筑队跑腿采购一些建筑材料,出点力赚点报酬;要么就在码头餐馆里,给客人们讲述《三国演义》故事。

然而,对他想去文庙上课听讲学问,对他来说慢慢却成了一种奢望。因为文庙虽然会在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开设公开课,但讲授的也只是教习们关于经文的论述。

如果学生没有听懂想要单独请教问题,那么前三次可以免费咨询,但是一旦超过这个次数,每次请教就需要支付一两银子的费用。毕竟,知识也是有价值的呀!

可是,此时的卓青麟还只是个身单力薄的少年,他根本找不到太多赚钱的门路。镇子里倒是有不少商铺会发布各种任务,可惜以他目前的能力,根本无法承接这些工作。

想来想去,他唯一能做的事情似乎就只有到河边去钓鱼了。说起来容易,可要真正钓到鱼并且赚到足够的钱,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且不说这钓鱼的效率实在低得可怜,远远比不上那些用渔网捕捞的人,就算好不容易钓到几条鱼,在这个号称“渔米之乡”的地方,鱼儿的价格也着实有些低廉。

码头上的餐馆只愿意收购三斤以上的大鱼,而且每斤的价格仅仅只有 12 文钱。如此算下来,哪怕他辛苦一整天不停地钓鱼,最终能够卖到的钱恐怕连一两银子都达不到。

至于说打猎和采药这类任务,那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这镇子附近,早就已经没有什么猎物可供捕捉啦,就是挖到几只田狐鼠兔啥的也卖不起价。

要是想去远点的地方,比如那青云山,就凭卓青麟如今这般状况,去了那里无疑是自寻死路,纯粹就是给山中猛兽送去一道美味佳肴罢了。

与其冒着生命危险跑去那么远的地方碰运气,倒还真不如老老实实回到卓山种种地呢,虽说赚得不多,但好歹收入还算稳定呀。

然而,日子一天天过去,卓青麟的开销是越来越大,眼看着就要入不敷出了。

实在没办法之下,卓青麟只得重新拾起自己的老本行——讲故事。每到夜幕降临,明月高悬之时,他便会来到码头边,摆开架势,绘声绘色地讲述起那段波澜壮阔的《三国》故事来。

一开始的时候,听众们倒是挺多的,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水泄不通,大家都被他精彩的讲述深深吸引住了,时不时传来阵阵喝彩声和叫好声。

可是一到该打赏的时候,那些刚才还听得如痴如醉的人们却瞬间作鸟兽散,跑得比兔子还快,眨眼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面对这种情况,卓青麟也是无可奈何,毕竟总不能强拉住人家要钱吧?于是乎,他这讲故事的营生也就变得有一天没一天的,极不稳定,收入自然也是少得可怜。

卓青麟心中犹如明镜一般,他深知总是依赖长辈们施舍钱财绝非长久之策。身为堂堂七尺男儿,他的内心深处潜藏着一股强烈的大男子主义情怀,对于开口向长辈要钱这件事,他感到无比羞耻和难为情。

尽管目前在驻地兼任采购员一职,每月尚能获得寥寥数两银子作为酬劳,并且还解决了饮食问题。

然而,这点微薄的收入对于他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远远无法满足日常开销所需。每日面对捉襟见肘的经济状况,他常常愁眉不展、苦思冥想,绞尽脑汁地思索究竟应该从何处获取更多的财富。

回想起往昔所在的那个世界,那时的他终日如牛马般辛勤劳作,拼尽全力地工作,活脱脱就是个名副其实的社会底层劳工。为了赚取那微不足道的三两碎银,他四处奔波劳碌,疲惫不堪。

原本满心期待着重获新生后可以彻底告别这般悲惨命运,未曾料到时至今日,竟然依然深陷在为了区区几两银子而低声下气、委曲求全的困境之中。好不容易刚刚点燃起一丝雄心壮志的火花,转眼间便被残酷的现实无情扑灭,只留得他在无奈与叹息中苦苦挣扎。

再看看大姑卓红袖的码头餐馆,那生意可是越来越红火啦!不仅如此,大姑还收留了一名四十多岁的大婶帮忙下厨,另外还有一名阿姨专门负责洗菜洗碗。

这两位阿姨都是孤身一人来到码头闯荡,身边没有什么亲人可以依靠,所以便投靠到了大姑的餐馆里谋生计。尽管大姑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可卓青麟哪好意思张这个嘴去向她讨要银子呢?

就在卓青麟一脸愁苦之色的时候,突然间,他那原本黯淡无光的眼眸被镇口张贴的一张告示吸引住了目光。他好奇地凑近一看,只见上面龙飞凤舞地写着几行大字:“本镇镇长家的公子将于近日举办生辰盛宴,现广招各路身怀绝技、能带来新奇有趣表演之人,以增添喜庆氛围,共襄盛举!”

看到这里,卓青麟心头猛地一跳,一个念头如闪电般划过脑海——这岂不是一个绝佳的机会?虽说自己身无分文,也没有什么值钱的物件傍身,但要说起讲《三国》来,那可是他颇为拿手的绝活啊!

可以对曹魏稍作美化?这倒是个新奇的想法!去曹家讲讲曹操的传奇故事,或许真能有意外之喜呢。想到这里,卓青麟不由自主地深吸了一口气,就好像给自己鼓足了勇气似的,然后毫不犹豫、坚定不移地迈开大步,径直朝着镇长家的方向走去。

一路上,他的心怦怦直跳,像是要从嗓子眼儿里蹦出来一样。毕竟,这可是去见镇长啊,而且还是要讲述关于曹操这样一个大人物的故事,怎能不让人感到紧张和期待呢?

