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的不仅限于一人。”
只见张北玄脸上浮现笑意,坐在亭内远眺天际云海变化。
“同时热爱欣赏宫廷内外风云变幻、与友共赏自然之美;更关键的是我对脚下这片广袤疆域充满深厚感情,还有生活在其间的众生百姓们。”
对于修道者而言,追求精神层面解放超越自我限制才是根本所在,不会局限于某种特定身份角色上。
听完之后李善长豁然开朗,拍打着自己脑壳:
“真是太愚蠢了,刚才不该怀疑。”
张北玄摆动双手宽慰道:“无需如此客气,如果这辈子能遇良缘结伴一生也是件美好的事情呢!”
对方表示赞同后恭敬告退离开现场。剩下独处凉亭之中的男子静静享受午后片刻宁静,
阳光斜射入遮阳纱帐中,在他周围形成了一层柔和光线,使其身姿更添几分静谧且神秘气质。
四周被精心照料过花木环绕,组成了一幅雅致景观;
其中一株古老苍劲的大树枝叶茂盛正好给予他足够的阴凉庇护。
清风拂过枝头间传来阵阵悦耳声响宛如美妙旋律;
近旁湖面微荡漾泛起点点波光倒映周遭风光无限美好。
远处白鹭悠闲飞越水面之上留下一线优美倩影,似乎向这位高洁君子传达某种安宁优雅气息。
张北玄抬首仰望远方的天际,蓝天之上飘浮着几团雪白的云朵,仿佛是仙境中的仙子织造的洁白绸缎。
他注视着那些云彩,目光中带着一抹期盼与遐思,似乎在探索生命的奥秘和宇宙的秘密。
他轻轻地呼出一口气,心里装满了对这个世界多样面貌的好奇与欢愉。
他是一个既懂得道又体悟人情世故之人,热爱用心去感知、体验周遭的一切:
从热闹城市的悲欢离合,到自然界里生命脉搏的跳动;
无论是与知己举杯畅谈,还是与棋艺之友相互激荡智慧。
即便有时仍会怀念未来的种种,张北玄在这大明朝里找到了新生。
这片土地上的一树一石、每一朵鲜花绿叶都在诉说生命之美以及无限可能性的故事;
而人们之间的情感交流、追求梦想以及努力拼搏的精神也成为滋养其灵魂的养料。
静静地坐在一座小亭子里,张北玄感到心神平和且满足。
他放下手中的茶盏, 轻轻闭目享受这一刻宁静美好的午后时光。
……
而在皇宫之内,御书房。
朱元璋紧盯着面前站立的徐达,语气颇为不悦。
“魏国公,这次你的做法有些过分。”
听此言后,徐达低下了头:“微臣以为若不对敌人施以彻底打击,则将来必将卷土重来,难以根除。”
“但是,你也应该知道区分黑白是非。你这样不分青红皂白便将人家满门抄斩,他们可都是江南地区有名望的人物!”
朱元璋怒色未消地说道。
“陛下,请恕臣鲁莽。依臣看来,这等人等皆为祸害之源,必须严惩。”
徐达坚定有力地回复。
朱元璋的表情复杂难辨。
他欣赏徐达对自己的忠诚,但这一次,对方却显得太过偏执了,这让皇帝有些不满。
“咱知你出于一片好心想要报效国家造福百姓,不过行事还是要更加稳重些才是。”接着补充道:“先想想怎么应对接下来可能会引起的世家贵族的反弹吧。”
徐达顿感轻松许多,“多谢皇上宽容!”
他知道朱元璋并没有真正对自己失去信心。
徐达人品正直且憎恨邪恶力量,在处理此事时手段虽略显激进但也自有道理。
因为长期垄断权力地位已经让部分世家大族腐化到了一定程度,如果不趁着此次契机予以打击清理,将来必定会产生更多贪腐行径。
想到这里,即使换成另外任何官员来做这件事的话恐怕都免不了被批评处罚。
然而考虑到长期以来二人间建立的信任关系加上对方过往战功卓着的事实,朱元璋选择了包容。
离开御书房之后,二人并肩回到了内廷。
此刻殿内汇聚了一众位高权重者。
只因为他们刚得知消息说詹徽——这位深受某些权臣喜爱并且拥有较大影响力的江南才子,竟然遭受了来自徐国公府的大清洗!
此举不仅代表了对抗朝中显贵阶层的态度,还意味着新一轮政治斗争的正式开启。
以往类似的争斗都只停留在表面层面,并没有触及根本利益,因而那些大家族并未对此表现出太多警惕。
而现在情况正在发生转变...
