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启一听,瞬间来了兴趣。
窦婴推荐的这两个人,这不正好和云伯锦囊上所说的对起来了嘛!
既然如此,那还有什么好说的,直接按窦婴说的任用就是了。
“好!”
“那就依你说的,加封栾布为征东将军,带领三万人马去平定齐地;加封郦寄为征北将军,率领两万人马去拖住赵地。
不过这二位将军的出马,还需要你出面晓以利害啊!”
“如今陛下对臣重用,臣自然不胜感激,况且为陛下效力,是臣的本分,不需要陛下的嘱咐。”
窦婴这番话把刘启哄的不错,让刘启不由得翘起了鼻子。
“临走之前,还有什么想和朕说的吗?”
“有!”窦婴说的斩钉截铁。
“哦?”窦婴那么坚决,倒是吸引了刘启的兴趣。
窦婴是个沉稳的人,平时说话都模棱两可,说一句退三句,还很少那么坚决过。
“陛下,臣叩请陛下除掉晁错,以正民心啊!”
刘启瞪大眼盯了他一番,但没有说话。
上次晁错建议刘启御驾亲征的时候,刘启确实已经对晁错伤透了心。
削藩是你晁错提出来的,出了事不出来担责任,反而让皇帝上前线打仗,这不是纯纯找死吗?
但晁错确实对刘启绝对忠心,这一点其他人是比拟不了的,也是刘启没有动晁错的理由。
窦婴继续言道:“此番吴楚七国叛军,打的旗号便是‘清君侧,诛晁错’。
如今叛军兵锋正盛,而这旗号打的非常正义,导致其他诸侯王摇摆不定,颇有导向吴楚两国的倾向。
他们既然打着清君侧、诛晁错的旗号,臣为陛下考虑,不如把晁错交出去,暂且平息他们的怒火,也为我们的准备提供更充足的时间。”
听完窦婴的话,刘启没有任何回答,而是轻叹了一口气,离开了大殿。
—————————————
按照刘启的安排,周亚夫去支援梁国,应对吴楚叛军;栾布率军去支援齐国,快速平定齐地的叛乱;郦寄则率领一军拖住赵国和匈奴大军,为栾布和周亚夫拖延时间。
而窦婴坐镇洛阳,为三位将军调度粮草和兵马,总督全军。
此时此刻,周亚夫率领着十万大军,出蓝田、走武关,已经出其不意地来到了洛阳。
周亚夫在洛阳统一调度后,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距离睢阳不到百里的昌邑。
在此之前,吴楚联军一直势如破竹,将梁国打的退守睢阳城,形势危急。
梁王刘武还不知道周亚夫已经出其不意来到昌邑,只得将如今梁国的具体情况汇报了上去。
梁王刘武想要获得朝廷更多的支援,因此将前线的战况写的非常危急。
刘启收到消息后都惊呆了,叛军的攻势这么凶猛的吗?
此时此刻,刘启才真的感觉到无力。
不光前线战事,这几天还有一件事,两件事加一块,搅得刘启脑浆子疼。
群臣一个劲地上奏,联名要求处死晁错,丞相陶青更是拿出了晁错违法乱纪的证据,公开抨击晁错。
刘启现在是很犹豫的。
毕竟是陪了自己20多年的恩师,为自己出谋划策,忠心耿耿,刘启实在不忍心就这么把他杀了……
想到这儿,刘启抄起了一个臣子上奏的奏章,重重地摔到了地上。
刘启一屁股瘫坐在地上,烦的一批……
……
一人从宫外走了进来,看到被甩在地上的奏章,于是上前捡了起来。
“朕让你捡了吗!”
刘启暴怒的声音吼来,如果换了一般的太监宫女,早就吓得将奏章丢到地上去了。
但来人并没有。
刘启带着情绪抬起头,刚想怒骂时,那来人倒先弓下了腰。
“臣袁盎,拜见陛下。”
袁盎乃是吴国前任的国相,对吴国的事情了如指掌,是刘启将他找过来的。
袁盎在吴国的人脉极广,刘启想重新启用袁盎,好拉拢吴国一批人。
“你先起来吧,朕刚才失态了,不是冲你,你别往心里去。”
袁盎知道刘启的脾气,因此恭恭敬敬的,“臣不敢,不知陛下因何而恼怒,有什么臣能效力的吗?”
刘启皱着眉头,“袁盎啊,你是原来吴国的旧臣,朕想听听你对这次七国叛乱的看法。”
“陛下,臣还是不说了吧,臣的话有些大逆不道,陛下听了后怕是要怪罪臣。”
“哦?”刘启倒被袁盎的话来了兴趣,“你说说看,朕赦你无罪,等你说了之后朕再定夺。”
“陛下臣认为,当今诸侯王叛乱,矛头就指向一人,只要除去此人,叛乱必定平息,陛下也可高枕无忧啊!”
“你说谁?”
“晁错。”
袁盎义正言辞地说道,“此人挑拨离间,使陛下和刘姓诸侯王离心,又借着削藩之势,扩大和巩固自己的势力,才引起了诸王叛乱。
如今,叛军已经打出了清君侧的旗号,指的就是这晁错,只要将晁错交出去,叛乱必定平息。”
袁盎的说辞,刘启已经听了不下万遍,此时此刻他已经听烦了。
“够了!削藩是朕敲定的,是朕违反了祖宗,难道你们也要把朕交出去,用来安抚吴王刘濞吗!”
眼见刘启生气,袁盎赶紧上前解释,“陛下,臣说的,和其他人说的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
袁盎一句话,便指出了此事的关键:“陛下,难道您就不考虑您千秋后世的名声吗?
七个国家已经叛乱,后世史书一定会把这个罪名的帽子扣到陛下的头上,陛下纵使有百口,也莫难辨啊!
可是削藩是晁错鼓动的,计划也是晁错提出的,陛下不应该背负这个骂名啊!
如今把晁错推出去,不仅可以让他背这个锅,将陛下摘干净;
而且可以坐实刘濞造反的名号,使众诸侯王师出无名,叛乱没有借口,从而安稳其他摇摆不定的诸侯王的心,一举两得啊!”
袁盎一口气说了那么多,确实句句说到了刘启的肺管子上。
如今朝中上下齐心协力,一致要求刘启腰斩晁错,再加上现在叛乱四起,打的是“诛晁错”的旗号,刘启就是想保,也没办法将晁错保下来了。
就在刘启艰难抉择的时候,袁盎直接跪了下来,上前狠狠的补了一刀。
“陛下不杀晁错,难道不考虑自己的身前身后名吗?
晁错不死叛乱难平,纵使晁错无罪,可现在舍弃他一人,便可平定叛乱,陛下不觉得这笔买卖来得很划算吗?
陛下若是狠不下心来,难道要把太上皇和陛下苦心经营了两代的基业,拱手让给刘濞吗?”
晁错或许是忠臣,但此刻他的死,已经成为了政治的需要,和忠不忠没有关系了。
……
……
……
沉默了许久,刘启终是下定了决心。
“袁大夫说的是,吾不爱一人以谢天下!(朕不会因为任何一个人,而对不起这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