终于,卓青麟来到了镇长家门前。望着那扇紧闭着的大门,他心里又开始打起鼓来,甚至有点儿想转身逃跑。不过,既然已经走到这儿了,再退缩可不行!于是,他咬咬牙,硬着头皮上前敲了敲门。

没过多久,门开了,出现在面前的是镇守府的总管。这位总管看上去大约五十多岁,面容慈祥,给人一种和蔼可亲的感觉。尤其当他看到卓青麟这个年轻人时,眼中不由得闪过一丝赞赏之意。

只见卓青麟虽然穿着一身朴素的衣裳,但整个人却显得精神抖擞,浑身上下都散发出一股聪明伶俐的机灵劲儿。

总管心想:“这小家看着挺不错,说不定还真能带来些有趣的故事呢。”这么想着,他脸上的笑容越发亲切起来,对着卓青麟招招手说道:“进来吧孩子,别拘束,听说你是卓主事家的孩子?”

“是得,我是老祖二十三世孙。”卓青麟稳了稳身型,正言道。

总管微笑着示意卓青麟展示一下自己的才艺,卓青麟定了定神,清了清嗓子,然后便开始绘声绘色地讲述起曹操煮酒论英雄的那段经典桥段来。

卓青麟的声音犹如潺潺流水一般,时而低沉雄浑如滚滚闷雷,时而又高亢激昂似穿云裂石。他那稚嫩的面庞之上,表情随着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而不断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别看他年纪尚小,可在讲述曹操和刘备等人时,却能将他们的神态与心理活动刻画得栩栩如生、入木三分,仿佛这些历史人物都活灵活现地站在了众人面前。

那曹家总管饶有兴致地看着眼前这个摇头晃脑的小家伙,只觉得他甚是可爱,令人忍俊不禁。再加上卓青麟之父卓不凡的情面,曹家总管心中一软,便欣然同意了此事。

而原本坐在一旁百无聊赖、漫不经心听着故事的镇长公子,起初并未把卓青麟放在眼里。

然而,随着故事的逐渐深入,卓青麟那精彩绝伦的讲述如同磁石一般紧紧地吸住了他的注意力。只见他的眼睛越睁越大,身子也不由自主地向前倾去,整个人完全沉浸在了那个波澜壮阔的三国世界之中。

当讲到精彩处时,镇长公子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之情,竟猛地一拍桌子,霍然站起身来,大声喝彩道:“妙!妙极了!实在是太有趣了,这位小哥真乃天纵之才啊!”一时间,全场皆惊,纷纷将目光投向了这位情绪激动的镇长公子。但见他满脸兴奋之色,眼中闪烁着钦佩与赞赏的光芒。

就这样,卓青麟以其过人的口才以及对《三国》故事的深刻领悟,犹如一颗璀璨的明星般在众人面前绽放出耀眼的光芒,成功地赢得了此次宝贵的机会。

终于盼来了生辰宴举行的那一天,卓青麟早早地来到了镇长家中,做足了充分的准备。待到宾客们纷纷入座之后,他从容不迫地上台亮相。

只见他身着一袭长衫,风度翩翩,举手投足之间尽显儒雅之气。伴随着他生动形象的讲述,台下的宾客们渐渐地沉浸在了那个波澜壮阔、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里。他们时而屏息凝神,时而哄堂大笑,完全被卓青麟所营造出来的氛围所感染。

一场热闹非凡的生辰宴在欢声笑语中圆满结束了,而卓青麟的表现无疑成为了这场宴会中的一大亮点。

事后,那总管亲自将一份丰厚的报酬送到了卓青麟手中——整整十两白花花的银子!相当不错了,讲了三天评书,赚了差不多一千米,也算是零的突破,捧着两锭沉甸甸的银子,卓青麟激动不已,眼中闪烁着喜悦的光芒。

总算是赚着钱了,这笔钱对于此刻一贫如洗的自己来说意味着太多太多……

这笔钱对于身处经济困境中的卓青麟而言,虽无法使其彻底摆脱窘况,但至少通过此次表演,他在小镇几家小富之家总算崭露头角,逐渐积累起一些名气,再加上有卓不凡血新后裔的加成,也算是慢慢打开了一点市场。

不少富贵人家听闻他讲《三国》能够增长人的智力与统率能力后,纷纷向他发出邀请,请他前去家中讲述故事。就这样,这个说法一传十、十传百地传播开来。

自那时起,卓青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项独特技能——尽管他的评书水平只能算得上是半吊子功夫,但凭借着这点技艺,他慢慢地改变了自身的生活状态,不再像从前那般为区区几两银子而忧心忡忡。

当口袋里有了些许碎银之后,卓青麟的腰板不自觉地挺直了几分,同时也鼓起了外出与人交际的勇气。借由在镇上讲述评书的契机,他确实结识了好几位富家公子哥。

其中包括镇长曹家的小公子曹诏、回龙邓氏家族的邓飞以及营建营营正家的熊青等。这些孩子都不过才十来岁而已,然而他们却相处得十分融洽,时常一同玩耍嬉戏。

尤其是那个名叫邓飞的小家伙,根据父亲卓振东所言,此人极有可能是自家母亲的直系先祖。正因如此,每当卓青麟与邓飞往来交流之时,心中总会涌起一种难以言喻的错乱之感,仿佛面对着老祖宗一般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