端坐于首位的朱元璋保持着沉默态度。
\"陛下,微臣认为魏国公此举实在不当\"
突然,冯胜公开口表达反对意见
\"何解?\"朱元璋挑眉询问道。
冯胜接着说:“陛下,如今朝廷的情况与过去大不一样了。近几个月来,宫廷中的风气日益败坏。”
“监察机构不但贪婪腐败,还试图干预政务,甚至有某些世家后裔借助家族背景勾结豪强权贵,相互扶持结盟,长此以往必将危及国家的根本。”
“特别是魏国公的行为,更是助长了这种不正之风。”魏国公徐达冷哼了一声回应道,
“宋国公,你说这些话似乎有点过分了吧?谁都清楚最近朝中流言蜚语甚多,但是却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证据证明任何事情。”
“像你这样毫无根据地指责一位忠诚爱民的老臣,难道不会伤害众人的心吗?”
“魏国公,你也无需急于否认,”冯胜回敬道,“你近日秘密行动,查处涉嫌违法乱纪的贵族子弟一事,是由你亲自负责的。可是,你连内阁和陛下的通知都没打,这是严重的越权行为!身为一名高级贵族,你所做的每件事都应该先得到皇上的批准,不是吗?”
“我所做的一切只为了忠于陛下!”徐达沉重地说。
“看起来,魏国公你已经被家族蒙蔽了视线。”冯胜毫不留情面。“此次你的举动触及到了帝国根本的利益。无论如何,这件事你应该向陛下报告才行;不然的话,即便陛下不惩罚你,我们这些同僚也不能接受。”
“启禀陛下,魏国公私自行动,无视君上,违反法律,请降旨取消其爵位及封赏,并将他贬至乾州担任低阶职务作为处罚。”
“陛下,从今天发生的事情来看,魏国公显然是图谋叛乱。请下令立即处决以绝后患!”
“陛下啊,魏国公的行为已属重罪,如果不加以严惩示众,将来还有谁能真正敬畏陛下的权威呢?又有谁会真心实意效忠呢?……”
一时之间,满朝大臣群情激愤。徐达面色铁青,冰冷的眼神扫过那些突然跳出来攻击自己的人,心中明白这显然是早有预谋之举。
“够了!”朱元璋见状一掌拍在龙椅扶手上,厉声命令所有人停止争吵,“有什么话就说吧,若无必要尽快退下别再啰嗦了!”
霎时间,殿内顿时鸦雀无声。
徐达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跪倒在地:“陛下,属下愿意承担应有的责任,愿意放弃国公头衔并请求依法处理!”
对于此事可能导致的结果,徐达很清楚——自己这么做相当于是在抗争到底。
对方既然有意整治他,那么自己就必须表现得更加坚定无畏,以此向众人表明态度。
这时候,信国公汤和平日里少言寡语之人站了出来调解道:“陛下,虽然徐将军确有过错,然而鉴于他以往为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也许可以暂时从轻发落,看看接下来的表现如何再说吧!”
徐达听到此话投给汤和一个感谢的眼神。而后者则点点头表示支持。
但立刻有人嘲讽道:“信国公之所以敢这么说,不过是因为还没轮到你被查罢了。真把自己当成文曲星再世了吧?
“信国公,不用废话,你到底是站在魏国公这边还是只想着保住你自己?”
两者争论得异常激烈,充满了火药味儿。
“行了,人都还在喘气儿就别瞎嚷嚷!”洪武帝朱元璋大声呵斥制止住了场面。
随即,所有人都沉默下来。
徐达低下头去,眼神中闪烁着寒光。
既然这些人已经决定对自己下手,那就没有必要再手软。
他知道,这一切背后必定是其他显赫家庭在操纵,否则怎会如此肆无忌惮。
尽管计划失败了,可他并不害怕。既然敢做事,自然也有勇气面对结果。
“陛下,即使徐某犯下错误,也未达到必须判处极刑的程度。希望能让臣子继续留任,在戴罪立功的同时追查真相。这样做既起到警戒作用又能彰显陛下恩威。”徐达趴在地上坚定地说道。
\"殿下,还请三思!\"
\"殿下,万不可如此啊,若是魏国公仍旧执迷不悟,情况恐怕会变得更加复杂。\"
“殿下,切勿对魏国公掉以轻心!”
群臣闻言,纷纷出言阻止,力图让徐达停止对此事的深究,以免引发更多的问题。
“既然如此,魏国公,你不妨先回府休息几日,等这阵子风波过去再说。”朱元璋挥手示意道。